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伴隨著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灌區水利工程在民生發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為了農田增效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保證我國糧食生產,保護生態環境,必須做好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工作。強化施工過程管控,保證灌區水利工程建設質量。 關鍵詞:灌區;水利工程;建設管
摘要:伴隨著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灌區水利工程在民生發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為了農田增效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保證我國糧食生產,保護生態環境,必須做好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工作。強化施工過程管控,保證灌區水利工程建設質量。
關鍵詞:灌區;水利工程;建設管理
引言
灌區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是現代農業水利工程發展的重要環節之一。就目前我國灌區發展情況來看,部分地區仍然存在年久失修的狀況,不利于灌區水利工程的長期發展。主要原因在于我國大部分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興建于20世紀50~70年代,雖然2006年以后投入了大量資金對大型灌區和重點的中型灌區進行了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但是還有很多灌區尚未進行改造。
在長期運行過程中一些灌區的農田水利設施老化失修、設備破損、水資源浪費嚴重導致效益衰減,難以為繼。由于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灌區建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這就要求灌區要有配套的輸配水工程及相應的計量設施,以提高灌區的灌溉保證率,并適時地對水利設施進行維修和養護,從而充分利用灌區水資源。
1灌區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存在的問題
1.1管理機制不健全
從中國灌區水利工程管理現狀來看,大部分管理體制都有待健全。其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首先,缺少明確的管理主體。其次,產權劃分不明。最后,管理人才缺失。從管理模式來看,許多灌區仍采用傳統管理模式,手段單一落后,管理機制不順暢,沒有落實專門的管理機構、管理人員、管理經費。
其中,職能混合問題尤為突出。受到職能混合問題的影響,管理工作權責不明,導致日常管理工作秩序混亂,造成灌區水利工程管理效率低下,甚至引發安全隱患;從養護工作的角度來看,由于權責不明,且工作安排不當,導致各崗位工作內容不明確,出現問題后急于推卸責任,導致管理盲區不斷擴大,嚴重影響灌區水利工程養護工作的順利展開,進而導致出現重建輕管的現象,使得項目無法充分發揮工程效益。
1.2基礎設施缺乏
一是渠系建筑物老化,輸配水能力低下。我國灌區水利設施大多數修建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設標準低,渠道襯砌率低,渠道損壞嚴重。灌區灌排渠道,分水閘,泄水閘,渡槽等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嚴重影響了建筑物的正常運行,在行水過程中經常出現阻水,啟閉不靈現象,影響了灌區的正常輸水,造成水資源嚴重浪費。
二是渠道輸水系統滲漏損失嚴重。渠道除少部分已襯砌外,大部分是土渠,滲漏大,渠道雜草從生淤塞嚴重,糙率大輸水不暢順,滲漏損失大,渠系利用系數低下。三是管理達不到現代化標準化管理的要求。一些地區雖然已經完善了灌溉基礎設施,但是由于相關管理部門管護不到位,導致設施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由于使用不當或管護不到位而致使設施損壞無法正常使用,嚴重影響了工程正常發揮效益。
1.3日常維護不到位
為了延長水利工程的使用壽命,提升工程的效用,做好日常管理和養護工作十分重要。然而,大部分水利工程在管理過程中都缺少對養護工作的重視,進而導致日常養護缺失,往往等到設施損壞時才進行被動維修。不僅如此,維護工作缺少專職人員,且維修經費不足,日常維修養護工作開展困難。
一些管理單位會在冬季渠道行水間隙進行檢修工作,但由于資金不足,檢修工作普遍與重點部位的淤泥清理和破損整修為主,一些故障隱患難以察覺。在渠道管護方面,往往缺少連續性,影響渠堤兩側的防護質量。干支渠的部分區段部位會受到當地村落的占用和影響,經過村落的渠道部分會出現垃圾堆放、淤積等問題,進而影響渠道的正常使用。在設施更換方面,一些工程常年缺少維護管理,所以許多故障隱患難以察覺,造成故障設施更換不及時,進而引發各類安全事故
