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海上風電市場的迅猛發展,給海底電力電纜(海纜)提供了廣闊市
摘要:海上風電市場的迅猛發展,給海底電力電纜(海纜)提供了廣闊市場。相對于陸地電力電纜(陸纜),海纜的應用環境更為嚴苛,對海纜防腐涂覆用瀝青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比較不同標準的瀝青技術指標的差異,指出了海纜防腐涂覆用瀝青材料的技術指標要求及其對海纜性能的影響。對比了業內現用的海纜防腐涂覆用瀝青材料的技術指標和使用性能。由此建議盡快更新海纜產品標準,使其符合NB/SH/T0001—2019標準中相關條款的瀝青技術要求,以提升國產海纜的質量要求和產品品質。
[關鍵詞]海底電力電纜;瀝青;防蝕層;涂覆
0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強,對清潔、無污染能源的需求與日俱增,風力發電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得到了長足發展。海洋面積占地球總面積約71%,海上風能資源非常豐富,這給海上風電場的建設提供了契機,也給海底電力電纜(海纜)提供了廣闊的市場。與陸地電力電纜(陸纜)不同,海纜的應用環境更為嚴苛,這對電纜護層防腐性能提出了挑戰。海纜生產廠家普遍采用瀝青作為防腐涂層,為此本文對海纜防腐涂覆用瀝青的性能特點、相關標準中的技術要求以及瀝青材料的選擇進行了探討。
1電纜防腐涂覆用瀝青的特點
瀝青作為一種有機膠凝材料,具有黏滯性、塑性、感溫性等特性。為了滿足電纜的機械性能、熱性能和使用環境性能要求,電纜防腐涂覆用瀝青與普通瀝青相比具有較高的軟化點、較大的針入度、良好的熱穩定性、黏附性及低溫性[1]。
2相關標準中的瀝青要求
2.1電纜產品標準中的瀝青要求
電力電纜(海纜和陸纜)產品標準對瀝青的要求,可見目前海纜和陸纜對防蝕層涂覆的瀝青材料選用尚存在很大不確定性,除110kV、220kV陸纜產品標準中要求可采用標準GB/T494—2010《建筑石油瀝青》[2]10號瀝青外,其余500kV陸纜、10~110kV海纜、220kV海纜的產品標準均未提及瀝青的執行標準及牌號。在海纜產品標準中,防蝕層一般要求采用瀝青或者合適的同等效能的防腐涂料。
2.2瀝青材料標準中的瀝青要求
2.2.1GB/T494—2010標準陸纜標準中建議瀝青執行標準GB/T494—2010《建筑石油瀝青》,但該標準適用范圍是建筑屋面和地下防水的膠結料、制造涂料、油氈以及防腐材料等產品,并未說明適合電纜護層。
2.2.2NB/SH/T0001—2019標準近期發布的標準NB/SH/T0001—2019《電纜瀝青》[8]是電纜防腐涂層的專用標準,標準中規定了1號、2號和3號共3個牌號瀝青。其中1號瀝青適用于南方地區陸纜,2號瀝青適用于北方地區陸纜,3號瀝青適用于海纜。相對于標準GB/T494—2010,這3種牌號瀝青更適合于電纜行業。
對比舊版電纜瀝青標準SH/T0001—1990《電纜瀝青》,此次標準更新后增加了適用于海纜的3號瀝青。近些年國內外海上風電場發展迅猛,給海纜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帶動了我國電纜廠家對海纜生產的投入,但相關海纜產品標準中均未提及所用瀝青的執行標準及牌號,這與電纜瀝青標準中沒有涉及海纜瀝青也有一定關系。此次新版電纜瀝青標準NB/SH/T0001—2019的發布彌補了1990年舊版標準的不足,滿足了當前海纜瀝青市場的需求。
更新后,標準NB/SH/T0001—2019新增了溶解度≥ 99.0%的指標要求,以檢測瀝青中有效黏結成分含量,驗證瀝青材料的真實性(是否為其他化合物調和而成的制品)。軟化點、針入度、冷彎是電纜瀝青較為重要的3個性能指標。軟化點是衡量瀝青溫度穩定性的指標。針入度是衡量瀝青黏稠度的指標,據此可對瀝青標號進行劃分。冷彎是衡量瀝青低溫性能的指 標,即在低溫彎曲時抵抗脆裂的能力。
對比了NB/SH/T0001—2019標準中3個牌號瀝青的主要性能指標;诤@|在夏季敷設時電纜敷設船表面溫度極高,瀝青易受熱發生軟化,從而滲出電纜表面,以及在處理安裝海纜終端時,瀝青可能會脆裂脫落,造成防腐性能的降低,故相對于用于陸纜的1號、2號瀝青,用于海纜的3號瀝青在軟化點、針入度與冷彎指標上的要求更高,即要求3號瀝青的黏稠度、溫度穩定性及彎曲性能更優異。
