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vfzrl"><nobr id="vfzrl"><progress id="vfzrl"></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em id="vfzrl"><form id="vfzrl"><nobr id="vfzrl"></nobr></form></em><address id="vfzrl"></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noframes id="vfzrl"><form id="vfzrl"><th id="vfzrl"></th></form><form id="vfzrl"><th id="vfzrl"><th id="vfzrl"></th></th></form>

    國內或國外 期刊或論文

    您當前的位置:發表學術論文網電子論文》 變速恒壓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的熱分析> 正文

    變速恒壓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的熱分析

    所屬分類:電子論文 閱讀次 時間:2019-08-02 11:19

    本文摘要:摘要:針對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的結構、損耗分布、散熱條件和運行狀態復雜的特點,以一臺100kW變速恒壓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為例,采用有限元法對發電機進行熱計算,揭示不同運行狀態(最大增磁、額定運行和最大去磁)下發電機的溫升分布規律。分析電勵磁電流零點

      摘要:針對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的結構、損耗分布、散熱條件和運行狀態復雜的特點,以一臺100kW變速恒壓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為例,采用有限元法對發電機進行熱計算,揭示不同運行狀態(最大增磁、額定運行和最大去磁)下發電機的溫升分布規律。分析電勵磁電流零點設計對發電機勵磁繞組銅耗和溫升分布的影響,確定了電勵磁電流零點設計原則;同時分析風速和散熱面積對發電機溫升的影響。對100kW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樣機進行溫升實驗,通過實驗和計算結果的對比分析,驗證了計算結果的正確性。

      關鍵詞: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溫度場,熱分析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0引言

      混合勵磁同步電機是將永磁體勵磁和電勵磁兩種勵磁方式相結合而發展起來的一種電機,該電機結合了永磁同步電機高轉矩密度、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和電勵磁同步電機磁場調節方便的優點,在變速恒壓風力發電系統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1]。

      由于變速恒壓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的結構、損耗分布、散熱條件和運行狀態復雜,不同運行狀態(最大增磁、額定運行和最大去磁)下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內部的溫升分布不同,因此需要對發電機進行熱分析。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在電機熱分析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哈爾濱工業大學李立毅等[2]采用有限元法對短時工作制高功率密度永磁電機的溫度場進行了計算,對端部繞組進行了分層等效,并對端部繞組的導熱進行優化,優化后電機繞組的溫升降低11K。

      哈爾濱理工大學丁樹業等[3]對變頻永磁同步電機進行了熱分析,采用有限體積法對電機的溫度場和流體場進行了計算,得出電機內永磁體溫升最高。天津大學王曉遠等[4]對采用不同水路時車用高功率密度電機的溫度場和流體場進行了計算,得出采用優化的螺旋型水路電機的功率可以提高一倍。同時王曉遠等[5]還建立了等效熱網絡模型對輪轂電機的溫度場進行了計算。

      沈陽工業大學張鳳閣等[6]對不同冷卻方案下1.12MW高速永磁電機的流體場和溫度場進行了計算,得出電機轉子溫度遠大于定子溫度,轉子碳纖維保護套的溫度最高。沈陽工業大學佟文明等[7]分別基于有限元法、有限體積法和有限公式法對全封閉自扇冷永磁同步電機進行溫度場計算,得出有限公式法比有限元法節約時間50%以上,有限公式法計算精度和有限元法相當。文獻[8]對比分析了非晶合金電機和硅鋼片永磁電機溫度分布的差異性,得出非晶合金電機的各部件溫升明顯降低,對于中低頻電機,非晶合金電機的永磁體渦流損耗可能增大。

      文獻[9-10]對高速永磁電機的轉子散熱進行了研究,提出轉子風刺和通風孔可以提高轉子的散熱能力,降低永磁體溫升。北京交通大學李偉力等[11]對全空冷水輪發電機進行了熱分析,采用有限體積法對轉子的流體場和溫度場進行了計算,確定了轉子內的空氣流動和溫升分布。同時李偉力等[12]還對磁軛通風溝形變對電機溫升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得出通風溝發生形變使電機勵磁繞組溫差變大并會出現局部高溫。

      華中科技大學曲榮海等[13]采用有限體積法對強迫風冷永磁風力發電機的流體場和溫度場進行了計算,并提出在定子槽中開設徑向通風孔來改進繞組散熱,使繞組最高溫升降低5K。英國牛津大學R.Camilleri等[14]對油冷分段定子電機進行了熱分析,建立了電機流體網絡和等效熱網絡,采用控制流體分布來改進電機散熱,電機的最高溫升降低了13K。

