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城市群發展的重要特點是城市間產業創新集群的外溢擴散和融合發展。美國北加利福尼亞城市群(NorthernCaliforniaUrbanAgglomeration,以下簡稱北加州城市群)是全球高科技創新中心硅谷所在地,研究北加州城市群產業創新集群的演化發展過程,是研究硅谷產業外溢效應
摘要:城市群發展的重要特點是城市間產業創新集群的外溢擴散和融合發展。美國北加利福尼亞城市群(NorthernCaliforniaUrbanAgglomeration,以下簡稱“北加州城市群”)是全球高科技創新中心硅谷所在地,研究北加州城市群產業創新集群的演化發展過程,是研究硅谷產業外溢效應和北加州城市群協同發展的重要內容。文章通過對1990—2018年北加州城市群產業數據進行分析,對北加州城市群生物醫藥和汽車等產業創新發展進行簡要梳理,為揭示北加州城市群產業創新集群變化過程提供科學借鑒。
關鍵詞:城市集群;產業創新集群;美國北加州城市群;發展分析
0引言
一直以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地區,特別是硅谷所在的舊金山灣區,被公認為是美國和全球的科技創新和經濟金融中心,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隨著舊金山灣區經濟和創新的不斷發展,美國北加利福尼亞州人口持續增長,居住條件、土地利用、就業、交通和環境隨之發生改變,城市、縣區和局部區域逐步連接在一起,范圍更加向北向西拓展,形成了突破區域邊界的廣闊地理空間,包括硅谷在內的北加州地區逐漸形成以高科技產業為主的世界級城市群,同時也成為全球創新中心區域,形成更廣范圍的經濟繁榮和協同發展。對美國北加利福尼亞州城市群區域創新系統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將對長三角城市群科技創新建設起到重要參考作用。
11990—2018年北加州城市群就業演化分析
1.1就業總人數、服務業就業人數和制造業就業人數
根據1990—2018年美國北加州城市群就業數據,根據數據美國(DataUSA)網站的公開數據,對城市群整體及SanFranciscoBayArea、MontereyBayArea、NorthenSanJoaquinValley和SacramentoArea四大區域行業就業人數演變過程進行分析?傮w來看,1990—2018年北加州城市群就業總人數呈穩定增長 態勢,主要分為1990—2000年、2001—2010年和2011—2018年3個階段,其中,2001—2011年就業總人數增長較緩慢,2010—2018年就業總人數增長迅速。
從制造業和服務業就業人數演化情況來看,北加州城市群服務業就業人數演化過程與總就業人數演化基本一致;制造業就業人數則不同,1990—2000年早期處于下滑狀態,在1994—2000年呈現明顯增長,之后的10年間制造業就業人數不斷下降;從2011年開始,制造業就業人數開始緩慢回升。四大區域各區域就業總人數和服務業就業人數變化與城市群基本一致,增長階段和幅度略有差異;但制造業就業人數變化情況差別較大。
其中,SanFranciscoBayArea與北加州城市群整體的制造業就業人數變化一致,并且變化幅度更加明顯;MontereyBayArea在1990—2000年制造業就業人數變化不大,但在2010年之后,制造業就業人數呈現明顯增長;NorthernSanJoaquinValley與城市群整體及其他3個區域相比,制造業就業人數變化幅度較小,是近30年來北加州城市群內制造業就業人數最穩定的區域。SacramentoArea在1990—2000年制造業就業人數變化與城市群整體一致,特別是在1994—2000年,制造業就業人數增長迅速;2002—2006年,該地區制造業就業人數有小幅增長,然后開始減少;并且2010—2018年該區域制造業就業人數回升并不明顯[1]。
從制造業就業人數演化過程來看,近30年內,北加州城市群制造業經歷了兩次較大發展。第1次是在1994—2000年,此時正是硅谷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的時期,與之對應的是SanFranciscoBayArea和SacramentoArea兩大區域制造業就業人數的快速增長。
