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這篇財稅工程師論文發表了我國財稅政策在企業自主創新中的問題和建議,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企業的自主創新在各國之間的競爭中日益重要,因此激勵企業進行有效自主創新,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成為當今我國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政府通過合理的財政支出
這篇財稅工程師論文發表了我國財稅政策在企業自主創新中的問題和建議,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企業的自主創新在各國之間的競爭中日益重要,因此激勵企業進行有效自主創新,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成為當今我國經濟發展的首要任務。政府通過合理的財政支出,稅收等優惠手段促進我國財稅政策自主創新
關鍵詞:財稅工程師論文,自主創新;財政政策;稅收政策
引言
企業自主創新具有外部性、不確定性、風險性以及信息不對稱性等特征,容易產生的“市場失靈”問題,尤其是外部性、不確定性和高風險性致使企業不能完全依附市場完成創新。這些特性使得政府以稅收手段加以引導和干預企業自主創新活動成為必要和可能。財稅政策在激勵企業自主創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財稅政策對企業自主創新具有引導作用,提升企業的創新積極性;
第二,積極的財稅政策能有效的幫助企業缺乏科研經費中渡過難關,降低企業的風險,減輕企業的后顧之憂;第三,合理的財稅政策可以降低企業成本、增加收益;第四,財稅政策可以促進企業科技研發成果的擴散。所以合理有效的運用財稅政策可以幫助增加效用,合理的財稅政策在激勵企業自主創新中起到很大作用,幫助企業提升創造良好環境。
一、我國財稅政策在激勵企業自主創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不適應我國發展的財稅政策,自主創新的基礎設施供應不足,我國財政科技研發支出較小,稅收減免幅度小,相關立法尚未形成等,因此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視。
(一)財政政策方面
1.財政對R&D經費支出總量不足,結構單一。如表1所示,美國從2007年到2016年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幾乎維持不變,在2.5%-2.7%之間隨時間推移緩慢上升,而日本R&D經費支出很高,從2007年以來就沒有低于3%。2013年達到最高為3.47%。可見美國和日本對于財政支出的重視程度非常大,重視投資和發展。
相比來說近幾年,我國的財政支出總量增加的也非常快,如表2,在2016年R&D經費支出總量達到10298億元。在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來說從2012年不足1.5%到12年接近2%的比重,雖然上升速度很快,但是總體比例仍然比不上美國和日本,科技支出總量仍有上升空間。
2. 基礎研究支出在總量中比重過低;A研究是創新的源泉,是推動我國科技發展的重要動力。我國家R&D經費支出占當年財政支出的比重在4%左右,基礎研究比重過低在5%左右且成下降趨勢,而大多數國家已經達到20%。基礎研究投資耗時耗力耗資,所以很多企業不愿意在這方面增加投資。
3.投資方式單一。我國的R&D經費主要來源于政府和企業,企業的投資日益增加,已經達到6420.6億元,在科技創新的各個部門中,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成為主要的研發部門,多數經費來源均為企業,已達73.2%。相比來說,政府的R&D經費支出卻有下降。
4.人力資源不足。我國R&D人員總量很高,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平均到每1萬個勞動力中R&D人員僅僅為33人,人數遠低于發達國家。政府應增大財政支出吸引R&D人員,支持研發人員在中小企業發展,引進外國高新科技人員。
(二)稅收政策方面
1.稅收優惠鼓勵創新。我國稅收優惠制度主要在成果轉化和科技研發階段,偏重于大企業并且已經創新出來的高新技術和成果。很多企業在研發初期不能得到稅收優惠,艱難維持,到了后期成果轉化走向市場往往又過了優惠期。
2.稅制結構不合理。我國的稅收制度是流轉稅和所得稅為主的雙重稅率,總的來說還是流轉稅為主。流轉稅在起初設計時就沒有考慮企業對于自主創新的激勵政策,增大企業自主創新的壁壘。增值稅能使科技企業加重負擔。無形資產在新興科技企業中占有很大比例,但是增值稅沒有能對無形資產抵扣的條款。
3.我國政策存在漏洞?蒲腥藛T的收入不能得到個人所得稅的稅收優惠。我國稅法鮮有對R&D人員的稅收激勵政策,科研人員不能得到激勵會降低創新積極性,降低成果產生。
二、國外對促進企業自主創新財稅政策的借鑒
在發達國家中,日本和美國的成功可以成為我國借鑒的典型案例:
(一)美國在憲法中也最早出現知識產權政策和相關保護政策。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科技對美國的貢獻顯著,主要表現在財政政策和稅收政策兩方面上。
