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下面是兩篇教育類期刊論文范文,第一篇論文介紹了中等專業教育學前教育方法創新,從而提升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以便教師更好的適應學前教育。第二篇論文發表了幼兒教育專業教育學和心理學教學,通過學習心理教育課程,盡快加強幼兒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課程改
下面是兩篇教育類期刊論文范文,第一篇論文介紹了中等專業教育學前教育方法創新,從而提升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以便教師更好的適應學前教育。第二篇論文發表了幼兒教育專業教育學和心理學教學,通過學習心理教育課程,盡快加強幼兒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課程改革,以提高幼教畢業生的質量和素質。
《中等專業教育學前教育方法創新》
摘要:在中等專業教學學前教育專業中,鋼琴課程是基礎課程,其教學效果對中等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因而,為了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需要進一步創新鋼琴課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以便教師在未來能夠更好地適應學前教育工作。
關鍵詞:中等專業教育;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教學;創新
鋼琴教學是中等專業教育學前教育中的重要教學內容,關系著本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發展和學生未來就業的競爭力,也關系著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中等專業教育學前教育應該在鋼琴課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教學的內容和方法,以適應現代化教學的要求。
一、中等專業教育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教
學內容和方法的創新1.教學內容的創新在學生入校的第一學期,學校應將鋼琴入門基礎演奏以及樂理教學安排在課程中,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鋼琴演奏知識和彈奏辦法。在第二學期,學?稍诮虒W中加入練習曲,以此來鍛煉學生手指的靈活性和識譜能力。在第三學期,學校應該在課程中加入鋼琴演奏、幼兒歌曲及即興伴奏知識,從而增強學生左手伴奏、肢體編配的能力。在第四學期,學校在課程中可加入鋼琴鞏固環節,重點提升學生左手伴奏的應用能力。另外,在課余時間,學校應該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參加實踐。
例如,可以適當延長學生在幼兒園實習的時間或適當增加次數;也可以通過組織鋼琴比賽等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提升學生鋼琴知識的應用能力。
2.教學方法的創新
(1)創新課題組織形式。和傳統的一對一的教學模式相比,鋼琴集體課的教學形式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為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走出封閉的琴房,通過與他人的溝通和交流,使鋼琴學習更加具有趣味性。在實際的鋼琴教學中,集體課的開展可以讓那些鋼琴基礎薄弱的,甚至沒有基礎的學生也能夠積極參與學習,這樣不僅能提高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效果,還能通過交流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增加集體榮譽感。具體來說,鋼琴集體課可以一周安排2課時,一節課為新課教學,另一節為曲目練習,這樣有助于發現問題、鞏固知識。
(2)創新教學模式。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實訓教學備受重視。通過實訓,學生更容易掌握自己的情緒,提升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時,實施學生自測和互測還能夠及時發現教學環節中出現的不足,避免錯誤積累?梢圆捎“學教一體化”的方式進行教學,如教師在課上隨機邀請同學上臺演奏,其他同學則對演奏給予評價,指出優點或不足等。
(3)創新的“回課”方式。首先,教師要深入了解每位學生,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音樂的時間進行合理分組,每組選出一名“小教師”。在每次“回課”上,這名“小教師”需先在教師處獲得評價和指導;之后,“小教師”再對本組組員進行解答和輔導。同時,教師要到各組進行調查。由“小教師”檢測本組組員是否合格,教師進行隨堂抽查。另外,每個月還可舉辦一次組間比賽,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合作,提升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有“小教師”的輔助,教師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二、小結
在中等專業教育學前教育專業中,鋼琴教學是基礎課程,其教學效果對中等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的學習效果有直接影響。因此,為了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需要進一步創新鋼琴課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以便學生在未來能更好地適應學前教育工作。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等專業教育學前教育專業越來越受歡迎。為適應時代的發展,學前教育的鋼琴課教學也要不斷創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上做出改變,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提升其專業能力,為提升其將來的社會競爭力打下堅實基礎,使學生能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趙靜.保山學院音樂教育與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分析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5.
[2]王君.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教學內容的改革探索[J].遼寧師專學報,2012(3).