第2次是2011年至今,在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和2010年被中國制造業奪得產值第一位置之后,美國開始實施“制造業回流”政策,北加州城市群制造業就業人數開始回升,并且同樣是以硅谷所在的SanFranciscoBayArea為引領、MontereyBayArea為腹地進行發展?梢酝茢嗟氖,這兩次制造業發展的特點有明顯不同,1994—2000年半導體產業剛興起時,制造業就業主要集中于勞動密集型電子制造廠,后來隨著硅谷地區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和全球化經濟的發展,逐漸遷往亞洲的中國、印度等地。
2010年之后,全球創新中心硅谷不斷涌現人工智能、無人駕駛、增材制造等顛覆性技術,在SanFranciscoBayArea和MontereyBayArea出現了“新制造業”,即通過物聯網技術采集數據并通過人工智能算法處理數據的智能化制造,通過形成高度靈活、個性化、網絡化的生產鏈條以實現傳統制造業的產業升級[2],比較典型的案例是汽車行業的特斯拉公司。北加州城市群的兩次制造業發展都是由硅谷的高科技引發,充分說明了科技創新是生產力和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泉。
1.2重點服務行業就業人數
對北加州城市群整體及SanFranciscoBayArea、MontereyBayArea、NorthernSanJoaquinValley和SacramentoArea四大區域的信息業、金融業、專業與商業服務、教育與健康和休閑娛樂等重點服務行業就業人數演變過程進行分析。總體來看,1990—2018年北加州城市群重點服務行業就業總人數呈現程度不同的增長態勢。其中,專業和商業服務業就業人數演化分為1990—2000年、2001—2010年和2011—2018年3個階段,表現為“快速增長-短期下滑后保持穩定-持續增長”。教育與健康服務業及休閑娛樂業就業人數近30年來持續增長,前者增長幅度較大;金融業就業人數自2010年起開始逐步下降;信息業就業人數變化幅度不大,在1994—2000年及2011—2018年有兩次明顯增長,第2個增長時期就業人數增加幅度較明顯。
從四大區域就業演化過程來看,各區域重點服務行業就業人數變化與城市群整體有相似之處,也存在一定差異,具備各自的演化特點。其中,SanFranciscoBayArea與北加州城市群整體在幾類重點行業就業人數分布及演化情況一致,充分說明該區域是北加州城市群服務業集聚的中心區域;MontereyBayArea重點服務業就業人數由多到少分別是休閑娛樂業、教育和健康服務業、專業和商業服務業、金融業和信息業;NorthernSanJoaquinValley重點服務業就業人數由多到少分別是教育和健康服務業、休閑娛樂業、專業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和信息業;SacramentoArea在2008年之后,重點服務業就業人數由多到少分別是教育和健康服務業、專業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和信息業。按照不同服務行業來看,這五大類服務行業在四大區域的演化情況并不相同。
信息業方面,2010—2018年除SanFranciscoBayArea信息業就業人數出現明顯增長外,其他三大區域的信息業就業人數均呈現下滑態勢,表明在2010之后,信息業崗位更加集中。教育和健康服務業方面,四大區域該行業就業人數均呈現快速增長,MontereyBayArea和SacramentoArea兩個區域的教育和健康服務業就業人數的增長更是超過了專業和商業服務業。
專業和商業服務業方面,SanFranciscoBayArea和SacramentoArea兩個區域該行業就業人數的變化趨勢與北加州城市群整體相似,波動增長的態勢較為明顯;MontereyBayArea和NorthernSanJoaquinValley在專業和商業服務就業人數沒有明顯增長。金融業方面,除SacramentoArea在2000—2008年就業人數有小幅增長外,其他3個區域與北加州城市群金融業就業人數均呈現穩中略降的趨勢。休閑娛樂業方面,4個區域和北加州城市群整體情況相似,在2010年前呈穩定緩慢增長態勢,2010年之后增長速度加快。
從上述數據分析可以推斷出,近30年來,北加州城市群的教育和健康服務業有較大發展,就業人數增長速度較快;2010年后,信息業就業崗位更加向硅谷周邊區域集聚;專業和商業服務業也呈現明顯集聚態勢;休閑娛樂業穩定持續發展;2010年之后,北加州城市群金融業就業人數呈現減少趨勢,但并不代表其金融業不景氣,而可能是由于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原本許多需要專業金融人員的崗位被機器取代,而造成就業人數減少。值得注意的是,可以考察北加州城市群的信息業發展與教育和健康服務業發展之間的關系,并進一步研究信息業越來越集中于硅谷所在SanFranciscoBayArea區域的深層次原因。
