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本篇文章是由經濟論文發表投稿期刊 《 世界經濟》 發表的一篇經濟論文,1941年正式創刊,作為高級別經濟期刊,該雜志重點發表全國有關專家撰寫的反映國內學術水平,具有創新性和較高學術價值的高水平論文,促進中國世界經濟理論的發展和學科建設,另外有選擇
本篇文章是由經濟論文發表投稿期刊《 世界經濟》發表的一篇經濟論文,1941年正式創刊,作為高級別經濟期刊,該雜志重點發表全國有關專家撰寫的反映國內學術水平,具有創新性和較高學術價值的高水平論文,促進中國世界經濟理論的發展和學科建設,另外有選擇的刊登一些國外經濟發展中可供借鑒的做法、經驗教訓和相應的政策建議,供有關機構研究和政府決策參考。同時會刊發經濟領域熱點問題,現此期刊正在火熱征稿,詳情咨詢編輯老師。
摘要:經過深人調查,發現目前不少國有企業、體企業、私營企業雇用大量臨時工,有的單位不用當地人,甚至本單位的下崗職工,卻到外地雇用打工妹(仔),有的單位雇用臨時工的數量超出本單位的正式職工數量。他們為什么這樣做呢?通過對這些臨時工的待遇的調查大家就明白了。
關鍵字:臨時工 待遇狀況 思考 經濟期刊
一、臨時工發展狀況
臨時工,一個熟悉的名詞,一種越來越普遍的企業用工現象。在過去長期的計劃經濟時代,雖然勞動部門一再要求清退,但由于種種泵因,臨時工現象始終存在于眾多企業之中。近年來,由子用工制度的逐步改革,企業自主權不斷擴大,招用臨時工的現象也逐步由暗地變為公開,臨時工在職工隊伍中的比例不斷上升。在一些單位,臨時工成了“傭人”,他們被指令干最臟、最危險的活,而獲得的報酬卻是最低,福利最少,筆者親眼目睹一些單位的臨時工工時、工作量與其它職工絲毫不差,甚至超出他們,而他們的月收人卻不足正式工的五分之一,臨時工與正式工這種同工不同酬現象,實質是卻右時工的歧視,說嚴重一點,是一種剝削現象。這種不平等狀況,不僅嚴重挫傷了臨時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同時也使一些正式工貪圖安逸,甚至放任自流,給國家的經濟建設帶來消極影響。這些企業不為臨時工建立勞動關系,當然,也不給他們繳納社會保險。有的法人代表算了一筆帳,這樣可以為單位“節省”大筆資金,而臨時工的養老權益得不到保障,這樣做,務必使臨時工有臨時工作觀點,造成職工隊伍不穩定,紀律松馳,難以管理,對企業的長足發展,壯大再生產,經濟效益持續穩定發展帶來陰影。勞動法公布多年了,然而,這種不平等用工形式,卻仍然公開而普遍存在。勞動法明確規定: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還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簽訂勞動合同,即已表明,在我國境內勞動者無論過去其用工形式如何,在勞動法頒布實施后,都應依法簽定勞動合同,確立新體制下的勞動關系,而不應當再出現過去非法將勞動者分三等九價的現象,政策已經明確,當前關鍵是落實到位。
二、臨時工待遇現狀
通過對企業臨時工的有關情況作了專題調查發現,與企業中的固定工合同制職工、計劃內用工等性質的職工相比,臨時工的待遇普遍偏低,與企業其他職工的待遇形成明顯的反差。
(一)臨時工政治地位低
由于臨時工是企業中不入職工名冊的黑戶口,因此政治地位都低人一等。首先是不能當選為職工代表。他們不計算在職工總數之內,按比例選舉產生職工代表都沒有他們的份,在職代會這一企業民主管理的基木形式中既沒有臨時工的參加,更聽不到他們的聲音。至于在車間班組的民主管理活動中,臨時工也大都被拒之門外,即便能夠參加也不過是列席旁聽而己。其次是很難加人工會組織。雖然多數臨時工都常年在企業工作,但由于有關企業領導都擔心吸收臨時工人會后會帶來種種寐煩,因而多數臨時工都不能加人工會,當然也就不能參加工會組織的有關活動了。至于說人黨提干等等,臨時工更是絲毫沾不上邊。也正因為上述種種原因,絕大多數臨時工自己也都感到低人一等,絕不敢有與企業其他職工平起平座的想法。
(二)臨時工經濟收人低
前企業中的臨時工大都為兩種類型:第一是專業技術型的,如駕駛員、打字員、車工、木工等等,第二是體力型的,企業中正式工不愿干的苦臟累工種大都由臨時工來干。但無論是技術型還是體力型的臨時工,其工資收人都大大低于同工種同企業的其他職工。如駕駛員,目前一般企業中的正式工駕駛員月工資收人都在三百元以上,而臨時工卻往往只有一百多元。在調查過程中,有的臨時工還反映,他們不僅工資標準大大低于正式職工,而且往往發放也多不如正式工及時。
(三)臨時工福利待遇低
于眼下企業中的諸多福利待遇都是與職工性質掛鉤的,因而在工資、獎金、各種補貼以外的其他種種福利待遇上,臨時工也都遠遠不如正式工。比如醫藥費的報銷,臨時工能夠和正式工享受同等標準的企業很少,至多也不過半費左右。個別企業甚至明文規定臨時工不享受醫藥費報銷的待遇。至于養老保險、傷亡處理等方面的待遇,臨時工也都是低人一等。
三、關于臨時工待遇狀況的思考
