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vfzrl"><nobr id="vfzrl"><progress id="vfzrl"></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em id="vfzrl"><form id="vfzrl"><nobr id="vfzrl"></nobr></form></em><address id="vfzrl"></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noframes id="vfzrl"><form id="vfzrl"><th id="vfzrl"></th></form><form id="vfzrl"><th id="vfzrl"><th id="vfzrl"></th></th></form>

    國內或國外 期刊或論文

    您當前的位置:發表學術論文網政法論文》 《婚姻家庭法》的教學問題和影響> 正文

    《婚姻家庭法》的教學問題和影響

    所屬分類:政法論文 閱讀次 時間:2018-01-09 12:04

    本文摘要:這篇法律論文投稿發表了《婚姻家庭法》的教學問題和影響,《婚姻家庭法》是民商法學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介紹了其教學狀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將OBE運用到教學當中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表達能力等,真正的提高教學質量。

      這篇法律論文投稿發表了《婚姻家庭法》的教學問題和影響,《婚姻家庭法》是民商法學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介紹了其教學狀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將OBE運用到教學當中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表達能力等,真正的提高教學質量。

    自然辨證法通訊

      關鍵詞:法律論文投稿,OBE理念,婚姻家庭法,課程教學

      在本科法學專業課程體系中,《婚姻家庭法》系民商法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集理論知識與實踐訓練于一體的專業必修課程。國內高校本科法學專業無一不開設該門課程,彰顯了該門課程在法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特殊地位。筆者所在學院于2016年新修訂了《婚姻法》教學大綱,教學大綱中該課程培養目標更為細化,概括起來,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達到如下要求:第一,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第二,掌握《婚姻家庭法》基本知識及我國相關法律規定,了解《婚姻家庭法》前沿及發展趨勢;第三,掌握從事婚姻家庭法律實務的內容、流程,具有從事相關工作的基本技能;第四,具備從事法學專業學習和實務操作所必需的文獻檢索、論文寫作等相關知識,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第五,具備良好的溝通及表達能力;第六,了解世界優秀婚姻法律思想文化。上述畢業要求是對學生修完本門課程后所應掌握的知識和能力的具體而又細致的描述,它包含了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最終應當掌握的知識、技能及能力諸方面,也就是學生學習后應當取得的理想化的學習成果。

      一、目前《婚姻家庭法》教學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在許多高校法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婚姻家庭法》多被歸入考查類課程,只有2學分,課時多在32至36課時之間。由于是考查課,教師與學生主觀上往往不重視,只把它作為完成教學任務與獲取學分之用,客觀上彼此也都不太投入過多精力對本門課的教與學。課程結束后,學生對婚姻家庭法知識固然有所記憶,但是對于如何利用所學知識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操作能力并未得到充分訓練,這對于許多高校法學專業培養專門型、應用型人才的目標相去甚遠。在傳統的《婚姻家庭法》教學中,多以教師——教材——教室(課堂)“三點一線”貫穿教學始終。在較短的授課時間里,教師往往要講授婚姻家庭法概述、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則、親屬關系、結婚制度、夫妻關系、離婚制度、親子關系、收養、扶養、監護、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特殊婚姻家庭關系等諸多內容。

      教學時間緊、任務重,為了完成上述教學任務,許多教師不得不采取滿堂灌的方式,上課從頭講到尾,很少留時間給學生提問、討論。教學偏向于專業知識的單向傳授,缺少師生深度互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不高。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對于教材之外的知識了解較少,教師講授即使涉及課外知識,也是蜻蜓點水、一帶而過。

      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是任課教師自己主講,很少邀請校外的專家、實務工作者參與課堂教學,即便是觀摩法院庭審,也會因為婚姻家庭類案件涉及個人隱私往往不公開審理而受到制約,實際教學中不像刑法、行政法、訴訟法等課程較多使用。模擬庭審由于在此之前需要教師及學生在篩選素材、排練、點評投入過多,也被部分教師所摒棄,實際教學囿于固定的教室里。對學生的成績評定多以出勤檢查、幾次作業等計量,缺乏對學生綜合素質及實際學習效果的核定。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實現前述新大綱的培養目標。教師轉變教育教學理念迫在眉睫,勢在必行。而OBE教育理念與教學模式已經被國內外眾多教學實踐所采納,把OBE教育理念貫徹到《婚姻法》教學中,必然會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利于上述培養目標的達成。

