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刨析新媒體時代環境下動態圖形信息內在的傳達特性和表現形式,使其能夠快速適應當下新媒體領域的傳播需求,更好地為信息傳達本身提供幫助。從動態圖形的視覺形成、認知特性及傳達表現等幾個方面進行思考,結合典型案例對動態圖形的信息傳達特性要點進
摘要:刨析新媒體時代環境下動態圖形信息內在的傳達特性和表現形式,使其能夠快速適應當下新媒體領域的傳播需求,更好地為信息傳達本身提供幫助。從動態圖形的視覺形成、認知特性及傳達表現等幾個方面進行思考,結合典型案例對動態圖形的信息傳達特性要點進行分析和探索。相較于靜態圖形來說,動態圖形以其獨特的傳達特性從而使受眾快速接受視覺認知的信息,對于未來的圖形傳達發展起著必然的推動作用,為信息增添了額外的價值。
關鍵詞:新媒體圖形動態化信息傳達傳達特性
引言二十一世紀,人們已逐步適應數字技術的普遍應用。平面化的形態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當下時代人們的視覺需求,圖形也不能僅服務于視覺上的靜態、單一。這些不可抗拒的新趨勢迫使受眾增強了視覺感知能力和信息認知能力。由于新媒體技術的不斷探索和趨于成熟,信息往往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渠道傳遞給世界上各個區域的人,隨著數字媒體技術格局的全面布局,更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傳達則放在了視屏媒介、移動終端和互聯網上進行。
動態圖形的設計邏輯、編排方式更能精準時效地為信息傳播本身提供所需幫助和輔助,動態圖形的傳達是一種可以涵蓋各地區文字、語言交流的方式,這種以動態化圖形符號創作為基調的大眾審美極大滿足了當下新時期的視覺需求,提升了設計作品的傳播效率。動態圖形符號所承載的地域、文化等價值更是符合時代所需。
一、動態圖形設計的概念及視覺形成過程
(一)動態圖形設計的概念動態圖形,它是泛指能夠隨著時間流動而改變形態的圖形。英文釋義為“motiongraphics”,動態圖形的設計本身就是多種相關藝術的藝術跨界,動態圖形的包容性強,建立在平面理論基礎上,以平面理論為依托,融合了傳統平面與現代新媒體技術。雖然動態圖形設計 采用了動畫技術,但是動態圖形跟動畫本片有著本質的差別[1]。
動態圖形的傳遞時效更短,則只需把既定的信息源,既定的概念,既定的想法或者一個對視覺感受的刺激點傳遞出去即可。相比較靜態圖形來說,平面圖形是基礎,平面上的圖形結構形式依然具有靶心性和導向性作用,因此,還可將其理解為站在平面設計基礎上制作的、一段以動態影像為基礎的視覺符號。動態圖形應用的范圍也十分廣泛,藝術風格的種類也非常豐富,不只是二維的圖形動態,還涵蓋三維、四維或者虛擬的動態圖形結構形式。
(二)圖形動態化的視覺形成過程
圖形的動態化相對來說是一個簡單、微妙的形成過程,是建立在歸咎于時間變化基礎之上的、有特定秩序性的圖形順序。多數圖形運動的產生不只局限在物理上的理論發生,而更側重于視覺上的帶動。在大多數情況下,人眼的平衡感和視覺的張力賦予了動態圖形的運動,只有圖形與圖形間、圖形與視覺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才能形成各種各樣的動態圖形語言。從圖形到動態化圖形形成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情感和直觀的表達,這種表達的逐幀連續性和視覺暫留的心理,使視覺產生了毫秒的記憶并形成順勢的推移,以此給人以動態的視覺效果。