2加強灌區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對策方法
2.1改革灌區的管理體制
要保障灌區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充分發揮效益,就要先建立一個完善的管理體制。一是改革灌區運行機制,可以采取自負盈虧的經營理念,針對灌區水利工程的運行、調配等管理工作,采取企業經營模式進行管理。二是改革灌區的管理體制,推行用水者協會,實行干支渠灌區管,支渠以下受益區群眾自己管。
三是改革灌區的用人機制,實行全員定崗聘用制,明確水利工程管理的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引進先進有效的考核機制,如設立考核津貼,以此刺激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有效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四是進一步搞好灌區的水價制度改革,逐步實行成本供水,以水養水。五是改革灌區的投入機制,要在增加國家對灌區投資力度的基礎上積極動員受益區農民群眾投入。
2.2積極完善各項基礎設施
為了使地方灌區的灌溉效率滿足農戶需要,并且提高灌溉作業的便利程度,就必須完善水利工程設施。所謂的配套設施的完善不僅指設備的配備,還有日常規劃和管理工作。在進行設施規劃時,首先要了解不同農戶的需求,根據實際灌溉情況來進行合理規劃。其次要合理制訂建設方案,不能急功近利,逐步完成水利工程設施的建設工作。在開展配套設施管理工作時,要注意鼓勵農戶充分了解設施管理內容,讓農戶自發、有責任地配合工程設施管理工作。同時,注重工程設施管理宣傳,如果發現損壞設施的行為,及時進行處理,以便給灌區水利工程建設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2.3強化日常維護
日常維護工作并不是單純的除淤疏通,還要做好觀測、維修、防護等工作,要建立一個專門的工程設施養護團隊,雇傭專業的技術養護人員。首先,根據渠道、水工建筑等設施的使用現狀進行養護計劃的制定,可以分為年度計劃和標段維護計劃,確保維護工作能夠全面、有序的開展。
其次,定期進行設施、設備的檢查工作,及時發現潛在的故障風險,確保渠道行水安全、設備正常使用。在渠道行水的過程中,要做好巡查工作,做好安全管理和秩序規范,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也要保障使用壽命。日常養護工作主要用于小缺陷的修復,堅持專養、勤養的原則,從而及時發現工程設施中的質量隱患并進行排除。
2.4保證灌區水利工程質量
為了使灌區水利工程施工建設的質量得到充分的保障,在建設灌區水利工程的時候需要建立完善的工程施工質量保障體系,從灌區水利工程準備施工的時候開始,直到灌區水利工程建設完工移交為止,通過較為先進的管理方法,把參與建設的每一個部門有效的聯合起來,形成一個具有高效率和高執行力的新的建設管理體系。
水利論文投稿刊物:《科技創新與應用》雜志是經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備案的學術期刊。主管單位:黑龍江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單位:黑龍江省報刊出版有限公司、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協會。具有一定學術和應用價值的學術文獻和反映各學科、各領域的新成果、新工藝、新產品等方面的論述文章,為科技工作者搭建學術交流平臺。
與此同時,要增加灌溉節水設施,提高灌溉節水標準。目前我國灌區節水形式主要是明渠防滲和管灌節水兩種,根據近幾年灌區節水的實踐經驗和各灌區的供水水源,將逐步建成高標準管灌節水園區、明渠防滲與管灌配套的節水模式,同時引導和推廣噴灌、滴灌等節水設施建設,引導農民實行區域種植,加大田面工程建設,確保節水工作有一個新的突破。
結語
發展的動力來自改革,管理的關鍵在于落實。在水利改革穩步推進新形勢下,相關職能部門和政府要根據當地水利建設管理特點,正視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并進行相應的改進,從而在確保灌溉效率的同時避免水資源浪費。全面提升經營管理效益,為實現全面小康目標提供重要水利保障。
參考文獻
[1]趙興民.灌區水利工程管理的現狀及對策淺析[J].低碳世界,2018.
[2]夏志博.彰武縣福興地村水利工程管理現狀與應對措施[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8,40(10):321-323.
[3]劉文.灌區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區域治理,2017,(02).
[4]馬立嵩.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9):226.
[5]李曉波.灌區水利工程管理養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9(14):231.
作者:李金萍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jlw/24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