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治國興邦,人才最重要。人才是第一資源,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對于艱苦邊遠地區來說,人才資源更為重要,影響著艱苦邊遠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艱苦邊遠地區的人才根植于廣大人民群眾當中,他們最了解廣大群眾的所想所思。近年來,艱苦邊
摘要:治國興邦,人才最重要。人才是第一資源,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對于艱苦邊遠地區來說,人才資源更為重要,影響著艱苦邊遠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艱苦邊遠地區的人才根植于廣大人民群眾當中,他們最了解廣大群眾的所想所思。近年來,艱苦邊遠地區盡管在人才隊伍建設上采取了多種措施,然而,仍然面臨著人才“引不來,留不住”的現實挑戰。艱苦邊遠地區人才流動研究已成為亟須解決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艱苦邊遠地區,人才流動,研究
目前,艱苦邊遠地區人才流動、應用以及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等尚處在起步階段,與經濟發展較快地區的人才開發利用有著較大的差距,現有的人才流動已經嚴重影響了艱苦邊遠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一、現狀
(一)招人難
艱苦邊遠地區在引進人才方面有明顯的劣勢,即使大學畢業生也很少會選擇到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當地的企業只能招到文化水平不高的高中生或者農民工,嚴重影響著企業的發展。比如,一些鄉鎮公務員的招聘中,報考人員寥寥無幾。“招人難”現象的客觀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當地經濟的發展。
(二)留人難
在艱苦邊遠地區,大部分的人很難安下心來專注于工作,干事業。高技術水平、高學歷的人才更是難于安下心專注于工作。很多人才往往會積累幾年的工作經驗,通過各種途徑向經濟發展比較快的城市、發達地區流動,存在著大量人才流失的現象。
(三)人才流失嚴重,后繼乏力
在艱苦邊遠地區人才隊伍中,年輕、有才的人流失嚴重,人才隊伍建設銜接不起來,后繼乏力,嚴重影響當地的經濟建設。在艱苦邊遠地區,由于產業、技術等眾多的劣勢,在人才方面更是形成了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的洼地,人才資源嚴重短缺,制約了當地的發展。
二、原因分析
(一)經濟發展落后
艱苦邊遠地區經濟發展落后,大多是以農業為主的特色經濟,經濟基礎薄弱,發展滯后,教育水平不高等方面都不如經濟發達地區優越,造成人才引進困難。此外,在艱苦邊遠地區,工資水平比較低,經濟效益不高,有限的工資不能支付高質量、高品位的生活需求,影響了人們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當地傳統文化的發展和對現代文化的吸收,致使人們生活狀態很難達到最優,不利于人才的引進。
(二)對人才的重視程度不高
在艱苦邊遠地區,人們的觀念比較陳舊,對人才不夠重視。往往為了更快的發展,把目光過多的集中在資金、技術等物力和財力資源上,過于注重企業的短期效益,而忽視了促進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人力資源。艱苦邊遠地區經濟發展本來就比較落后,再加上不重視人才,意識不到人才的重要性,導致人才流失,企業中人才的離職率不斷增加。
(三)人才吸納能力、承載能力不強
艱苦邊遠地區的農業產業化層次比較低,較大規模的農產業龍頭企業比較少,吸納消化人才的平臺的貧乏。艱苦邊遠地區工業產業的發展起步較晚,缺乏人才吸納能力強的平臺。
(四)人才管理方式比較落后
艱苦邊遠地區的企業一般以中小企業為主,其經濟效益不是很好,薪酬水平比較低,激勵機制不健全,人才管理缺乏激勵,或者激勵方式單一,很多人才對企業的發展前景并不樂觀,于是通過各種途徑向經濟較發達地區流動。在人才管理方面也存在明顯的不足,缺乏先進的、科學的管理方法,管理方式比較落后,使人才的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人才引進的措施
(一)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艱苦邊遠地區應該正確把握自身的優勢與劣勢,抓住發展機遇,發展本地區的優勢產業、優勢資源,形成自己的特色經濟。發展、創新當地的特色產業,充分利用本地的資源優勢,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形成區域化、專業化、規;a,以特色產業來提高當地的綜合競爭力,并在特色產業基礎上做好市場定位,引進和培養特色人才。艱苦邊遠地區的經濟水平提升了,相應地就更有資本和優勢引進優秀人才。
(二)逐步建立新型人才政策體系
艱苦邊遠地區政府應當制定比較完善的人才引進優惠政策,用人單位要以人才的能力、貢獻等為主要衡量標準,進行人才的選擇和綜合評價。同時,實施切實可行的人才發展戰略計劃,以創新精神、能力和貢獻為人才評價體系,努力建設一支專業化、社會化的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全面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科學素質和創新能力,從而不斷為當地引進人才。隨著人才引進相關政策的不斷推進,人才資源的流動成了新常態,有利于艱苦邊遠地區的人才引進,對其人才引進和人才管理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應制定好相關的人才引進政策,彌補人才資源的短板,從而促進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不斷提高引進人才的待遇
人們都追求更加體面、舒適的生活,可以實行待遇留人策略。在引進人才的同時,在艱苦邊遠地區盡可能的給予適當的高薪報酬,可以給予一定的安家費等住房福利,或者其他方面的津貼補助,以增強所引進的人才對所在單位的忠誠度和認同感。同時,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以其能力、知識、技能為基礎,薪酬待遇與人才的期望值盡可能地趨向一致。
(四)堅持人才自我價值與企業效益有機結合的管理方式
艱苦邊遠地區要認識到人才是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應該充分重視人才,以滿足員工的高層次需要為目標,增強員工的主人翁責任感,深層次地激發員工的工作動機,不斷發揮自身的天賦。要重視人才,使人盡其才,人事相宜,人職匹配,避免人才資源的閑置浪費,提高其工作的積極性,使其發揮自己的最大潛力。結束語通過切實可行的一系列管理策略,使人才在感情上逐步與企業的組織文化相融合,滿足人才需求,吸引和留住人才,增強人才的歸屬感,使人才可以更好的為企業服務。在人才自我價值實現的同時,企業也能夠更好地實現自己的效益。
參考文獻:
[1]李文艷.經濟欠發達地區人才引進策略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3.
[2]穆欣.延安市政府人才引進問題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3.
[3]丁瀾.合肥市政府人才引進對策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1.
文化方向論文投稿刊物:《東方企業文化》雜志內容豐富,印刷精美,雅俗共賞,集學術性、實用性、權威性、前瞻性與專業性于一體,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影響力,讀者遍布全國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及企事業單位。為從事金融、管理、科研、和廣大一線工作人才就企業文化和產業經濟鏈各領域的相關問題提供一個政策研討和理論交流的新型平臺。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jlw/20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