二、圖形動態化信息傳達特性
(一)動態化圖形語言的視覺認知特性
1.動態化速度的特性與數據計算上的物理領域運動不同的是,動態變化的發生在視覺傳遞上也存在其自身的速度。動態圖形能夠憑借其運動速度引導受眾眼睛的審視軌跡,從而使視覺認知的時間被更多地滯留在圖形有效信息上,圖形動態化的信息傳遞過程中,視覺焦點上圖形運動的發生是最容易被觀察到的,并不斷保持對觀者的視覺吸引,受眾同時也最容易在大腦中留存這種順勢的運動過程。從理論上講,運動變化的速度可以促使感官更有層次、重復不間歇地捕捉信息源。則對于靜態、單一的圖形物來說,眼睛如果長時間聚焦在同一信息的情況下,觀者先前認知到的圖像元素將快速消失。
2.形成階段的連續性連續性是一種時間上的概念,連續性的傳遞是時間與速度的雙重作用,是某一階段逐幀的變化銜接,是幀與幀之間具有的相關性。人的大腦天生會將注意力集中在連續性的變化中,當圖形動態化運動發生后,大眾的視覺注意和運動表現就會被吸引,同時也是一種理解并記憶的視覺吸收過程,對于受眾來說連續重復的記憶過程最簡便,在整個視覺動態語言傳遞過程中,動態圖形是一段完整的時間信息流,進行信息傳達表述時小而清晰。動態變化也可以通過時間的連續性來進行表現,而通過圖形、變化的過程也重現和體現了時間連續性[2]。
(二)動態圖形視覺信息傳達思維認知特性
1.心理認知的相關特性
認知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對某一件事情的認識和了解,是受眾獲得信息和動態視覺的過程。視覺在受到刺激的同時,大腦會保留這部分刺激,但這種靜態的、不連續的刺激常常在大腦中留存時間較短,當新的視覺刺激形成,相較于之前的視覺停留就會被替換掉。而動態化的圖形具有運動軌跡和時間的推移,能夠延長畫面對視覺刺激的時長,使得視覺充分理解并傳輸到心理認知從而接受信息。
2.認識思維的條理性
日本設計師青木克憲談到“如果信息傳播的順序出現混亂,那么大部分觀者就會自行‘終止’信息接受”[3]。時間緯度和運動速度的集合共同構成了動態化圖形狀態,這種帶有時間順序的圖形變化則只需讓觀者按照既定的邏輯流程,將圖形所包含的內容順勢組織起來便可以在大腦中形成記憶。條理性的過程不是在短時間內進行的,而是在一段時間內逐漸完成的思維過程,并依據信息圖像進入觀者視覺感官的順序來決定,因此會直接影響受眾對圖形信息的獲取和認知。
以射箭動態圖標舉例來說,在時間變化軌跡上遵循著射箭運動的條理性,認識思維上的條理性使冬奧會中射擊運動呈現出連續性、規范性,使其更符合常理。運動依次以動作的分解、延展開始,直到整套動作演示結束,具有邏輯規律的條理性形成后,圖形的動態化對運動的詮釋活靈活現,最真實的還原了每一項運動比賽的特征,更形象的表達體育運動的動態之美。而這種認識思維的條理性必須是受眾日常生活中所能接受到的認識,如不是日常所接收到的認識思維,那動態圖形化語言發生后就會變得模糊、不清晰。
舉例來說,投籃動態的條理性動作會使受眾認識到籃球運動相關的視覺想象,如換作雙向飛碟射擊,一種小眾的娛樂活動,那么多數群體沒有形成認識思維就無法發生之后的條理性則更無法產生想象。總而言之,這樣的動態化處理不僅讓圖形賦有節奏感,而且使觀者在短時間內迅速捕捉到每一項運動的基本特征,提升了視覺體驗。這也是東京奧運會對動態圖標應用的首次嘗試,這種條理性傳達的過程激發了受眾的認識思維,對于內容的組織則直接影響讀者接受信息的能力。
3.視覺思維的相對聚合性在進行靜態圖像的視覺傳遞中,因為靜態的圖像顯像十分固定,在同一時間點、時間線上的固定元素會隨時間的推移減弱視覺上的注意。有序的安排變化形式和運動規律,使觀者在進行視覺識別圖形信息語言時,可以得到一定的時間去辨識和理解。動態圖形的傳遞相對于靜態圖形是有限而聚合的,在視覺思維認知上保持相對的聚合性,使視覺上的信息得到最大化的傳達。
