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載體和有效手段。在大學生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延遲返校的特殊時期,要想發揮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就要積極探索和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模式,通過加強網絡思想引領、開展網上志愿服務、細化網課學業指導、
摘要: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載體和有效手段。在大學生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延遲返校的特殊時期,要想發揮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就要積極探索和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模式,通過加強網絡思想引領、開展網上志愿服務、細化網課學業指導、注重網絡人文關懷等方式,筑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線上堡壘,傳播大學生戰“疫”的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用活用好網絡教育資源,助力大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實踐路徑;思想引領
當代大學生是伴隨網絡技術的發展而成長起來的青年,運用信息化手段和互聯網技術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時代形勢所需,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載體和有效手段。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大學生延遲返校在家開展線上學習,高校教師無法與大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愈發重要。新形勢下,要積極探索新時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模式和實踐路徑,主動拓展與大學生進行思想互動的網絡空間,精準定位大學生的潛在需求,運用網絡新媒體全力幫扶指導大學生的網課學習、考研復試、就業創業、心理咨詢、貧困資助等;通過創設多元化的網絡教育情境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筑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線上堡壘,增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一、加強網絡思想引領
守好“網絡渠”,種好“思政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應立足大學生的思想引領,找準厚植大學生愛國情懷的切入點,構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優化對大學生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路徑。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牢固掌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就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要用情用心講好網絡思政課,強化網絡思政課的輿論引導作用,借力互聯網的現代信息技術守好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增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在網絡思政課的教學中,思政課教師一要注重課程內容設計,用好中國抗疫這本深刻、鮮活、生動的思政課教科書,教育引導大學生充分認識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思想教育論文范例:形勢下創新青工思想政治工作
二要讓大學生明確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是我們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堅強保障,推動黨的科學理論進課堂、進大學生頭腦,并且內化為大學生的理想信仰和價值追求,增進大學生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使大學生自覺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和傳播者。三要豐富課程教學模式,對大學生關注的問題進行理性引導,對時事政治熱點進行深入解讀,把理論講清楚,把道理講透徹,強化教學效果。
四要增強思政課實踐教學,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要讓大學生親身感受家鄉的變化,挖掘社會實踐中蘊含的育人元素,讓大學生受教育、有擔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將網絡信息技術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傳統優勢高度融合,有針對性地開展線上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同上一堂黨課”活動;大學生黨支部應定期召開線上組織生活會,以理論宣講、微黨課、學習討論等方式,加強大學生黨員的政治理論學習,讓黨旗高高飄揚,筑牢紅色“防火墻”;同時,團支部可以通過線上“青年大學習”、線上班會等活動,讓大學生有參與感,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筑牢大學生的思想根基。
二、開展網上志愿服務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華中科技大學共計投入3.4萬名醫護人員、1萬多張病床直接參與抗疫,管理6千多張方艙病床,是全國投入醫療資源最多的高校。醫學生實習的醫院成為新冠肺炎患者醫療救治定點醫院,醫學生熟悉的教師沖上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線涌現出許許多多的感人事跡。身邊的人和事所具有的榜樣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是對醫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鮮活教材。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利用網絡及時向醫學生講述同濟醫德文化,將各種與抗疫相關的新聞報道分享給醫學生,在提升醫學生理想信念和醫德醫風上下功夫。醫學生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面前應該有所作為。“堅決打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你利用所學醫學專業知識做了哪些志愿服務?你對醫學專業的思考?”這是“同上一堂網絡抗疫課”上思政課教師給醫學生布置的社會實踐作業,旨在教育引導醫學生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前提下參與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務。
