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這篇行政管理論文投稿發表了行政執法的發現渠道以及監督效力,有哪些拓寬行政執法和行政違法行為的發現渠道呢?論文提出采取多種形式強化行政執法和行政違法行為檢察監督,取得積極成效。那么如何加強機構和平臺建設,從源頭保證依法行政呢?
這篇行政管理論文投稿發表了行政執法的發現渠道以及監督效力,有哪些拓寬行政執法和行政違法行為的發現渠道呢?論文提出采取多種形式強化行政執法和行政違法行為檢察監督,取得積極成效。那么如何加強機構和平臺建設,從源頭保證依法行政呢?
黨的十八屆四會全會作出加強檢察機關對行政執法和行政違法行為的監督的重大部署以來,各地檢察機關積極探索,采取多種形式強化行政執法和行政違法行為檢察監督,取得積極成效。但在探索實踐中,仍存在行政首長依賴性、受制于法律規定的不明確、信息渠道不暢、制度落實不到位等因素制約,阻礙了行政執法和行政違法行為檢察監督的開展。筆者認為,可從三方面予以推進。
關鍵詞:行政管理論文投稿,行政法,依法行政
第一,拓寬行政執法和行政違法行為發現渠道。
一是建立檢察機關與政府12345熱線、110、信訪局和行政復議機構的聯系機制,及時發現突出的行政違法行為或行政不作為,推動在地方政務網絡平臺增開端口,宣傳行政檢察監督工作接受行政違法行為舉報。條件成熟的,還可以建立網上警示教育基地,既發布有關行政執法和行政違法行為檢察監督的各種法律知識和典型案例,宣傳行政檢察監督工作,擴大社會影響,又接受群眾對行政違法行為和行政不作為的控告和舉報,進一步暢通群眾訴求渠道。
二是建立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的聯系機制,化解涉法涉訴問題,拓寬監督線索發現渠道。檢察機關可以建立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的聯系機制,既借助中心力量化解涉法涉訴問題,又可發現行政違法行為或行政不作為監督線索。
三是充分發揮檢察室等派駐基層檢察機構的作用,掌握一手信息?衫没鶎訖z察室或其他類型的派駐基層檢察機構貼近群眾的優勢,通過受理來信來訪、日常走訪、開展法制宣傳、參與專項活動等方式,以及信息聯絡員的信息提供、重大案件的通報、與基層單位的信息共享等途徑,及時發現行政違法行為或行政不作為問題。
第二,借助地方黨委政府力量,強化檢察監督效力。
一是推動地方黨委政府出臺規范性文件,增強行政執法監督的合力和執行力。檢察機關可以向地方黨委政府提出報告,推動地方黨委政府對行政執法監督工作作出統一規定。建議由政法委對執法監督力量進行統一領導、協調,增強行政執法監督的合力和執行力。
二是推動將行政執法行為監督納入地方人大工作議題,并促進解決檢察建議落實不到位的問題。一方面推動將行政執法和行政違法行為監督工作納入地方人大的年度工作議題,由地方人大加大對行政執法工作的檢查和評議;另一方面由人大出臺關于提升檢察建議質效的規范性文件,確立檢察建議督查機制,針對行政執法機關不重視、不采納、不及時回復檢察建議和工作整改不到位等問題,由人大啟動詢問、質詢程序或視情組織檢查、視察,切實促進檢察建議的落實。
三是推動地方政府將行政執法機關接受監督情況納入地方綜合考評體系,增強監督的強制力。通過政府對行政執法機關的領導力、綜合檢查考評的牽制力和責任追究機制,形成權責分明、行為規范、協調一致、監督有效的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從而用行政強制力來強化行政執法監督的執行力和落實力度。
第三。加強機構和平臺建設,從源頭保證依法行政。
一是成立基層行政執法監督與預防咨詢中心,促進基層行政執法決策的法制化。由基層檢察室與鄉鎮人大及公安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共同組成咨詢中心,為鄉鎮行政執法決議、辦理案件過程中的法律適用等提供法律咨詢,從源頭上保證依法行政,推動基層行政決策在法制的軌道上運行。
二是建立科學全面的政務網絡平臺。建設完善的、整合監督主體需要的、高度信息化的信息平臺,實現監督主體間、監督者與被監督者間的信息互通和流轉,通過設定具體的參數,對監督的內容能自動化形成,達到全面、快捷、公正、高效的監督,防止問題的擴大,起到及時預防的效果,推進依法行政,同時大量節約人力、物力、財力。
作者:周小純
推薦閱讀:《行政管理改革》(月刊)創刊于2009年,是由國家行政學院主辦的進行行政管理研究的刊物。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zflw/15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