(三)動態圖形信息傳達的技術特性
1.動態圖形信息傳達技術支撐的多元化特性在數字技術的驅動下,“一切都在動態化”。信息更具有視覺性、導向性以及條理性的傳達。與此同時,傳統媒介也相應地順應時代變化并不斷更新,日常紙媒類傳播媒介開始逐步出現了新的視屏類媒介形式,這里的視屏類媒介指的是在任何一個地方通過任意大小的可視化屏幕來進行信息傳遞的方式。這些媒介已經不需要再提供單一的圖像視覺呈像方式,而是以全方位形式承載信息之后涉入到用戶與用戶之間,不在擔心距離和區位關系。動態圖形的信息合理傳達方式依靠數字技術的進步,更需要新媒體的傳播。
2.動態圖形信息的技術革新性
隨著5G發展的不斷深入,網絡延遲等現象也逐漸消失,在這種低延遲的網絡環境下,更需要借助新型的動態圖形設計語言來適配各種傳播渠道,如AdobeAnimate,為設計師提供更適應當下應用的聲音、圖片等創作支持,在原有Flash工具外新增H5,帶來全新的動態化創作體驗;贑4D的預置庫,可以從預置中找到需要模型、材質、環境、鏡頭等。基于簡潔操作的交互動態化圖形處理軟件Sketch能夠在極優雅的狀態下同時制作UE和UI動態圖形。
Aftereffects插件技術呈現的虛擬場景、實景的創意數字作品[4],Duik插件技術的加持使骨骼綁定功能性更強。便于隨時創作的APP軟件Procreate能更快捷、不限地點的實現動態GIF聯動效果變化,讓動態設計創意有的放矢。新Adobe全家桶正逐步實現格式兼容,使動效制作更通融,技術的革新使得眾多設計師在進行命題創作時采用各技術優勢,對所需效果進行整合宣傳、推廣,這無疑提高了設計的美學觀念。
三、視覺感受中動態圖形信息傳達特性的表現形式
(一)動態圖形與日常圖像信息的傳達
動態化與圖形、圖像的結合是進行信息傳遞時最常見的表現形式,圖像是視覺接受信息中重要視覺元素,靜態圖像可以被視覺直接捕捉到有效的信息,但受靜止狀態的限制,其傳播的信息也是有限的。受眾總是對動態化的信息傳遞更感興趣,面對動態圖形時有更高的認知積極性[5]。圖像對于動態圖形的傳達來說是最基礎的的視覺語言,動態化使得圖像具備變化讓圖形與觀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并使視覺認知被量化的提升。
在拉丁美洲進行的廣告案例中,可口可樂將消費人群定位到青少年群體,可口可樂將原本固有設計中的標志性白色絲綢大膽的替換成兩個流線型胳膊,胳膊的延伸處添加上緊握的拳頭,通過對動態圖形的反復渲染,向青少年傳達和朋友共患難的精神,動效的最后以拳與拳的碰撞收尾,表達了可口可樂新品牌理念“真友誼”,“真友誼”的品牌理念也促使青少年在購買產品時會潛移默化地為理念買單,以此促進銷量。
靜態圖形中紅色的色彩基調作為背景始終凸顯視覺焦點中的運動圖形,作品極大地呈現了動態圖形和靜態圖像之間的對比關系,拳頭與拳頭碰撞的律動感對觀者的視覺產生刺激,并準確傳達了其廣告中的含義。動態圖形從來都不是簡單的讓圖形運動起來,而是讓賦有動效的圖形進行多感覺的直接表述,充分調動受眾的情緒和體驗。
動態化讓圖形語言的創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呈現,也使得圖形設計語言更加具有包容性和現代感。例如蘋果公司在2019年秋季發布會開場片頭所展示的動態圖形動畫,開場動畫羅列出蘋果近35年來幾乎所有的產品圖形語言,從Macintosh到iPhone,不同的產品間卻用相同的幾何圖形設計元素進行串聯,在動態形式與產品表達處理上進行統一展示,以動態化設計的方式布局在一起,以此來表達蘋果產品之間的相關性、時間先后性。