3海纜防腐涂覆用瀝青的選用
3.1海纜防蝕層涂覆瀝青工藝要求
在海纜生產過程中瀝青主要用于防蝕層涂覆,包括分相鉛套海纜每相鉛套涂覆、PP纖維繞包內襯層涂覆、鋼絲鎧裝層涂覆、PP纖維繞包外被層涂覆。根據各涂覆工序的生產特點,采用了不同的瀝青涂覆設備,進而對涂覆瀝青工藝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1.1分相鉛套涂覆瀝青工藝要求
海纜的分相鉛套涂覆瀝青工序是在鉛套表面均勻涂覆一層瀝青,工藝要求與高壓陸纜金屬套涂覆瀝青一致,其配置的瀝青缸也類似。瀝青缸體積較小,采用一個可調節的傾斜出料口在缸內對穿過的線芯進行涂覆。若只采用出料口進行瀝青涂覆,由于出料口位于線芯上方,線芯下方無法覆蓋完整的瀝青涂層,所以在線芯的底部,設置一個半圓形凹槽,線芯上方澆注的瀝青流淌至凹槽中,當瀝青堆積至一定高度時,便可將線芯底部也涂上瀝青。同時,在瀝青缸出口架設多個刮板模具,將涂覆在線芯上面不均勻且較厚的瀝青涂層刮擦至整體均勻且厚薄合適。刮板模具內徑比線芯外徑略小,這樣不僅可以使瀝青涂覆厚度均勻、無漏涂堆積、減少瀝青材料的浪費,而且可以刮掉瀝青中的雜質、未熔化好的瀝青顆粒等,避免造成擠塑后電纜護套出現鼓包甚至破裂等不良缺陷。刮板材質應柔軟耐磨(例如硅膠或橡膠),以免對鉛套造成刮傷影響半成品質量。
3.1.2PP纖維繞包內襯層、鋼絲鎧裝層、PP纖維
繞包外被層涂覆瀝青工藝要求海纜一般采用立式成纜聯合鎧裝設備,因此海纜的PP纖維繞包內襯層、鋼絲鎧裝層、PP纖維繞包外被層涂覆瀝青工序處于同一生產線上,按線芯穿過的前后順序依次進行涂覆。由于三芯海纜外徑普遍很大,瀝青需要涂滿在PP纖維繞包繩與鋼絲之間的空隙,所以需要比分相鉛套使用更多的瀝青材料進行涂覆,這也導致海纜瀝青缸體積偏大。通常由一個主缸對瀝青原材料進行加熱,加熱后的瀝青通過輸送管路供給每處的分瀝青缸,此輸送管路需具備加熱功能,否則瀝青會因為設備布置較長而在輸送中途冷卻或是暫停生產時在管路中凝固,影響產品的生產。每個分瀝青缸將從主缸中接收的瀝青再次加熱后,通過流出管將瀝青涂覆至線芯表面。
對于線芯下面不易涂覆的區域,可以采取與分相鉛套涂覆瀝青時類似的半圓形凹槽,使外徑較大的線芯下面涂覆到瀝青。每次涂覆后,采用刮板對線芯表面進行刮擦,使黏附在PP纖維繞包繩、鋼絲上的瀝青將繩、鋼絲間的空隙填滿,將PP纖維繞包繩、鋼絲結合成為一個整體。刮板材質同樣應柔軟耐磨,以免將PP纖維繞包繩刮斷、鋼絲刮出刮痕,影響產品性能。
3.1.3其他工藝要求
在實際使用中,海纜防蝕層涂覆前需將涂覆瀝青加熱至熔化狀態使其具備流動性以便進行涂覆(應根據不同牌號的瀝青設定加熱溫度,以保證瀝青可以順利澆注)。在瀝青缸暫停使用時,鑒于電纜瀝青軟化點較高,需將瀝青缸各區溫度設定至100℃以上,以免缸內剩余瀝青冷卻凝固,影響下一段線芯的繼續生產。
3.2海纜防蝕層涂覆瀝青材料的要求
當海纜黏結PP纖維繞包繩和鎧裝鋼絲的防蝕層破損后,暴露在海水中的鋼絲會逐漸被腐蝕,當腐蝕至大量鋼絲斷裂時,整根海纜壽命便基本宣告終止[9]。為了保證海纜瀝青防蝕層的完整性,標準GB/T2952.1—2008《電纜外護層》[10]中對纖維外被層的電纜瀝青提出了以下要求:a.在溫度(70±2)℃時應不自然滴落(涂料熱滴流試驗)。
b.在溫度(0±2)℃時彎曲應不碎落(涂料耐寒試驗)。表3對比了電纜瀝青標準NB/SH/T0001—2019中的冷彎試驗和電纜外護層標準GB/T2952.1—2008中的涂料耐寒試驗,可見兩者在試驗裝置、方法和要求上均有所差別。為滿足成品電纜外護層對涂料熱滴流和涂料耐寒試驗要求,海纜防蝕層用涂覆瀝青材料應具有更高軟化點、耐更低冷彎試驗溫度等性能。
3.3海纜防蝕層涂覆瀝青材料的選用
為了滿足海纜防蝕層涂覆瀝青工藝的要求,必須選用合適的瀝青材料。由于現行的海纜產品標準中并未對瀝青的執行標準及牌號進行要求,因此在標準NB/SH/T0001—2019尚未發布前,海纜廠家通常憑借自身的生產經驗內部制定相應的瀝青材料技術指標或指定瀝青牌號。對比了電纜瀝青標準NB/SH/T0001—2019中的3號電纜瀝青、海纜常用的牌號70號A級道路石油瀝青(2-3)和陸纜常用的10號建筑石油瀝青的相關性能。