現實中,醫學生以實際行動交上了一份份滿意的醫德培養答卷,他們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認真做好網上志愿服務工作,在“漫漫醫學路”公眾號、“丁香園”等網絡平臺撰寫科普文章弘揚網絡正能量,協助醫院接受捐贈物資、統計醫療物資受捐單位信息,踴躍參與無償獻血……醫學生始終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為人民服務中茁壯成長,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為此,湖北省慈善總會特地給華中科技大學發來感謝信,表揚醫學院的大學生。醫學生通過網上志愿服務充分認識到所學專業在抗疫中的作用,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專業自豪感,更加堅定醫學專業理想、堅定以所學醫學知識回報社會的決心。
三、細化網課學業指導
為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對正常教學秩序的影響,保證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醫學院堅決貫徹落實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制定并逐步完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醫學生的專業學習方案,開展“云教學”,不停教不停學,細化網課期間大學生的學業指導。
一是以班級為單位建立線上學習交流群,增進師生交流。輔導員通過制作“如何使用群課堂上課”“如何分享屏幕”等上課培訓課件,幫助大學生適應線上學習模式,教師應及時將各種學習信息和學習資料發布到學習交流群;輔導員應就大學生提出的學習問題和學習困難與教務部門進行溝通協調,并將溝通結果迅速反饋給大學生;輔導員可以加入各門課程的班級學習群,每堂課“云聽課”,檢查大學生的到課情況,一旦發現缺勤的大學生,馬上與其取得聯系并詢問原因,督促大學生上好網課。
二是及時關注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對其進行一對一輔導。通過“云聽課”以及與大學生的溝通交流,輔導員發現部分同學存在學習焦慮、自主學習性不強的困惑。因此,輔導員應積極引導大學生做好學業規劃,有針對性地與大學生逐一談心,指導大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例如,可以通過開展網絡學習經驗交流會的方式,讓同學們從如何規劃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制定學習計劃、科學管理時間、選取學習策略、增強網絡上課的儀式感等方面進行分享,引導大學生加強自我管理,增強學習積極性。三是端正考風,嚴肅考紀。針對大學生在家進行線上考試的新情況,傳承醫學院已經實施12年的“無監考考場”制度的優良考風傳統,加強網絡考試的誠信學風建設。輔導員組織大學生開展網絡學風建設討論,使其充分認識到學好過硬本領的重要性,讓大學生自愿簽訂《線上考試大學生誠信承諾書》,呼吁大家以誠實、守信、嚴謹、求實的態度認真參加每一場線上考試。
四、注重網絡人文關懷
首先,關注大學生的身體狀況,構建協同育人工作格局。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輔導員可以通過“云服務”的方式,實現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準育人。
開發大學生健康狀況報告系統,要求大學生每天準時填寫健康狀況信息,做好大學生健康信息監測與排查工作,準確掌握每一名大學生的行蹤和健康情況。輔導員應與大學生開展線上談心談話,指導大學生的成長發展,把大學生的安全冷暖放在心中,從心理、就業、學業、經濟等四個維度對大學生進行幫扶指導,尤其要做好大學生普遍關心的考研復試、就業創業、心理咨詢、生涯規劃等的指導工作,扎實推進經濟困難大學生群體的精細化幫扶策略,解決大學生的實際困難,進一步優化網絡育人方式,構建家校協同網絡工作格局,保障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其次,密切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完善應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機預警機制。對大學生進行在線心理評估,摸排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有針對性地舉辦“心靈之約”網絡系列講座;開設“悅心之聲”網絡心理熱線,暢通溝通渠道,做好心理咨詢服務,通過網上談心的方式指導大學生進行自我心理調適,從而使大學生保持積極心態、提高抗挫折能力和危機化解能力;利用網絡對重點關注的大學生進行心理援助,科學規范地開展心理危機干預,保障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再次,做好線上就業指導工作,多措并舉助力大學生順利就業。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輔導員可以探索“互聯網+就業”的新模式,轉變就業服務方式,將就業指導、校園招聘的線下工作轉移到線上開展;利用網絡視頻資源幫助大學生掌握求職技巧,指導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搭建網絡就業供需平臺,拓寬畢業生的就業渠道,精準掌握每名畢業生的就業狀況,為畢業生提供快捷的就業資訊和招聘服務;將國家惠及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政策和文件及時傳遞給大學生,引導大學生把握研究生擴招、科研助理崗位、入伍參軍、就業創業等優惠政策,積極參加線上招聘,從而實現順利就業的目標。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了信息技術與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過網絡與大學生進行實時互動,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引導、情感疏導、學習輔導、就業指導,從心理健康、困難資助、就業指導等方面,幫助大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加強對大學生的人文關懷,提升網絡育人實效。
參考文獻:
[1]方偉.對新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18).
[2]熊鈺.增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傳播實效的四個維度[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4).
[3]蔣廣學,徐鵬.全環境育人視角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方位、現實意義與實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6).
作者:宋靜魏蔚胡春平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zflw/24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