對于蘋果產品的使用者來說,從實體按鍵到指紋解鎖再到面部識別、從有線耳機到無線耳機的傳輸,再從單攝鏡頭變成雙攝鏡頭等,產品圖像借助動態圖形語言充分調動起受眾的視覺、聽覺以及大腦的思考,無不喚起時代的記憶感。動態圖形的設計十分靈活,可以迎合制作的本身內容且具有很強的視覺呈現力,并往往能夠作為特定領域的傳播標桿,使視覺上的傳達價值發揮到極致,是設計中個性的延續。
(二)動態圖形與日常文字信息的表述
動態化與文字的結合是新媒體環境下的新型表現形式,是建立在靜態文字的基礎上,是隨著時間變化而運動的文字。動態化文字的顯像存在于附有邏輯變化的時間軸上,又處于特定的空間緯度中。中文漢字貫古至今,其中的流變與種類及其繁雜,包含了筆畫、橫豎、撇捺、重心等結構之分,動態圖形與文字的結合可以產生清晰的思想可視化。
動態化其局部就產生了動態圖形與日常文字的融合,這種融合大多著眼于筆畫結構本身變化的易讀性和表現性。文字的變化是有限的,變化時間的時長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觀者的辨識度。動態化文字信息傳遞區別于平面文字信息的一個重要特性,旨在動態圖形傳達的文字信息中內容運動時間和方式具有關聯性。
何廷安動態文字設計中,將點、線、面的構成方式按照一定邏輯的空間編排,依次出現在畫面中。“點”元素本身就帶有破碎的體感,呼應“碎”的含義,線條的切割感使文字產生律動,讓文字開口說話并解釋自身含義。動態的輔助使逐漸組織起來的幾何圖形與灰白色調組成硬朗的玻璃質感,更加突出文字的表意。在變化時間上也遵循著“碎”字本身的邏輯,與某一個物體破碎的時間相仿。
對于靜態漢字來說,數量龐然,其傳播與表述相對困難,傳播渠道少、傳播效率底。在新媒體時代前,大量的動態設計未嘗得到輕易跨足,使得漢字動態設計相對保守。如今,在視覺可以接受的時效范圍內,文字的外形和語義完整展現的同時,又體現出動態文字的藝術觀賞性,使得畫面生動有趣,動態文字的設計也始終扮演著文化傳播以及視屏載體中的重要角色。
(三)動態圖形與日常聲音信息的表達
從嚴格的角度區分,聲音的本質并不屬于圖形的常規信息,但是從信息傳遞角度來講,其又是信息傳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6]。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全面發展,視、聽感受的同步體驗不可或缺,聲音信息也成為動態圖形設計中不可取替的重要元素之一,在傳達信息的過程中,觀者的視覺與聽覺也在同步、連續的接受信息源,聲音相比較視覺來說則更為機敏。
大部分情況下,聲音主要分聲音的音樂、聲音的音效和旁白。其中應用最多的聲音的音樂又可分為配樂和有緣音樂,配樂是根據時間線的長短按照準確度進行匹配。有緣音樂則是時間線上畫面中所發出的聲音,聲音的音效分為自然音和人工音[7],正是這些相對細致的聲音分配才使得動態效果、圖形語言、信息傳遞三部分同步高效的完成。2020最佳狂野視覺大獎VisionGetWild開幕影像“FlowBlow”,動態圖形來表達聲音的差異和相互碰撞并擦出視覺的火花。故事講述了兩種力量在不斷競爭,用動態圖形的方式來表達年輕一代的說話方式和對待生活的態度,這是前所未有的。
單一地理解圖形元素和圖像的變化絲毫體現不出緊張的斗爭感和急迫感,動態圖形與圖形之間摩擦的音效,字體的流動變化與旁白的相互補充,可以使觀者迅速進入“戰斗”的環境場景之中。在聲音進行的同時動態幾何圖形會隨著自然音、人工音和旁白的大小起伏開始進行相互擠壓的效果,并逐步發生外觀形態的變化,從對抗到碰撞,圖形動畫中遠、近鏡頭的表述與聲音音量的高低形成正比,帶動節奏在故事屬性中進行穿插補充并提升品質。
