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論文摘要:隨著社會經濟化發展的加快人們追逐實際利益而不惜違法犯罪,近10年來我國犯罪率比前10個年頭大大增加。這里值得我們注意和思考的是青少年犯罪的比率也有所增加,2005-2010年少管所內強行教育的未成年人及各涉案人員中所包括的14-25歲青少年人數也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經濟化發展的加快人們追逐實際利益而不惜違法犯罪,近10年來我國犯罪率比前10個年頭大大增加。這里值得我們注意和思考的是青少年犯罪的比率也有所增加,2005-2010年少管所內強行教育的未成年人及各涉案人員中所包括的14-25歲青少年人數也正在逐年增加。對于利益與犯罪之間青少年往往存在模糊的概念,一些在成長中本應接受或教育中應接受的人格教導缺失的青少年占犯罪青少年80%以上;這些孩子即不熟悉法律也對所謂的倫理道德不屑一提,一切以利益為最終目的。本次筆者將工作積累及翻閱相關資料所收集的有關青少年犯罪問題加以討論。
論文關鍵詞:青少年犯罪;法律約束;倫理道德
一、實利的追逐、勢力的依靠、靈魂的缺失
不斷追逐利益為人類的本性,近30年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促使人們不斷對經濟利益進行追求而違背道德及法律進行瘋狂的犯罪行為。在涉黑團伙進行違法犯罪的同時也開始注重了降低成本和提高隱蔽性,故將黑手深入校園對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形成的青少年進行非法犯罪引誘并達到利用其犯罪的目的,作為青少年犯罪的外因之一。家庭成員缺失或無法在成長期得到家庭的正確教育也為青少年犯罪埋下隱形的種子,人生從3-16歲為關鍵的成長年齡,在此階段會不斷吸收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的各種各樣的因素;家長作為子女的第一任也為終身的教師對子女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如家庭成員確實便會對子女幼小的內心造成一定損害,另外一位家庭成員在謀生與教育兩方面擔負往往力不從心;如家庭不夠和睦便無法達到教育子女的目的,更不要談到良性影響。這樣孩子往往內心空虛無所依靠,只得去尋找“相同”的“兄弟姐妹”作為依靠,這便為日后走向犯罪奠定了基礎。家庭關系混亂促使子女對學業產生厭倦,對一切都覺得無所謂無法完成最基本的教育。一些應該有學校通過教師傳達給學生的基本教育和法律法規無法傳達,同樣也會使青少年成為法盲或使其無知犯罪。
二、倫理道德與健康人格
父母最為青少年子女的第一任教師將在其意識萌芽階段將倫理道德等健康因素通過言傳深受產達給子女,并對其進行合理的教育更通過家庭氣氛對子女進行影響促進其形成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家庭成員的缺失會對此造成重大的影響。此處的家庭成員確實指的是父母一方或雙方因病去世、父母感情劈裂離異、父母因外出務工由單方撫養子女或雙方務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撫養子女。2003年貴州19歲王姓大一男生因表白未成功將同年女生深刺19刀,該女生當場死亡;2006年4名湖南籍青少年對某電腦公司進行盜竊,獲得贓物價值50萬人民幣;2007年5月浙江省18歲高三學生因無錢去網吧參與聯合對戰硬逼迫其單親母親索要錢財,后其母親自殺身亡;2006年杭州市一女生因與同學發生爭執后將該同學活活勒死并糾合其它“道上”朋友將同學分尸,這均讓我們深入思考家庭、學校對于青少年成長中的重要性。
這些犯罪人員大多數均處于花季或是剛剛進入大學的美好時段,這個階段應該是好好讀書吮吸知識的大好階段,但因為家庭因素對青少年造成的各種不良影響,無法使其形成正確的倫理道德觀念和健康的人格,各種各樣的缺陷就像一個漏洞百出的電腦系統在網絡中的狀態隨時可能遭受病毒的侵害。家庭成員的缺失或變相確實就像內臟的損傷,內臟的損傷必將危及機體功能的正常發揮影響其成長。所以教師應多對家長進行宣傳和教育必須要正自身言行才能對子女產生良性影響,一個溫暖的家才是子女健康成長的溫床。
三、綜合思考
我國青少年犯罪狀況不容樂觀,從單人翻案或小團伙翻案已經發展為大規模有組織性翻案,隱蔽性也有所加強;2007年云南省打擊涉黑團伙中,發現其中有一個以18-22歲青少年為骨干力量的黑勢力團伙,他們販毒、走私、為他人充當殺手、涉及淫穢生意等等;活動范圍也從學校周邊的餐飲、娛樂場所進行小規模勒索、斗毆發展為公開的搶劫、殺人、強奸、走私嚴重違法犯罪行為,2009年四川省破獲黑惡團伙其勢力輻射達到臨近幾個鄉鎮,骨干成員年齡均為24-27歲,其它成員均為17-21歲青少年,78%以上為在校學生隱蔽性及強,犯罪年齡正在呈現逐年降低的低齡化趨勢。而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在于家庭成員的缺位,致使其在幼年缺乏關愛和肯定,在學校讀書期間無耐心進行繼續教育而輟學;社會的外部刺激因素同樣也要引起重視,在青少年尚未形成健全的自我意識同時社會的不良影響2010-2011年銀川市在掃黑活動中發現一個以14-17歲少年組成的XX幫小黑惡勢力,對附近學校、餐飲、娛樂等行業進行勒索、敲詐,對在中學在校女生進行褻瀆,倒賣非法違禁物品數千起。導致青少年追逐利益而不惜進行違法犯罪活動,又缺乏關愛和教導最終走向不歸路。青少年違法犯罪已經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大家共同的愿望只是希望他們能夠認識自身的錯誤從新走回正確的道路度過一個相對有意義的人生。在工作中遇到學生存在的各種問題以及通過搜集的近十年來的各種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告訴我們必須加強學生的家庭教育及對其家長的宣傳工作,使其配合教師對青少年共同進行教育,家庭作為內因影響這青少年的身心成長,學校教育作為外因輔助青少年在健康身心成長的同時吸取各種知識,兩者共同作用才能是青少年健康成長成為日后國家建設的有力后備力量。
小編推薦優秀的法律期刊 中外法學 論文發表
中外法學作為學院派同仁刊物,堅持 “恪守學術”的辦刊理念與“注重法理”的用稿標準。提倡“法理研究的部門法化”、“部門法研究的體系化”、“中國問題的法理化”以及“法理研究視野的全球化”;強調法學研究既要“入流”更要“預流”,來自部門法而超越部門法,具有中國問題意識而兼具世界的眼光。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zflw/3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