作者:祁瑞
《幼兒教育專業教育學和心理學教學》
在中職類院校中,幼兒教育學和心理學這兩門課程都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通過這兩門課程的學習,能夠讓學生的內心懂得如何掌握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特征,如何針對其個性特征去實施幼兒教學。然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進步,廣大幼兒家長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倒逼一些幼兒園改革、優化幼兒教師的聘任制度,提高幼兒園的門檻條件。這無疑是對大量幼師專業畢業的學生發出的挑戰,同時也是對廣大中職院校的一個警醒,呼吁他們盡快加強幼兒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課程改革,以提高幼教畢業生的質量和素質。
當前我國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連年擴招,許多以往沒有設立此專業的學校也一窩蜂似地增設這個專業。然而,這些院校只顧大量招生,完全沒有意識到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本身的素質高低以及通過學習專業的幼兒教育學和心理學課程后應該達到的程度,忽視了學生是否已經具備成為一名合格幼兒教師的條件。首先,中職類院校近年來盲目擴招,導致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近幾年驟增,但實際上已經完全超出市場的需求量,直接導致了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尷尬局面。其次,中職學校對中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方向和培養目標不明確。學校不敢保證學生學成后,一定能考取幼師資格證,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因為目前國家對考取幼師資格證的學歷條件,最低要求是大專,但是中職學校的學生學歷為大專,他們便無法獲得幼師資格證,也就無法擔任幼師的工作。最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質量普遍不高。由于近年來國家對幼師教育的高度重視,許多高等學校也在連年擴招,致使中職學校的生源無法得到一定數量的保證。那么學校在生源錄取上就會降低門檻,導致學生質量參差不齊。這樣便無法保證畢業生的質量。
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學和心理學教學改革策略
1.創新教學方法,突出心理學教育中職學前教育學專業的教師,在講授學前教育學和心理學專業課時常常選用比較保守的教學方法,即課堂講解加期末考試的教學方法。不得不說,在當今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還固守著這種說教式的教法未免有些落后,學生學起來也沒有多大的興趣,對于教師來說,說再多也是徒勞無益,完全傳不到學生的耳朵里。為此,中職教師必須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場大刀闊斧的改革,以進一步完善幼師專業教育。首先,要加強理論知識與職業體驗的結合。對于心理學這種理論性較強的課程而言,教師如果機械地照本宣科,以考試為名讓學生死記硬背一些知識點,難免會誤導學生,也不符合教育心理學的教學要求。
2.提高專業課程的實踐性
事實上,從中職學校開設幼兒教育學這門課程的初衷來看,就是讓學習幼兒教育的學生認清從事幼兒教育的工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既然是從事幼兒教育工作,那么必然要了解幼兒的心理特點,才能更好地跟孩子們打成一片,做孩子們的教師和朋友。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學習心理學,學習目的自然是為今后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服務的。因此,幼兒教育學和心理學并不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相反,它們能夠為學生今后的職業實踐提供專業保障。因此,教師必須選舉一些實際案例進行教學,如去幼兒園實習等,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讓學生獲得一種實操能力,從而為其上崗打下堅實的基礎。
3.優化課后作業形式
當前,教育學和心理學教師在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授課時,常常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完成相應的教學內容,這其中包含大量抽象概念以及理論化的知識點,如果教師一味地堅持通過自己的說教講完這些內容,那無疑是一項很大的工程量,而且,這樣做也只會讓學生覺得課程內容很枯燥,從而產生抵觸情緒。為了防止此類現象長期下去而影響教學質量,中職教師在改進課堂教學方法的同時,應該優化課后作業形式,鼓勵學生進行手抄報等形式的作業,還可以讓學生對教師課上所講的教育學和心理學案例進行分析,這樣,既能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還能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傊,中職學校教育學和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應注意從學生興趣出發,并加強其在課堂上的職業體驗,才能真正改變幼兒教育專業學生對這些課程的偏見,從而認真學習專業課程。
作者:楊繼祖
推薦閱讀:《中國數學教育》(半月刊)創刊于2003年1月,是中國教育學會中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會刊,正式由中國教育學會中學數學教學專業委員會和遼寧北方教育報刊出版有限公司共同主辦。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lw/15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