2重點產業案例分析
2.1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SanFranciscoBayArea是全球生物醫藥創新的領導者,開創了從生物技術到醫療護理的新技術領域。該地區的生物醫藥制造業是區域創新生態系統核心充滿活力的產業集群代表,形成了區域性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集群。在美國能源部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辦公室(EERE)資助下,依托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制造走向市場”(Bio-ManufacturingtoMarket)計劃,建立了區域生物醫藥制造創新網絡,致力于支持灣區的生物醫藥創業、制造和商業化。該網絡計劃總部設在東灣,目前,該網絡與北加州城市群的700多家生物醫學制造公司合作,提供商業服務并為公司提供實習生等專業人才;該計劃維護著可用于公司的1000多種大學和聯邦實驗室技術的數據庫,并發布了有關生物醫學行業的人才、制造技術和商業化的報告[3]。
在生物醫藥制造創新網絡的支持下,奧克蘭市的蘭尼學院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聯合開設了一項生物工程證書計劃,該課程將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蘭尼學院同時為需要再培訓的學生和現有勞動力提供培訓。在這個生物醫藥制造創新網絡中,有許多典型的創新型生物醫藥制造企業,如總部位于Sunnyvale的Cepheid,是一家成長迅速的醫療診斷公司,依托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技術資源創辦,其產品可快速檢測結核病、傳染類疾病,流行性感冒和特定類型的癌癥。該公司擁有1700多名員工,在北加州城市群內Sunnyvale等地設有工廠,并且還在不斷擴大工廠規模,如在Napa縣Lodi市的工廠計劃在未來幾年中將其勞動力從230名增加到大約500名。
2.2汽車產業發展
2010年,通用汽車(GeneralMotors)和豐田(Toyota)關閉了新聯合汽車制造公司(NewUnitedMotorManufacturingInc.),即在Fremont的合資公司,該地區失去了最后一家剩余的汽車制造廠,同時也導致為其供應配件的工廠瀕臨倒閉。同年,特斯拉購買了Fremont工廠,目前該工廠每年生產超過35000輛電動汽車。目前,特斯拉公司在北加州城市群已擁有6500名員工,其中大部分位于Fremont工廠。特斯拉公司總部位于PaloAlto,除Fremont工廠外,還在Lathrop建有專業工廠。特斯拉努力開發靠近Fremont工廠的上下游供應鏈,并在北加州城市群發展了一條充滿活力的汽車供應鏈。
例如,為特斯拉提供座椅等內飾部件的FuturisAutomotive,就在Alameda縣的Newark建有工廠,距離特斯拉的Fremont工廠只有15min的路程。Futuris可以在當地工廠雇用300人或更多的人,其80%的產品是為特斯拉供貨?偛课挥诎拇罄麃喌腇uturis并不是特斯拉在附近的唯一供應商,全球制造服務公司Astelflash在Fremont有一個生產汽車控制臺系統主板的工廠,加拿大公司EclipseAutomation也在Fremont為特斯拉提供定制的自動化制造設備。為了吸引更多的全球性制造業企業,Fremont市著手在BART站周圍建立一個創新區,特斯拉是其主要客戶。
該方案計劃在現有Fremont工廠附近改造850英畝(約3.44km2)土地,最多可容納4000個住房單元,并有可能在新的商業和工業空間中創造12000個工作崗位。特斯拉在當地發展供應鏈、采購汽車零部件的方式,不僅降低了運輸成本和時間,而且使特斯拉能夠與供應商密切合作,有效地設計產品并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這種“近支撐”的供應鏈已經成為構建本地化產業集群的關鍵組成部分。特斯拉的例子表明,一個大型制造公司可以吸引其他生產商,并推動新興產業集群的發展。
2.3制造業發展
