本文摘要:這篇政法論文投稿發表了青年思想政治課的如何調動軟實力功能,軟實力是一個本文基礎概念,包括軟實力資源和軟實力功能,論文從三個方面闡述了軟實力功能,研究者去除合目的性理論早期的主觀先驗唯心主義沉疴,將對軟實力和軟實力功能問題的研討置于實踐認識論
這篇政法論文投稿發表了青年思想政治課的如何調動軟實力功能,軟實力是一個本文基礎概念,包括軟實力資源和軟實力功能,論文從三個方面闡述了軟實力功能,研究者去除合目的性理論早期的主觀先驗唯心主義沉疴,將對軟實力和軟實力功能問題的研討置于實踐認識論前提下。
關鍵詞:政法論文投稿,思想政治理論課,軟實力
軟實力作為本文的一個基礎概念,筆者取的是其在教育語境下的吸引力、說服力和塑造力的意義。研究軟實力功能,對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軟實力功能、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軟實力功能
所謂軟實力功能,是指軟實力載體所承載的內含,對其影響對象產生吸引力、說服力和塑造力等影響的合意作用的效能。軟實力載體包括軟實力資源和軟實力功能的載體。本文從以下三個方面闡述軟實力功能:其一,軟實力的功能性屬性,即其合意性[1](即與施予者愿望想一致的屬性)或稱合目的性,就是軟實力影響與施予者愿望相一致的屬性。
由此,軟實力的合目的性含義是指軟實力的效用與其施予者施予初衷方向的基本一致性。其二,軟實力具有影響人,并使受影響者的意識不知不覺地發生改變[2]的功能。軟實力資源是人的認識成果;人有探究和尋找方法解決問題的愿望和追求。這使得人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受軟實力資源的吸引,并進一步受其影響。這種影響和改變在人的意識中往往是不知不覺間發生的。其三,軟實力功能的載體是軟實力功能不可分割的部分,軟實力功能可以借由幾乎任何載體承載傳遞信息和能量,從而釋放和發揮其功能。
所謂“幾乎任何載體”,包括看得見的或看不見的,物質實體形態的或意識形態的,經濟、政治、軍事、科學技術以及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事件、形象圖像、文字、聲音或視頻等都有可能充當軟實力的載體。軟實力功能的載體有別于軟實力資源。軟實力資源是人的認識成果或人的認識加工的成果,是產生軟實力的根據,這些成果包含了認識主體對事物的基本態度和傾向性,是影響力、作用力的源泉。軟實力功能的載體則在推送軟實力、助力作用力和影響力發揮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表現為事件、活動(如教學)、行為(如語言的運用、示范),也可以表現為現代多種媒體介質的作用。在特定情況下,人或者歷史人物(如民族英雄),既可以成為軟實力功能的載體,也可以作為軟實力資源。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軟實力功能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軟實力功能是指思想政治理論課通過調動軟實力資源、開發軟實力功能的載體,將所要傳達的思想內含,對青年學生或其他影響對象發揮吸引力、說服力和塑造力等影響的合意作用,從而影響和助力青年學生建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效能。第一,軟實力功能的目的屬性決定了軟實力功能的性質,思想政治理論課有著鮮明的目的性,就是通過教育以使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教育部《“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指出,“我國高職教育需要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技術創新人才。”所謂“高素質”,包括專業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和政治思想素質。
各級各類學校都需要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今天社會發展凸顯出迫切需要具有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而且具有專業精神、革新創新精神的現代化建設人才。學者張蘇提出[1],我國高等教育應著力增加大學生五類人力資本,然而其中文化資本(包括正確的價值取向、社會責任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修養)和抱負資本(包括進取心、榮譽感和自豪感、為人類謀福利的抱負)的積累是目前高校教育現實中的弱項,亟待需要在教育實踐中促進文化資本尤其是抱負資本的積累提升。
張蘇的研究結果還發現,當學校和教師注重培養青年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誠實品質、科學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引導大學生勤奮學習時,大學教育與文化資本積累、抱負資本的積累相關聯的概率會明顯提高,學校教育對國家競爭力、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就會提升。提升大學生的文化資本、抱負資本,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提升青年學生以“三觀”為核心的綜合素質,目標與著力方向是一致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該將課堂教學更多地落腳到社會責任感、誠實品質、科學精神的培養上,更多地落腳到對大學生成長的人文關懷層面上來,從這個角度上說,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角色更像是面對大學生守護心靈家園的園丁。
