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vfzrl"><nobr id="vfzrl"><progress id="vfzrl"></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em id="vfzrl"><form id="vfzrl"><nobr id="vfzrl"></nobr></form></em><address id="vfzrl"></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noframes id="vfzrl"><form id="vfzrl"><th id="vfzrl"></th></form><form id="vfzrl"><th id="vfzrl"><th id="vfzrl"></th></th></form>

    國內或國外 期刊或論文

    您當前的位置:發表學術論文網教育論文》 利用網絡環境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 正文

    利用網絡環境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

    所屬分類:教育論文 閱讀次 時間:2018-01-31 11:27

    本文摘要:這篇思想政治教育論文發表了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思想政治教育對高校大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如今網絡環境發達的情況下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呢?論文給出了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策略。幫助他們增強對網絡信息的甄別能力,嚴格約

      這篇思想政治教育論文發表了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思想政治教育對高校大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如今網絡環境發達的情況下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呢?論文給出了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策略。幫助他們增強對網絡信息的甄別能力,嚴格約束和規范自身的網絡行為。
     

    中國教育網絡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論文,網絡環境,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大學生是社會中最活躍的群體之一,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力量。網絡對大學生的生活、學習、意識、理念等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高校借助網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而增強其有效性是一種可行的方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深入挖掘網絡中有價值的元素,并加以利用,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目標。

      一、網絡環境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1.多元文化沖擊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前,高校開設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主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培養,但在民族精神的講解上是遠遠不夠的。網絡使信息打破時間、空間上的限制,快速地進行傳播。但是高校民族精神教學與當前信息化發展的步伐不一致,明顯落后于社會發展。一些不良信息和不良文化充斥網絡,進而影響了大學生民族責任感的培育。網絡文化具有非常突出的多元性,對大學生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努力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期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一些落后腐朽文化通過網絡進行傳播,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價值觀念的確立。網絡文化中存在享樂主義、利己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文化思潮,阻礙了大學生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民族精神。

      2.利用校園網絡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現階段國內的各大高校構建了校園網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更新,校園網絡需要進行適時優化和更新,進而反映時代的發展狀況。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夠充分、有效地利用網絡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即便使用了網絡,也大多流于形式。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沒有掌握運用網絡的能力,對利用網絡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充分,進而無法借助網絡有效地開展與學生的互動。

      3.大學生關注度不高,教師權威性減弱當代大學生可以熟練運用網絡并借助網絡獲取和學習更多的知識和信息。因此,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有效地利用網絡資源,激發學生主動、正確地運用網絡進行學習。但目前大多數高校的校園網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導致大學生無法有效地利用網絡接受良好的教育。這反映出高校通過網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間。借助網絡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可行的方法,優勢非常明顯。但是網絡環境導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復雜化,增加了教育教學的難度。由于很多大學生對網絡的運用水平和了解程度高于很多教師。因此,高校教師必須增強自身的權威性,做到熟練地、富有內涵地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二、網絡環境下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1.將中國夢充分體現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無疑是致力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因此,高校開設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與大學生的歷史使命相融合,幫助和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和認識中國夢的內涵,使其真正意識到自身所承擔的責任。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平臺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針對大學生如何實現中國夢進行討論和交流,共同分析社會焦點,讓大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見解,分享自己心中勾畫出的中國夢,進而提升教育的有效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須充分運用網絡進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主題明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例如:針對中國夢設計網上搶答和答疑活動,吸引更多大學生關注,使其在有趣的活動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2.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當代大學生大都是“95后”,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儲備,才可以引導大學生將理論借助網絡運用到現實生活當中。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要增強自身的理論修養,具備高度自覺的政治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除此之外,高校還要有計劃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計算機運用能力,幫助其樹立新的理念,使其能夠將網絡環境中的先進文化與實踐教學進行結合,并在教育過程中有效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營造積極健康的網絡環境網絡的健康發展需要相應的法律法規加以維護和管理,但是我國現階段針對網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并不多,因此國家有必要加快網絡立法的步伐。除此之外,政府有關部門也要針對網絡開展監管,防止不良信息和文化在網絡上傳播和蔓延。同時,高校也要加強網絡監管,充分利用健康的網絡資源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網絡環境僅靠法律法規、學校監管進行維護是遠遠不夠的,高校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強大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幫助他們增強對網絡信息的甄別能力,嚴格約束和規范自身的網絡行為。

      三、結論

      總之,大學階段是學生人生發展、價值理念確立的重要階段,而網絡環境對大學生的道德觀念、價值理念等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政府、高校和社會應高度重視并有效運用網絡的優勢,積極創新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增強思政教學的有效性,確保大學生在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中發展成長。

      參考文獻:

      [1]張佳美,趙世東,馮華.網絡環境下高校輔導員如何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西部素質教育,2017(8):59.

      [2]楊茂.網絡文化教育:教育環境改變后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7,19(1):43-47.

      [3]高小燕.新常態下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化創新研究[J].鄂州大學學報,2017,24(1):15-17.

      [4]鐘穎.新常態視域下探索構建大網絡的平臺推進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J].魅力中國,2017(21).

      [5]靳振華,林波.新常態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與探索[J].學理論,2015(28):186-187.

      作者:任青 單位:洛陽職業技術學院

      推薦閱讀:《中國教育網絡》雜志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署、科技部批準,教育部主管,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辦,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承辦的,服務于教育信息化管理者的高端國家級權威科技期刊。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lw/15723.html

    五级黄18以上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