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與農村的地理邊界逐漸模糊,大量人才、土地、資金向城市涌入,原本就先天發育不良的農村更是雪上加霜,失血嚴重?v觀廣大農村地區,基本都面臨著基礎設施落后、發展條件匱乏等桎梏。隨著融入城市的門檻逐漸降低,更多資源單向流入城市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與農村的地理邊界逐漸模糊,大量人才、土地、資金向城市涌入,原本就“先天發育不良”的農村更是雪上加霜,“失血”嚴重?v觀廣大農村地區,基本都面臨著基礎設施落后、發展條件匱乏等桎梏。隨著融入城市的門檻逐漸降低,更多資源單向流入城市,“農村空心化”現象進一步凸顯。在“農村還有未來嗎”的發問下,國家層面在新農村建設方面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推行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在各方的關懷和努力下,新農村建設的篇章逐漸展開。
與此同時,傳統新農村規劃模式的弊端也日漸凸顯。自古以來,中國鄉村布局大多依山傍水,許多鄉村的選址靠的還是所謂風水先生的“通天”之能。在族人世代的修繕及匠人的精心打磨下,歷經歲月的雕琢,才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村莊格局與風貌?梢哉f,中國鄉村貫穿其中的是古已有之的“無為”和“自在”,并沒有多少現代意義的鄉村規劃設計。
隨著國家政策對農村的傾斜,也曾有過不少對鄉村進行規劃和建設的嘗試。但囿于鄉村規劃理論的匱乏,加上人才、經費的不足,一些鄉村規劃的試點中途夭折。總的來說,目前我國鄉村規劃存在的問題頗多,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在我國已有的一些鄉村規劃嘗試中,設計人員采用的規劃模式相對簡單粗獷,大量照搬城市建設模式,把城市建設的風貌盡數“搬”到農村。部分農村房屋比照城市洋房修葺,偏重于外立面改造,外觀高檔氣派,但對于功能空間的舒適度、采光通風性能卻不夠重視,大大降低了居民的入住幸福指數。
其次,設計人員依賴于傳統的建模軟件建模,只從部分“點”“面”切入,僅截取具有代表性的節點示意改造,缺乏全局觀和系統思維。尤其是鄉村的綠化景觀規劃,各處綠化基本上是“各自為政”,并未形成點、線、面串聯的景觀綠化系統。最后,近年來的鄉村規劃過于注重形式輕視內涵。這一點在鄉村的景區打造中尤為明顯,隨便套用一個歷史名人的名號,就為其修建一座故里,實則該景區與該地的歷史人文格格不入,更顯突兀。
此外,許多有關新農村規劃的設計更是只停留在文本層面,并沒有付諸實踐。如何推進鄉村規劃以搭建鄉村發展的骨骼機理,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亟待解決的時代課題。除卻政府經費支持、專業人才引進以外,對于鄉村規劃的理論深耕也是十分關鍵的一環。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于2020年5月出版的《BIMCAD/Revit土木與建筑類計算機繪圖教程》就是這方面的專業讀物。
該書共9個章節,其中前3章介紹了AutoCAD軟件在建筑工程制圖中的使用技巧和方法,包括繪圖準備、繪圖等;后6章則圍繞BIM技術的Revit實際案例展開,援用了4個Revit案例分類闡述。整書對建筑類計算機繪圖技巧一一進行剖析,深入淺出,融會貫通,專業卻不晦澀。書中的繪圖軟件應用及使用技巧有助于新農村規劃擺脫傳統設計模式的束縛,設計成果更具科學性、系統性及落地性,將給予村民更多的獲得感和歸屬感。
城市文明緣起于鄉村文明,也反哺著鄉村文明;鄉村百姓共生于農村文明,也憧憬著城市文明。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新農村規劃也在不斷跟進。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新農村規劃正緊鑼密鼓地推進著,鄉村百姓對于現代化生活的追求也在一點一點地實現。但鄉村傳統的規劃設計模式弊端甚多,尚不足以滿足人們對美好現代化生活的期待。城鄉規劃建設之間的鴻溝縮小仍需仰仗于技術手段的加持,其中計算機藝術設計便是這樣一個可以提高鄉村規劃設計品質、推動新農村建設的“利器”。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新農村規劃的質效標準在不斷提高,新農村建設的下半篇文章切不可潦草帶過。立足新形勢,開辟新途徑,落實計算機設計藝術在農村規劃中的正向設計應用,不僅關乎新農村規劃模式的轉型升級,也關乎人們對美好現代生活期待的實現。《BIMCAD/Revit土木與建筑類計算機繪圖教程》一書不僅可作為工程管理、土木建筑學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供鄉村規劃設計專業人員研讀,以助力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質增效、行穩致遠。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dzlw/29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