      二、OBE理念對《婚姻家庭法》教學的積極影響

      OBE(系Outcomes-BasedEducation的縮寫)是基于學習成果或產出的教育模式,稱為需求導向教育、目標導向教育等,20世紀80年代產生于美國,后傳播至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現已成為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許多國家的主流教育理念,不僅在中小學教育,還在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等領域得到廣泛接受與認可。“OBE”強調所有的教學安排與設計均應圍繞預期的學習成果進行。從教學計劃的擬訂到教學內容取舍、教學方法與形式的優化、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考核等均應從最終的“成果”來反向設計。換言之,就是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始終恪守教學過程及結果是實現有效產出,重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全面能力。

      三、OBE理念在《婚姻家庭法》教學中的實施

      首先,應認真領會課程教學大綱中的培養目標,在制訂教學計劃時,應當結合不同章節的教學內容,并把不同的培養目標貫徹到每一節課教學中去。應對教學培養目標細化到教學的不同章節,不同章節對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不同,有針對性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應有所區別與側重。譬如在教學“親屬制度”一章時在學習“親等計算法”內容時,可采取講授與實例訓練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了解西方先進的法律文化,這有助于培養目標第六點的實現。

      即既有對全班學生的量化考核,也要針對個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某方面能力是否有提升的個性化評價。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考核,要注意評價內容與標準的體系化。應當提前在學生面前公開課程考核哪幾個方面及具體的衡量標準,應當對前文所述的每一培養目標占考核比重標明,同時在每一章節授課前展示本次考核方式及要實現的學習目標。

      對學生的成績考核評價形式要多樣化。除了書面作業,還要看其平時表現,如是否在課堂上踴躍提問發言,是否認真閱讀收集老師布置的文獻,對于課堂教學內容是否積極回應,是否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語言表達能力有無提高,團隊合作精神如何等等均應在考核之列。對學生的成績考核應全程化進行,要認真記錄每一環節、每一活動、每一個學生的表現,不能局限于期末書面考核,堅決摒棄“一考或一卷定總分”現象。對學生成績考核應實時化、公開化,給每一位學生建立學習檔案。為了激勵學生時刻關注自己的表現,教師應及時把學生在教學進程中的表現反饋給學生,讓優秀的學生繼續保持,表現一般的學生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能及時改正并提高自己。

      建立教學QQ群,及時發布教學效果信息反饋,對于每位同學的表現及時予以評分,并接受學生的監督,如果有異議,可以考慮調整。另外,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還建議學院學生工作部門在評選優秀學生、優秀團員、獎助學金等榮譽時,可以參考學生在專業教學中的表現,通過如此“連帶”的方式推動學生重視專業學習。基于OBE教育理念,對《婚姻家庭法》課程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等做了較大調整,教學成效明顯。學生課堂學習參與度大大提高,課堂上也是大膽、踴躍發言,對于實際生活常見的家事糾紛也能運用專業知識予以解析。但在實施過程中也會出現諸如教師與學生雙方覺得教與學投入時間暴增導致的專注度不能始終如一問題,如何把握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角色轉換問題等都值得進一步探討,應當勤于總結經驗教訓、持續改進,從而不斷培養適應社會需要和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顧佩華,等.基于“學習產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2]周開發,曾玉珍.新工科的核心能力與教學模式探索[J].重慶高教研究,2017(5):28.

      [3]馮月季.“OBE”理念下的“電視專題與欄目”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西部廣播電視,2016(14):16.

      [4]張曉龍.學生學業成績評價改革研究[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1(3):22.

      [5]劉榮,萬麗麗,袁芳.OBE理論視角下高校課程學習評價研究[J].中國輕工教育,2016(1):17.

      作者:朱少山 單位:淮陰師范學院

      推薦閱讀:《自然辯證法通訊》(雙月刊)1979年1月10日創刊,是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主辦、中國科學院自然辯證法通訊雜志社編輯、出版的國家一級學術期刊。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zflw/15549.html

    五级黄18以上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