首先,對于財政政策來說,1.在研發支出方面:早在20世紀50年代,R&D來自于政府支出就已經達到50%以上。1959年最高,達到56.8%。隨后再隨企業逐步發展成熟降低。2.在產學研發方面:企業、政府、大學三方參與,使大學成為創新的主產地,配合政府的財政政策和稅收政策,促使產品從企業流向市場。3.在人力資本投入方面:美國政府對教育的支出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比例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投資國。4.政府設立基金和補貼。5.增大專項采購,支持科技企業的發展,增強國力。
其次,對于稅收政策來說,1.企業研發的稅收減免。美國規定企業科研投資超過幾年平均值即可享受 25% 的所得稅抵免;企業投資創新技術設備也可抵免高達10%;企業委托大學科研,研發費用的65%可直接從所得稅中抵免,新增研發費用的 20%可直接沖減應稅所得額,若企業無盈利,可向前追溯3-5年。2.企業研發設備儀器也受到優惠,3年完成加速折舊。3.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對中小企業科技創新進行優惠,稅收不超過10%。
(二)日本支持科研支出的財稅政策。首先,財政方面依然是財政補貼和財政支出。1.高度重視研發。日本在20世紀40年代R&D支出占GDP 0.3%左右,但在2002就已達3.2%持續很多年不變。2.在研發方面,80年代就已經產生了一系列成熟的研發機構和市場的渠道。
其次,在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的稅收方面。日本與美國的企業創新相比,它的研發資金有65%都用與研發,在《促進基礎技術開發稅制》和《關于加強中小企業技術基礎的稅制》法中都有所體現。企業購買科研設備和技術免稅7%,企業研發支出超過15%的可以直接抵免,中小企業科研免稅6%,如發生虧損,那么企業應確定的減免稅款和R&D費用扣除額,可往會追溯5年,往后順延10年。
三、我國激勵企業自主創新財稅政策的建議
在財稅政策方面,我國仍存在著諸多不足,我國應該不斷推新財稅政策保證自主創新積極性,稅收減免和補貼,為我國科技帶動經濟進步增添動力。
首先,在財政政策方面:1.加大政府R&D經費支出。2.合理財政支出結構,增加基礎投資的總量。3.改善單一投資方式。根據不同科技活動的不同特征,分別使用過貼息、有償使用、以獎代補、風險投資等多種方式,為中小企業提供補助,使企業創新發展。4. 政府增強對R&D人員的扶持,保證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促進本國自主創新應對外來企業技術人員在本國工作給予相應扶持。5.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績效考評制度,幫助企業自主創新程序化、規范化。
其次,在稅收政策方面:1.轉變稅收優惠重點。我國應該轉變稅收優惠的重點,把稅收優惠的重點放在激勵研發上,通過企業申請專利的數量和申報的項目給予研發稅收優惠和扶持。2.增大稅收優惠力度,轉變稅收方式。多采用一些間接優惠方式,如技術開發基金、提取準備金等,加大諸如加速折舊、投資抵免等的稅收優惠力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推動企業技術革新。3.對中小企業實施更具針對性的稅收優惠政策。稅收優惠政策不僅僅局限于某一行業的企業或某一區域的企業。進而彌補中小企業資源和財務方面劣勢的情況。4.提高R&D人員稅收優惠。
綜上,政府財稅政策對企業自主創新至關重要。盡管我國已經出臺了一些相關法規和政策,但相比創新型國家仍然不足。我國應進一步完善財稅政策,增加政府扶持力度;在稅收政策方面,加大稅收減免力度,保護知識產權,合理資源配置,有效提升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強動力。
參考文獻:
[1]馮之俊.完善自主創新中的政府職能[J].中國科技投資,2007,(03):4-6.
[2]國務院.國務院發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02 年)》[J].中國科技產業,2006,(03):77-77.
[3]國務院.《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綱要》配套政策出臺[J].新材料產業,2006,(03):6-13.
[4]連燕華.技術創新政策過程探討[J].科學管理研究,1999,(03):1-4.
[5]馮昭奎.日本經濟[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3-114.
[6]馮昭奎.21 世紀的日本:戰略的貧困[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2,247-251.
[7]曼昆.經濟學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43-144.
[8]曲順蘭,路春城.自主創新與財稅政策效應[J].稅務研究,2007,(01):17-20.
[9]徐亮,張宗益,龍勇,周旭.競合戰略勾技術創新績效的實證研究[J].科研管理.2009,(01): 87-96.
[10]徐博.促進我國自主科技創新的財稅政策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63-64.
推薦閱讀:《山西財稅》(月刊)創刊于1980年,由山西省財政廳;山西省地方稅務局;山西省財政學會主辦。財經刊物。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jlw/17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