可見:a.相較于3號電纜瀝青,70號A級道路石油瀝青(2-3)除軟化點指標相差較大外,針入度和閃點指標均符合其要求。70號A級道路石油瀝青(2-3)一般適用于夏熱冬冷的地區道路鋪設,其環境溫度范圍大概為夏季20~30℃,冬季-20~-10℃。相對于3號電纜瀝青要求的0℃黏附率和200℃、24h熱穩定性試驗,70號A級道路石油瀝青(2-3)要求了60℃動力黏度和163℃、5h薄膜烘箱試驗。
60℃動力黏度指標對于瀝青道路適合于反映夏季瀝青道路的耐熱性,因夏季道路表面溫度普遍較高,該指標比較貼近實際使用環境。事實上,該指標對于海纜防蝕層涂覆也較為貼合,60℃是海纜實際使用時外被層的溫度,因此筆者認為電纜瀝青標準僅用0℃黏附率指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議在選用海纜防蝕層涂覆瀝青時考慮60℃動力黏度指標。b.相較于3號電纜瀝青,10號建筑石油瀝青雖然軟化點和閃點指標符合其要求,但針入度指標相差較大,即低溫彎曲性能不佳。
在實際使用中,70號A級道路石油瀝青(2-3)用于分相鉛套涂覆時加熱溫度約為140~180℃,用于外被層涂覆時加熱溫度約為100~150℃。70號A級道路石油瀝青(2-3)涂覆的分相鉛套防蝕層半成品外觀良好,厚度均勻,沒有因原材料本身原因造成防蝕層漏涂、破損;涂覆的PP纖維繞包內襯層、鋼絲鎧裝層、PP纖維繞包外被層的防蝕層,經過刮板處理后涂覆厚度均勻,黏結效果優異。
綜合看來,70號A級道路石油瀝青(2-3)作為防蝕層涂覆瀝青,可滿足海纜產品標準中的防蝕層技術要求。在實際使用中,10號建筑石油瀝青因針入度指標較差而需在瀝青缸中加入少量機油、硬脂酸等添加劑,以改善其低溫性能和加工性能。雖然10號建筑石油瀝青的海纜防蝕層涂覆工藝也可滿足產品要求,但生產操作相較70號A級道路石油瀝青(2-3)更為復雜。
4結語
通過比較不同標準的瀝青技術指標的差異,指出了海纜防腐涂覆用瀝青材料的技術指標要求及其對海纜性能的影響。由此,建議相關標準組織盡快更新海纜產品標準,使其符合NB/SH/T0001—2019標準中相關條款的瀝青技術要求,在瀝青材料生產企業和海纜制造企業的共同推動下,提升國產海纜的質量要求和產品品質。
參考文獻:
[1]汪景璞,鄒元傳.電纜材料[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3:368-370.
[2]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建筑石油瀝青:GB/T494—2010[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1:1.
[3]工業和信息化部.額定電壓10kV(Um=12kV)至110kV(Um=126kV)交聯聚乙烯絕緣大長度交流海底電纜及附件第2部分:額定電壓10kV(Um=12kV)至110kV(Um=126kV)交聯聚乙烯絕緣大長度交流海底電纜:JB/T11167.2—2011[S].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8.
[4]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額定電壓220kV(Um=252kV)交聯聚乙烯絕緣大長度交流海底電纜及附件第2部分:大長度交流海底電纜:GB/T32346.2—2015[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9.
[5]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額定電壓110kV(Um=126kV)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及其附件第2部分:電纜:GB/T11017.2—2014[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4:8.
作者:宋光輝,喬宇常,陳凱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dzlw/29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