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車輛購置稅開征已有三十多年,現對車輛購置稅的優惠政策進行分析,并從車輛購置稅的征管、征收等方面探索問題,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據此提出了向公眾進行車輛購置稅的知識宣傳;引導購買新能源汽車;對不同價格或不同排量車設置不同稅率;
摘要:車輛購置稅開征已有三十多年,現對車輛購置稅的優惠政策進行分析,并從車輛購置稅的征管、征收等方面探索問題,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據此提出了向公眾進行車輛購置稅的知識宣傳;引導購買新能源汽車;對不同價格或不同排量車設置不同稅率;優化納稅服務等相應的對策,以期提高車輛購置稅的征收征管機制,使車輛購置稅征收征管過程更加透明與合理。
關鍵詞: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征管征收機制
車輛購置稅是對在境內購置規定車輛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稅,它由車輛購置附加費演變而來。購買汽車時所要交納的稅,購置稅額是征收汽車售價(不含稅價)的10%,車輛購置稅的納稅人為購置(包括購買、進口、自產、受贈、獲獎或以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應稅車輛的單位和個人,稅率為10%,除汽車外,摩托車、電車、掛車、農用運輸車也要繳納車輛購置稅。
車輛論文范例:車輛工程論文怎么投稿sci期刊
一、征收現狀
車輛購置稅屬于我國的小稅種之一,與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等大稅種相比而言,盡管其稅收收入呈現高速增長的趨勢,但是仍然難以對全國稅收總額產生較大的影響。為了保護環境,刺激消費者購買小排量的汽車,先后實行了兩輪優惠政策。第一輪優惠政策在2010年,車輛購置稅稅收收入增幅較大,占我國稅收總額的比例也相應地快速提高。
近兩年實行的第二輪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卻導致車輛購置稅占稅收總額的比重有所下降。2001年到2014年,車輛購置稅稅收收入的飛速發展,間接反映了人們對汽車的消費也實現了跨越式增長。而從2014年以來,車輛購置稅呈下降趨勢,其主要原因在于近幾年來關于小排量汽車的車輛購置優惠政策。二、優惠政策關于小排量汽車的減征政策,從2001年“費改稅”以來,一共實行了兩輪優惠政策(2009.1.20—2010.12.31視為第一輪;2015.10.1—2017.12.31視為第二輪)。
從車輛購置稅開征以來,二十年的時間里,只實行了四年零兩個月的減征優惠政策,車輛購置稅不區分價格與排量固定比例稅率10%征收依然是主旋律,可見我國車輛購置稅的征收設置還是不夠合理,依然需要進行調整。雖然我國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實施期限不長,但是效果顯著。在第一輪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實施以后,不僅鼓勵了消費者轉而購買小排量汽車,同時也刺激了汽車市場的消費數量,使得車輛購置稅征收基數擴大,其稅收收入也快速增長。車輛購置稅減征政策刺激了汽車行業的消費,2010年增速大約為2009年增速的三倍。車輛購置稅的優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小排量乘用車的消費熱情,使其銷量快速增加。
雖然車輛購置稅針對小排量乘用車的稅率降低,但是征稅基數擴大,此消彼長,使車輛購置稅稅收收入快速增長。而在2011年對小排量汽車恢復按10%的稅率征收后,車輛購置稅的征收情況發生轉變,收入迅速下降。2009至2010年車輛購置稅減征優惠政策,不僅沒有對該稅種的稅收收入帶來損失,反而側面刺激了汽車的消費,拉動了該稅收收入高速增長。然而2015年與2016年實行的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卻對該稅種的收入造成了損失。
三、存在的問題
(一)環境污染嚴重以及能源消耗較多