以SanFranciscoBayArea為引領的北加州城市群創新生態系統不僅有助于開發尖端產品,而且有助于創造新的生產方式。技術正在重塑傳統的簡化制造、多部件裝配和手工勞動的過程,以支持基于附加制造和日益智能、靈活的自動化的更高效和高性能的過程;ヂ摼W賦予消費者的互聯性也創造了一個消費者想要定制服務和產品的世界。為了滿足客戶的獨特需求和愿望,北加州城市群的制造業公司正在努力通過促進大規模定制(即按需生產一次性產品)來提供更個性化的產品。隨著3D打印和客戶交互平臺等技術的出現,大規模定制變得更容易實現,能夠以經濟高效的方式創建定制產品[3]。
此外,先進的技術,尤其是3D打印技術,使得這種重新改造的制造業能夠在更小的規模上進行,相對來說沒有噪音等有害影響,因此新的城市制造商會成為更好的鄰居。許多業務規模較小也意味著所需空間較少,有時只有1000平方英尺(約92.9m2)的小辦公室加上帶卷簾門的小倉庫空間。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區,工業空間尤其稀缺,由于城市土地成本高昂,對較大的工業建筑進行細分和建造新的工業空間同樣昂貴。目前,北加州城市群特別是SanFranciscoBayArea區域正出現為制造業服務的新興業態。例如,SanFrancisco一家致力于支持城市制造業的非營 利性組織SFMade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先鋒組織之一。
SFMade通過旗下機構PlaceMade,與城市和私人開發商合作,在舊金山波特雷羅山/設計區的150Hooper,創建了一個新的經濟實惠的工業空間。這座5萬平方英尺(約4645m2)的四層建筑計劃于2018年年中開張,一樓有8410平方英尺(約781m2)的生產空間(1000平方英尺起提供空間)、6扇卷簾門、6扇門,天花板高度為18英尺(約5.49m)。其他3層樓各約12700平方英尺(約1180m2,也有1000平方英尺起的空間),天花板高度為11英尺(約3.35m)。這座大樓是一個更大的多用途商業園區的一部分,租戶還可以進入一個靠近150Hooper的兩個隔間的裝貨碼頭。這種可負擔的生產空間使制造商能夠在協作的社區環境中工作,是城市核心區新型工業用途需要空間的可行解決方案的一個例子。
3結語
(1)通過對北加州城市1990—2018年就業人員數據的分析,可以發現自2010年之后,北加州城市群區域的產業創新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以硅谷為引擎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為北加州城市群制造業增添了新的發展動力,并促進教育和健康服務業、專業和商業服務、休閑娛樂業的繁榮,帶動了整個城市群區域經濟發展。
(2)對北加州城市群生物醫藥產業近10年的發展進行分析,發現其創新發展的模式是由政府計劃引導資助,聯合高?蒲辛α亢蛥^域內該領域的相關企業,共同組成生物醫藥制造網絡,形成較完備的產業創新生態,從技術、人才、資金和市場等方面協同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集群發展。
(3)對北加州城市群汽車產業近10年的發展進行梳理和案例分析,發現其創新發展模式,是由信息技術發展帶動了汽車行業的顛覆性變革,并涌現出特斯拉這樣的全球高科技龍頭企業,由特斯拉引領和配置北加州城市群的自動駕駛汽車產業供應鏈,吸引全球范圍內高科技制造業企業到北加州城市群設立工廠,帶動區域汽車制造產業創新集群發展。
(4)對北加州城市群制造業發展的動態進行簡要分析,發現主要有兩個趨勢。一是北加州城市群制造業更趨向定制化和個性化,并且在硅谷等工業用地幾近飽和的情況下,逐漸向周邊區域溢出。二是隨著3D等增材技術的發展,在硅谷中心地區出現了采用高科技生產精益化產品的工業空間,并且出現了服務該制造業工作模式的專業服務機構和新的服務業態。這對工業用地同樣緊張的上海、蘇州所屬的長三角城市群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林乃煉.杭州應該成為新制造的先發地區[J].杭州(周刊),2018(31):41.
[2]聶一欣.中國商品出口貿易對勞動力需求彈性的影響[D].南京:東南大學,2017.
[3]BayareaCouncilEconomicInstitute.Continuinggrowthandunparalleledinnovation[EB/OL](.2018-08-30)[2021-08-01].
作者:商麗媛1,李璟致2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jlw/28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