第二,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影響人、幫助人塑造德性,并逐步建立科學的信仰和正確的價值觀的軟實力功能;思想政治理論課應該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受教育者陶冶情操、培養自律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建構和諧的心靈和精神世界的軟實力功能。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青年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多元化社會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無疑受到了更為嚴峻的挑戰,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軟實力功能既是時代的呼喚,也是課程自身發展應然和必須的選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問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育人功能問題,長期以來備受關注。現實中諸如產品質量和產品安全問題、企業環保意識和環保責任問題、公德建設和公民法制意識短板等,實際上都與人的社會責任感、文化資本水平有關。
20世紀9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聚焦“企業社會責任”問題[3],凸顯了對企業單純的經濟功能和盈利行為的反思,也說明我國市場經濟進一步向法制化的文明階段邁進,這就向市場經濟的各類主體在文化資本和抱負資本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當社會生活呼吁加強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水平時,現實中的情況卻不盡如人意。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實效,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軟實力功能是必由之路;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軟實力功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資源的開發是前提,教師隊伍建設的水平和質量、教育教學手段和方法的研究和運用是關鍵。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同時也應該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研究者,中國有千年文明積淀下來的豐富浩瀚的軟實力資源,應該加以充分地開發、再創新并實現與時代的接軌,成為當代人和后代人豐富的精神食糧和源源不絕的精神寶藏。
第三,思想政治理論課軟實力功能的載體是其軟實力功能發揮的關鍵要素,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軟實力功能活的載體。軟實力功能的載體有機地統一于軟實力功能系統中,影響或制約著軟實力功能發揮的效果,軟實力功能的發揮,要落腳在“吸引人”上。吸引力是軟實力最基本的特征,也是軟實力最基本的功能。吸引力最基本的是形式吸引力、內容吸引力。形式吸引力的優勢是直觀,它的劣勢是不穩定性;形式吸引力只有與內容吸引力結合起來,才會發揮持久的吸引力。內容吸引力是情理層面的、思想的吸引力,思想的吸引力能夠在理性的層面獲得更為深層的認同,它的優勢是比較穩定、持久,它的短板在于當受教育者思想層面還欠缺接受它的條件時,其功能是無法發揮的;當然“條件”是可以創造的,如果根據受教育者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加以引導,也可以達到啟發的目的。
這里所說的“合理引導”,即包括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軟實力功能的載體的合理運用。思想政治理論課軟實力功能的載體,是指承載了思想政治理論課軟實力的內容,整合推送思想政治理論課軟實力,并助力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用力和影響力發揮的事物。思想政治理論課軟實力功能的載體可以有如下表現形式,它可以表現為事件、活動、行為、形象圖像、文字、聲音或視頻等現代多種樣式的媒體介質及它們的整合,尤其思想政治理論課還有一個重要的特殊的載體,就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他是活的載體。其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軟實力資源簡單的承載者、傳輸者,他是軟實力資源、軟實力載體以及環境的整合者、組織者。
其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既是軟實力的助推人,也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軟實力資源的開發者,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軟實力資源的不懈開發既是職責所在,也是資源開發的受益人之一。
其三,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還必須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軟實力的研究者。當今時代社會生活多元化特征突出,各類社會主體利益訴求的主動性在增強,矛盾疊加帶來的壓力也在加大,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該順應社會發展的實際,主動研究軟實力資源、開發軟實力載體。本文認為,是否這樣方能無愧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職業?
參考文獻:
[1]張蘇.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關系的實證研究[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
[2]約瑟夫•奈.軟實力[M].北京:中信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3.
[3]李洪彥.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6.
作者:歐陽明 單位: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推薦閱讀:《上海政法學院學報》(法治論叢)(雙月刊)創刊于1986年,是由上海市司法局主管、上海政法學院主辦的法學學術期刊,系我國最早以“法治”命名的法學理論期刊。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zflw/14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