截止至2019年上半年,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5億輛,其中私家車(以個人名義登記的小型和微型載客汽車)達1.98億輛。2019年全國汽車保有量與2018年相比,全年增加2304萬輛,增長11.85%。汽車占機動車的比率持續提高,近七年占比從54.93%提高至74.58%,已成為機動車構成主體。從車輛類型看,載貨汽車保有量達2694萬輛,新注冊登記175萬輛,與2018年同期相比,增加了將近三萬輛,創下歷史新高。與此同時,2019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44萬輛,占汽車總量的1.37%,從新注冊登記情況看,2019年新能源汽車新注冊登記83萬輛,與2018年相比,增加15.6萬輛,增長24.02%,但是其占汽車總保有量相對較少。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帶來了不可避免的環境污染,同時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
(二)稅率設置不合理
在不考慮優惠政策的情況下,車輛購置稅采用固定10%的稅率,對所有應稅車輛不區分價格與排量體現了縱向不公平。不同的消費者賦稅能力不同,而對于購買十萬元以下的汽車和購買十萬元以上的汽車的消費者征收統一的比例稅率。
(三)存在逃稅現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暫行條例》規定,購置應稅車輛,需要向納稅人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然而在真實情況中,一方面,部分車輛的車主對于應稅車輛既沒有進行掛牌也沒有繳納稅款。尤其是在鄉鎮道路使用的機動車,部分是農用車和摩托車,使用該機動車的某些村民甚至駕駛證也未曾辦理,自然其納稅意識也淡薄,普遍未意識到需要繳納車輛購置稅的必要性,負責監察的工作人員往往會忽視掉這一領域,因此,部分車主沒有繳納車輛購置稅。
還有一種是新能源免稅車輛,雖然對于新能源汽車,政策規定是予以免稅,但是應當辦理免稅業務并對車輛進行掛牌,但部分新能源汽車的車主為了避免麻煩,而不進行免稅業務辦理。另一方面,機動車要在道路上行駛,必須去車管所進行掛牌,而車主想要上車牌,就必須出示車輛購置稅的完稅憑證,從這一系列的流程不難看出,機動車車主必須主動申報納稅,但需要交警部門對審核材料嚴格的把控,稍有松懈可能存在稅款流失。
(四)稅負以及征管不合理在中國,購買一輛小型通用汽車所需要繳納的稅費較高,其中包括10%的車輛購置稅,17%的增值稅以及一定的消費稅,若購買進口汽車還需要繳納關稅等。因此,在中國購買車輛所需繳納的稅費甚至可能超過車輛本身價格的30%,遠遠超過其他國家所需的稅費,由此看出,中國的稅收負擔較重。同時,摩托車也在車輛購置稅的征繳范圍內,一般農村居民購買摩托車較多,摩托車成為農村居民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
對于部分偏遠地區來說,本身在購置交通工具上就十分困難,車輛購置稅和保險費用的存在,更使得居民難上加難。車輛登記注冊的必要前提是對購置車輛辦理完稅或免稅事宜,稅務機關應及時向車管部門通報納稅人繳納車輛購置稅的情況,車管部門應定期向稅務機關通報車輛登記注冊的情況。但是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車管部門往往并不能實時向稅務部門提供相關車輛的注冊登記信息,也正因如此,讓部分想逃稅的人鉆了空子,甚至出現了對車輛購置稅繳納證明造假的現象,不法分子利用偽造的購置稅繳納證明辦理車牌事件也是頻頻發生。
(五)部分發票真偽難辨繳納車輛購置稅的核查環節通常只在納稅人購車并抵扣時出現,車輛銷售單位通過稅控系統為購車人開具發票,并上傳實時稅務數據。相關稅務部門能夠通過發票抵扣聯、數據反寫等流程來確認所開具的發票是否存在造假的情況。稅務部門能夠判斷發票的真偽,但是購車的個人以及單位卻無法判斷,因為無法獲得抵扣聯進行核實。在征管過程中,頻頻出現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造假的情況,造假方式不一。出現這種情況,只能通過發協查函等方式進行核查,但是整個過程耗時較長,容易引起征納矛盾并造成人力成本損失,不利于征管工作的正常開展。
四、政策建議
