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意識形態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長期研究的重要理論。恩格斯晚年在整理馬克思遺著和指導國際工人運動的實踐中闡述并發展了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具體包括意識形態的相對獨立性、意識形態與政治上層建筑的關系、意識形態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等各個方面。
摘要:意識形態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長期研究的重要理論。恩格斯晚年在整理馬克思遺著和指導國際工人運動的實踐中闡述并發展了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具體包括意識形態的相對獨立性、意識形態與政治上層建筑的關系、意識形態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等各個方面。在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之際,深刻理解這一理論對于與形形色色的意識形態理論劃清界限,更好地捍衛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指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恩格斯;意識形態理論;意識形態建設
一、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的研究成果
馬克思沒有明確提出意識形態的概念,而是通過批判形形色色的意識形態,揭示了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特征。既要堅持連續性和統一性,又要注意其中發生的演化。
政工師論文范例:論列寧對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重要貢獻
(一)虛假的意識形態
在馬克思理論的視域中,把意識形態作為批判的對象定義為“虛假的意識”或“顛倒的意形態”這是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建構的邏①輯起點。在這一階段,馬克思對當時意識形態的理解主要持批判、否定的態度。認為這種意識形態是人們為了維護自己的特殊利益想象出來的,馬克思將其稱為虛假的意識形態。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指出:“虛假的德意志意識形態,它不是從地上升到天上,而是從天上降到地上;”[2]p27從這一表述我們可以看出虛假的意識形態顛倒了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掩蓋了社會生活的本質,只是憑著自己的想象去理解。
(二)作為階級意識的意識形態
在這一階段馬克思對意識形態的研究已經不再持完全否定而是中性的態度。因為馬克思在批判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基礎上也談到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在社會主義社會,無產階級意識形態同資產階級意識形態一樣都是為了維護一定的利益追求。但是無產階級沒有自身特殊的利益,他們以追求全人類解放為目的,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無產階級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的實踐活動是最先進的實踐方式,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無產階級對意識形態階級性的揚棄是沿著正確的方向進行的。
(三)作為上層建筑的意識形態
按照不同的標準,社會意識可以分為不同的形式。按照高低層次可以將社會意識分為兩種,一種是人們的感性認識,這種社會意識具有自發性和盲目性,相對比較低級。另一種是理性認識,包含著一些比較體系化的思想和理論。按照經濟基礎關系又可以將社會意識分為兩類。一種是包含了語言學、邏輯性、自然科學知識等內容的社會意識,這種社會意識為全人類服務,沒有特殊的階級屬性。另一種是特定的意識形態,其主要內容包含了政治、法律、宗教、藝術、道德等。
二、恩格斯對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的繼承與發展
恩格斯晚年在整理馬克思生前經典著作的過程中深刻闡述了馬克意識形態理論,在指導國際工人運動的實踐中科學的發展了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
(一)深刻闡述了意識形態的相對獨立性原理
恩格斯在晚年的幾封書信中從三個方面強調了,首先提到“新的獨立的力量又對生產的條件和進程發生反作用。”[5]p70這是恩格斯第一次提到意識形態的相對獨立性的概念。所以有時候會落后于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有時候會先于社會經濟的發②展。其次,恩格斯在1893年7月14日致梅林的信中寫到:“意識形態是由所謂的思想家通過意識,但是通過虛假的意識來完成的過程。
推動他的真正動力始終是它所不知道的,否則這就不是意識形態的過程了。因此他想象出虛假的或者表面的動力,因為這是思維的過程,所以他的內容和形式都是他從純粹的思維中-不是他自己的思維中,就是從他先輩的思維中引出的。”[5]p726最還提到:“經濟……決定著現有思想材料的改變和進一步發展的方式。”[5]p704通過強調經濟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決定作用突出了意識形態的相對獨立性。
(二)明確提出了政治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的關系
意識形態同政治的密切關系是意識形態可以通過政治對社會歷史產生影響。舊哲學認為市民社會和經濟生活是由國家決定的,而唯物史觀則認為經濟生活和市民社會決定國家。意識形態雖然從屬于上層建筑,但因其相對獨立性對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具有反作用,因此政治上層建筑和意識形態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
(三)突出論述了意識形態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恩格斯在其晚年書信中曾多次指出意識形態作為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意識形態對社會發展的作用通常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促進作用,是社會變革的中間力量,比如,葛蘭西的文化領導權和無產階級的社會意識理論,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為社會變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領導作用。另一方面,落后的社會意識會阻礙社會的進步。比如中國古代的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延緩了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步伐。
(四)提出“合力論”強調意識形態的功能和作用
一方面,文化、宗教等多種因素作為一個整體推動人類歷史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同時,恩格斯在堅持馬克思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前提下,③進一步闡述了社會意識的能動作用。即社會意識不僅能夠推動許多新事物的萌芽決定新事物的發展方向而且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個體的成長。另一方面,恩格斯通過闡述社會合力論有力地反駁了荒唐片面的“經濟決定論”。認為經濟和意識形態的各個方面形成一個合力共同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恩格斯不僅闡述了關于意識形態的觀點而且扶正經典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的觀點,捍衛了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三、恩格斯對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發展的啟示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第一,與形形色色的意識形態劃清界限。
深入解讀馬克思的意識形態理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同時我們也可以發現人類發展的歷史中有許多形形色色的意識形態,比如西方自由主義、保守主義、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等一系列不好的意識形態,甚至還有些完全站在人民群眾相反的一面的意識形態,這些不正確的意識形態對無產階級革命斗爭有消極的作用,我們要了解這些意識形態是什么并且與之劃清界限。
第二,捍衛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
恩格斯晚年深刻闡述了意識形態具有相對獨立性、明確提出了意識形態與政治上層建筑的關系、這為我們正確理解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提供了理論基礎,同時啟示我們堅持主流意識形態的重要性。
(二)創造性發展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
第一,重視理論的學習和運用
我們首先應該通過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把握住其中最基本的東西,同時我們要重視對青少年主流意識形態的教育,堅決防止錯誤意識形態的滲透和對國家發展目標的影響。
第二,注重馬克思主義與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有效互動。
恩格斯指出,意識形態具有相對獨立性,要用哲學社會科學的理論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內容。世界是聯系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需要哲學社會科學的最新內容為之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汪番霞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zflw/27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