      英國愛丁堡大學Y.C.Chong等[15]采用有限體積法對軸向磁通永磁發電機的流體場和溫度場進行了計算,得出改進入風口結構可以提高電機的散熱。芬蘭拉彭蘭塔理工大學J.Nerg等[16]對高功率密度電機進行了熱分析,建立了電機各部件熱網絡和流體熱網絡,并對電機熱計算的敏感性進行了分析,指出繞組徑向熱導率是影響熱網絡模型準確性的重要參數。法國阿爾斯通公司G.Traxler-Samek等[17]對大型空冷同步電機進行了熱分析,建立了電機流體網絡和等效熱網絡,確定了電機整體溫度分布。

      國內外學者在電機溫度場計算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針對損耗分布和運行狀態復雜的變速恒壓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溫度場計算方面的研究還鮮有報道。本文以一臺100kW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為例,采用有限元法對發電機進行熱計算,揭示不同運行狀態(最大增磁、額定運行和最大去磁)下發電機的溫升分布規律。分析電勵磁電流零點設計對發電機勵磁繞組銅耗和溫升分布的影響,同時分析風速和散熱面積對發電機溫升的影響。利用樣機實驗驗證計算結果的正確性。本文的研究工作對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的設計具有參考價值。

      1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結構和參數

      100kW變速恒壓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的整體結構,發電機的穩壓轉速范圍為75~120r/min。發電機定子鐵心和轉子磁極沿軸向分成兩段,兩段定子鐵心和轉子磁極由定子背軛和轉子背軛在機械結構和磁路結構上實現連接,定子背軛和轉子背軛由具有良好導磁性能的純鐵制成;勵磁繞組放置在兩段定子鐵心中間位置的背軛上;轉子磁極由永磁體磁極和鐵磁極組成,二者交錯排列;定子電樞繞組為常規三相對稱繞組。

      該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內的勵磁磁場由永磁體和勵磁繞組共同建立。根據永磁體勵磁磁場和電勵磁磁場的作用機理,該發電機存在三種運行狀態,分別為:①永磁體單獨勵磁;②永磁體和電勵磁二者共同勵磁,電勵磁起增磁作用;③永磁體和電勵磁二者共同作用,電勵磁起去磁作用[18]。在風力發電系統中,風速變化大,要求發電機在寬速度范圍內電壓輸出恒定。當發電機低速運行時,通過調節電勵磁使其產生增磁磁場;當發電機高速運行時,通過調節電勵磁使其產生去磁磁場,從而可以實現發電機在一定轉速范圍內實現穩壓輸出。

      2發電機求解模型

      2.1物理模型

      在對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溫度場進行求解時,做出如下假設:1)發電機沿圓周方向的溫度分布對稱。2)發電機在圓周方向的冷卻條件相同。3)忽略定子槽部繞組的趨膚效應。4)發電機雜散損耗集中于定子齒部、轉子極靴和永磁體。5)將電樞繞組和勵磁繞組的股線絕緣、層間絕緣、主絕緣以及槽內空氣等效為一個絕緣實體,絕緣實體采用等效的導熱系數;谏鲜龌炯僭O,結合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的結構特點和傳熱散熱特性,取電機軸向長度的1/2和圓周方向的1/5(單元電機)作為電機溫度場計算的求解域。

      3發電機溫升計算

      3.1發電機的冷卻條件和散熱系數確定

      變速恒壓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采用自然風冷,運行環境風速直接影響發電機的散熱,進而影響發電機的溫升。

      3.2發電機熱源確定

      不同運行狀態下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的各部件產生的損耗不同。其中,雜散損耗取為發電機功率的0.5%,雜散損耗分布在電機定子齒和轉子極靴中。

      3.3發電機溫升計算結果

      根據上述確定的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的散熱邊界條件和熱源,采用ANSYS軟件對發電機進行熱計算,環境溫度為30℃。

      通過分析可以得出,最大增磁狀態下發電機的電樞繞組溫升較低,最高溫升位于勵磁繞組,最高溫升為52.9K。這是由于此時發電機輸出功率小,電樞繞組銅耗較小,勵磁繞組銅耗較大。額定運行時發電機的最高溫升位于電樞繞組,最高溫升為52.2K,勵磁繞組溫升較低。這是由于此時發電機輸出功率大,電樞繞組銅耗大,而電勵磁電流較小,勵磁繞組銅耗較小。