(一)向公眾進行車輛購置稅的知識宣傳政府部門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以及電視等大眾媒體進行傳播與宣傳車輛購置稅的相關知識,讓購車人以及單位切實地了解到車輛購置稅的重要性,并且在機動車銷售過程中對車輛購置稅征收政策、依據、標準、范圍、減免稅政策、辦稅流程等進行宣傳,讓納稅人能夠在購車之前就了解和熟悉車輛購置稅的相關知識和流程,同時也能夠使得汽車經銷商意識到車輛購置稅的重要性,避免車輛購置稅造假現象的出現,實現購車人與經銷商雙贏的局面,從本質上提高全社會購車需納稅的意識。
(二)引導購買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的出現,不僅獲得了國家的免稅政策,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部分消費者。由于新能源汽車對保護環境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需要在減稅政策的基礎上,優化小排量和新能源汽車,以此引導消費者選擇小排量和新能源汽車。同時,也應實施新能源汽車補貼,制定補貼過程需要汽車、交通、環境、法律以及能源等多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商討政策的制定,以此制定出全面合理的補貼政策。
(三)對不同價格或不同排量車設置不同稅率加強與物價部門聯系,建立二手車交易價格認證機制。先由物價局和國稅局聯合發文,明確二手車交易價格認定管理辦法。然后,對于交易價格不明或者征納雙方對交易價格有爭議,需要進行價格認定的,由物價部門價格認證機構出具價格認定結論書,經稅務機關認可后作為計稅依據。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成為人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在此基礎上再整體降低車輛購置稅負,又勢必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汽車的消費水平。
越來越多的汽車帶來的不僅僅是交通擁擠,更加重了環境污染。因此,引導和鼓勵消費者購買小排量汽車,可以考慮對不同排量的車型設置不同的稅率,可以提高消費者的節能意識。新增車型國家尚未發布暫定計稅價格之前,需要在更高層次進行統籌管理。先要將這一信息向國家專人及時反饋,促進更新。然后可以建立計稅交流平臺,將各種類型的車輛信息在內部人員之間反復討論確定,將暫定價格直接發布到所屬地區。暫定計稅價格在更高行政區域層次進行統一核定,對減少納稅人在地理區域之間進行避稅和漏稅行為具有重要意義。
(四)優化納稅服務對于稅務部門應優化納稅服務,使納稅人在各個納稅環節感受到真正的需求以及納稅真正的目的,使納稅服務貫徹整個稅收過程,實時分析調查納稅人的需求,并根據需求變化,實時更改納稅服務,使得納稅服務更加合理化、科學化,實現納稅與征收關系更加和諧,使得納稅服務方式更加合理,服務質量更高效。建立公安機動車登記管理系統與車輛購置稅征收管理系統以及二手車銷售統一發票管理系統信息共享機制。創建車輛綜合管理平臺,實現跨系統間的車輛事務處理和信息訪問,達到對機動車車輛購置稅繳納、車輛使用性質、車輛上牌情況的實時查詢。
參考文獻:
[1]任高飛.我國綠色環保稅收體系構建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3):182-183.
[2]朱彤.車輛購置稅征管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以安徽為例[D].合肥:安徽大學,2006.
[3]王海寧.車輛購置稅征管風險及其管理研究——以鹽城市國家稅務局為例[D].蘇州:蘇州大學,2013.
[4]王守強.基層國稅局車輛購置稅征管問題與對策研究——以岑鞏縣為例[D].南昌:江西農業大學,2014.
[5]我國車輛購置稅制度淺析[J].池州學院學報,2010(10):18-21.
[6]劉沒俊,李梅.車輛購置稅財務管理網絡化初探[J].交通財會,2001(9):30-36.
[7]許建國.優化納稅服務提高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J].稅務研究,2005(11):98.
作者:譚宜功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jlw/25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