不同質感的材料與音效的結合上也十分考究,圖形動畫中流行的電音音效、打擊的樂感以及錯亂的快節奏感,使聲音的張力主動帶給受眾一種坐立不安、緊張的感受,非常符合“FlowBlow”的青春主題。正是因為在動態圖形的設計中有效運用聲音元素帶來的聽覺體驗,給開幕影像的動態圖形增添了更多趣味性,通過視聽覺傳播的表現方式引起了受眾的情感共鳴。
讓觀者的視聽效果達到極致。聲音的結構特性多以配樂的形式表現,使時間信息按照穩定的結構進行傳達,同時也起到提示作用,提醒觀者主動關注視覺信息。圖像與聲音的同步比較符合日常生活中的設計邏輯。全方位地展示動態圖形傳達的魅力,用聲音的獨特性輔助圖形元素配合動態化的表現,使視聽結構達到高潮,尤其在對感染觀者當前情緒起伏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能引發觀者思考,引發更深層次的認知和共識。結語動態圖形為新媒體條件下的信息傳達生態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作為一種能適應當下快節奏信息傳達的有效工具,它有著多一層的信息去解釋一個觀點或者一個概念[8]。
大量信息的衍生、堆疊和更新,使大眾需要在單位時間內獲取大量的信息來滿足生活的日常,圖形的動態化設計很容易會吸引受眾的感性注意力,動態圖形能夠將龐雜、難以理解的信息語言轉化成直觀的可視化視覺語言,幫助觀者主動過濾掉無用信息,從而快速、精準地捕捉到有效的信息源,大幅度縮短了對理性信息的分析與思考時間,動態圖形的設計應用相比較于傳統平面圖形的構成形式上也具有獨特的傳達特性。因此,動態圖形設計的發展是當下社會的一種適應性需要,符合當下傳播的邏輯和規則,并逐步演變成視覺上的主要傳達工具和媒介。筆者僅針對新媒體環境下的動態圖形特性展開基本的分析研究,仍有一些問題需要更深層次的研究以及探討,筆者相信,動態圖形在數字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后會有更寬闊的應用和展示空間。
參考文獻
[1]劉翠林.新媒體語境下標志的動態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20,41(08):233-238.
[2]陳虹宇.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圖形設計的動態化研究[D].山東大學,2017.
[3]龔毅.藝術設計中動態圖形信息的傳達研究[J].包裝工程,2016,37(18):211-214.
[4]黃蘭.動態圖形設計在信息傳播中的創意途徑研究[J].包裝工程,2018,39(22):52-56.
[5]達妮莎,申展.動態圖形秩序性形態特征研究[J].藝術與設計(理論),2020,2(07):47-48.
[6]張蕓蕓.新媒體環境下動態圖形的設計與信息傳播[J].設計,2018,(11)64-65.
[7]呂楊.動態圖形信息傳達研究[D].西安美術學院,2013.
[8]姚偉杰.簡析新媒體時代下動態圖形視覺傳播優勢[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8,2(10):42-43.
作者:韓君王緒琛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jlw/28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