在調查過程中不少企業領導都反映,眼下企業中的許多苦臟累工種正式工都不愿干,那就只好招用臨時工,而且臨時工不象正式工那樣斤斤計較處處攀比,待遇低點也不要緊。因此不難發現,眼下許多企業之所以一直對臨時工另眼相看,諸多企業中的臨時工之所以對自己政治地位、工資收人、福利待遇低下的現狀敢怒不攻言,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臨時工沒有事實上的鐵飯碗可以依靠,只要企業一句話隨時隨地都可以將他們解雇。所以不少企業領導才得出一條“經驗”:臨時工可以當先進,可以上臺領獎,可以拿獎金,就是不能“轉正”。筆者以為,從人員性質上將企業職工分等分級,這是一種明顯帶有計劃經濟特征的歷史現象,在諸多方面歧視臨時工則是這種現象的一個消汲方面。在當前的情況下,隨著改革的深入和市場經濟沐制的逐步建立,再抱著這一套陳舊的觀念和方法已經明顯不合時宜。無論是何種人員性質,都是企業職工隊伍的一部分,臨時工也同樣是企業的主人,他們完全應該在政治經濟等方面和其他職工享受同樣的待遇。因此廣太企業和社會關方面應該端正指導思想,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努力糾正當前企業臨時工各種待遇偏低的現象。
(一)應堅持一視同仁,努力提高臨時工的政治地位
首先應加強宣傳,在企業內造成一個無論身份人人平等的輿論氛圍,克服那種歧視臨時工的現象。其次應在諸多方面保證臨時工享有企業其他職工的政治權利,常年性的臨時工應該有權參加和被當選為職工代表,有權參加企業職代會和車間班組的民主管理活動。凡已經以工資收人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臨時工,企業工會組織應該依法吸收他們人會。
(二)應堅持同工同酬,努力增加臨時工的經濟收人
有關企業應該通過深化改革來徹底打破以人員身,份和工齡為主要因素的傳統分配形式,真正實行按勞分配,保證臨時工能夠與其他職工實行同工同酬。無論是專業技術型還是體力型的臨時工,其工資收人都應基本達到同工種其他職工的水平。
(三)應積極創造條件,努力改善臨時工的福利待遇
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要求,充分發揮勞動者的聰明才智,務必依照勞動法,徹底打破正式工與臨時工的身份界線,建立全員勞動合同制,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勞動者人人平等,按勞分配,同工同酬。為他們繳納社會保險,解決他們老有所養問題,這樣才能使全體勞動者的能量得以充分的釋放,促進經濟建設的發展。企業法人必須立即轉變用人觀點,取之于民,還之于民。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特別是勞動執法部門,應立即行動起來。盡快使臨時工的合法權益得到落實。用人單位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為臨時工辦理保險手續,繳納保險金。臨時工在合同期內因工負傷、致殘或死亡的,由用人單位按勞動合同制工人有關規定處理。工傷保險實行了社會化管理后,改按市府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執行。臨時工因病、非因工負傷需停工醫療的,按以下辦法處理:在同一單位連續工作不足三個月的,停工醫療期內不發工資、補貼。停工醫療時間超過一個月的應予辭退;在同一單位連續工作滿三個月不足半年的,停工醫療期為一個半月,醫療期內工資按本人月工資(含基本工資、津補貼、下同)百分之五十計發。逾期未痊愈的應予辭退,并一次性發給本人一個半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在同一單位連續工作滿半年的,停工醫療期為三個月,醫療期內工資按本人月工資百分之五十計發。逾期未痊愈的應予辭退,并一次性發給本人三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臨時工因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內醫療費的報銷辦法,與用人單位的勞動合同制工人同等對待。
總之,為了調動企業廣大臨時工的積極性,為了保證企業深化改革的進行,企業應該打破身份界限,為臨時工提供應有的福利保障,縮短與正式員工的差距,讓臨時工同樣理直氣壯地成為企業主人的時候了。
參考文獻:
[1] 金光, 臨時工[J]. 遼河報社, 2006,(08) .
[2] 陳光明 ,張文軍. 一個必須關注的問題——臨時工社會保險[J]. 中國社會保障, 2009,(12) .
[3] 王芳,侯鳳翠. 公平理論視角下企業非正式員工薪酬問題探討[J]. 中國商貿, 2009,(17) .
[4] 李曉燕,常紅,王秀波. 企業使用臨時工出現的問題與建議[J]. 西部探礦工程, 2004,(05) .
[5] 于鋁繁, 臨時工的權益應盡早落實[J]. 中國社會保障, 2010,(09)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jlw/1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