      最大去磁狀態下發電機的整體溫升較高,最高溫升位于勵磁繞組,最高溫升為69.8K。這是由于此時發電機的轉速較高、頻率較高、鐵耗較大,發電機的輸出功率大,電樞繞組銅耗較大,勵磁繞組銅耗較大。

      4發電機溫升實驗

      本文根據100kW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所設計方案進行了樣機制造。直流電動機作為原動機連接減速齒輪箱拖動發電機樣機,發電機在額定狀態下運行,利用冷卻風機對發電機進行冷卻。為了對發電機主要部件的溫升進行測試,在樣機的勵磁繞組中預埋1個PT100溫度傳感器,電樞繞組預埋6個PT100溫度傳感器。

      對樣機進行熱實驗,原動機連接減速齒輪箱拖動樣機旋轉,樣機工作在額定運行條件下,冷卻風機對樣機進行冷卻。在樣機熱實驗過程中,實測發電機中部風速為10m/s,每隔15min記錄各溫度傳感器的溫度和環境溫度,當30min內發電機溫差小于1K時,認為發電機的溫升達到穩定狀態。

      5電勵磁電流零點設計對發電機勵磁繞

      組銅耗和溫升的影響通過控制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電勵磁電流方向和大小可以調節發電機內部勵磁磁場,電勵磁磁場可以起增磁作用,也可以起去磁作用。當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的電勵磁電流為零(Ie=0)時,發電機內的勵磁磁場由永磁體單獨提供;旌蟿畲棚L力發電機的電勵磁電流零點可以設計在發電機任意工作轉速范圍內。電勵磁電流零點的選取直接影響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不同運行狀態下的勵磁繞組銅耗,進而影響發電機的溫升分布。

      在發電機設計時,應考慮發電機整體溫度分布情況,避免出現局部過熱點。本文分析電勵磁電流零點的選取對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勵磁繞組銅耗和溫升的影響。

      6結論

      本文通過對100kW變速恒壓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的熱計算與分析,得出以下結論:1)最大增磁和最大去磁運行狀態下,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最高溫升位于勵磁繞組;額定運行時,發電機最高溫升位于電樞繞組。2)電勵磁電流零點應選擇在100~104r/min之間,此時不同運行狀態下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勵磁繞組銅耗均較小,且發電機溫升分布均勻。3)隨著風速的提高,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溫升降低的幅度逐漸變小。當風速高于20m/s時,風速每增加2m/s,發電機溫升降低小于1K。4)隨著散熱面積的增加,混合勵磁風力發電機冷卻效果提高的幅度變小,發電機的散熱面積增加2~2.5倍時為宜。

      參考文獻

      [1]趙紀龍,林明耀,付興賀,等.混合勵磁同步電機及其控制技術綜述和新進展[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4,34(33):5876-5887.ZhaoJilong,LinMingyao,FuXinghe,etal.Anoverviewandnewprogressofhybridexcitedsynchronousmachinesandcontroltechnologies[J].ProceedingsoftheCSEE,2014,34(33):5876-5887.

      [2]李立毅,張江鵬,閆海媛,等.高功率密度電機三維溫度場計算及導熱優化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6,36(13):3642-3650.LiLiyi,ZhangJiangpeng,YanHaiyuan,etal.Studyontheoptimizationofthermalconductivityand3Dtemperaturefiledcalculationforthehighpowerdensitymotor[J].ProceedingsoftheCSEE,2016,36(13):3642-3650.

      [3]丁樹業,郭保成,馮海軍,等.變頻控制下永磁同步電機溫度場分析[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4,34(9):1368-1375.DingShuye,GuoBaocheng,FengHaijun,etal.Temperaturefieldinvestigationof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motorscontrolledbythefrequencyconversioncontrolsystem[J].ProceedingsoftheCSEE,2014,34(9):1368-1375.

      [4]王曉遠,杜靜娟.應用CFD流固耦合熱分析車用高功率密度電機的水冷系統[J].電工技術學報,2015,30(9):30-38.

      相關刊物推薦:《中國電機工程學報》(旬刊)是中國電力行業的一流學術期刊,國家一級學報,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1964年創刊,中國科協主管,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主辦,中國電科院協辦。主要報道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發電及動力工程、電工電機領域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新成果。在動力與電力工程類期刊中,其總被引頻次及影響因子等各項指標連續多年來位列第一。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dzlw/19968.html

    五级黄18以上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