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內容提要 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能夠始終堅定崇高理想,并在歷史實踐和社會變革中勇于承擔和實現其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作為典型的使命型政黨,基于其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政黨的屬性和本質,及其所確立的人民大眾立場的價值規定性,展現出主導社會變革、建構社
內容提要 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能夠始終堅定崇高理想,并在歷史實踐和社會變革中勇于承擔和實現其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作為典型的使命型政黨,基于其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政黨的屬性和本質,及其所確立的人民大眾立場的價值規定性,展現出主導社會變革、建構社會制度、推動社會發展的偉大實踐能力和卓越實踐效能,蘊含著由其屬性本質、價值立場所決定和推動的從“是”到“能”的內在發展邏輯。這種內在邏輯,表征著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使命,時刻葆有理論創新的思想品質,不斷凝聚社會變革的實踐精神,堅定型塑特色道路的制度自覺,最終達致實然與應然的內在統一。
關鍵詞 使命型政黨 價值立場 實踐能力 內在邏輯
人類社會諸多事物或組織,大到一個國家、民族或政黨,小到一個個細小社會單元,基于其本質的內在規定性和規律性及其自身確立的某種價值立場,總會存在某種內在的、必然的發展邏輯。而這種發展邏輯我們可以稱之為由“是”到“能”的內在邏輯。所謂的“是”指事物的本質、特質及其蘊含的規律,即事物具有什么樣的本質屬性或內在特質,這是事物的一種邏輯起點或前提;而所謂的“能”指事物基于其“是”的本質特質,而決定其發展的運行狀況、實踐能力、建構方式、效能效應等表征,預示著其“能怎么樣或會怎么樣”及“能干什么、干成什么”的過程性或結果性狀態、特征等,也是其邏輯歸宿或必然,最終達致“是”的實然與“能”的應然內在統一。
具體而言,比如,作為使命型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可以說從其誕生之日起,就內在蘊含著一種從“是”到“能”發展邏輯。而這里的“是”,一方面指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政黨屬性和本質;另一方面,指中國共產黨自始至終所確立的人民大眾立場的價值規定性及其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特質,這是其不斷發展、生長、創新的邏輯前提和起點。這里的“能”,指在這種“是”的規定下,中國共產黨近百年歷程展現出的主導社會變革、建構社會制度、推動社會發展、型塑特色道路,以及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偉大實踐能力和卓越實踐效能,表征著中國共產黨從“是”到“能”的邏輯必然,并最終達致實然與應然的內在統一。
中國共產黨是典型的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所謂“使命型政黨”是指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知與把握為前提,以人民至上為價值宗旨,以實現自身民族、國家的解放或發展為自覺使命,以推進世界大同、實現共產主義、實現每一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最終使命,具有強烈的歷史主體意識與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情懷的一種政黨類型。①從誕生之日起,中國共產黨就葆有高度的
歷史使命感,將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確定為自身的歷史使命,并且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崇高理想。作為使命型政黨,在價值、理論、實踐及制度意義上,中國共產黨始終勇于承擔和實現歷史使命,推動自身由“是”到“能”的轉換和提升。而在這種轉換提升過程中,其內在地蘊含著堅持人民立場的價值性邏輯、勇于思想創新的理論性邏輯、主導社會變革的實踐性邏輯以及堅守自身道路的制度性邏輯等內在邏輯理路。
一、使命型政黨堅持人民立場的價值性“是”的邏輯
作為使命型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大眾立場。這不僅是其內在規定性使然,而且表現的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立場觀點、目標責任、歷史使命等要素之間的必然性、聯系性及其內在邏輯關系,F代政黨政治的一個首要命題就是政黨獲取政權后,其執政目的和理念是為了最大多數人的利益,還是少數人、少數集團的利益?它反映的是一個政黨的價值追求和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以人民大眾為根本立場,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其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綱領為核心理念的目標系統具有最終價值意義,而這恰恰是中國共產黨獲得價值合法性來源的核心要素和邏輯起點。其內在地包含三大價值維度,反映的是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堅持人民立場的價值性“是”的邏輯。
首先,以人民為中心。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鮮明指出:“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④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17 年10月第1版。事實上,對于這一問題,馬克思恩格斯在170年前已有深入洞察,他們在《共產黨宣言》中莊嚴宣告:“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3頁。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政黨,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恪守信仰,堅定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在偉大的社會主義實踐中,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集中廣大人民的智慧,建構起適合中國國情的經濟、政治、文化等一系列國家制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真正做到以人民為中心,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從而完全不同于西方政黨那種虛假的人民性。而反觀西方資本主義財團型政黨,盡管其興起的內在動機,是通過整合社會資源,反對封建統治的掠奪,實現自由貿易和所謂民主自由,但其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保護特定群體、少數財團的根本利益。即使今天西方政黨制度已發生一定的改良,但作為資產階級政黨,其根本性質仍然是為特定利益群體謀福利,不可能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提和起點。這里的“能”,指在這種“是”的規定下,中國共產黨近百年歷程展現出的主導社會變革、建構社會制度、推動社會發展、型塑特色道路,以及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偉大實踐能力和卓越實踐效能,表征著中國共產黨從“是”到“能”的邏輯必然,并最終達致實然與應然的內在統一。
推薦閱讀:思政論文投稿字數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zflw/19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