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vfzrl"><nobr id="vfzrl"><progress id="vfzrl"></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em id="vfzrl"><form id="vfzrl"><nobr id="vfzrl"></nobr></form></em><address id="vfzrl"></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noframes id="vfzrl"><form id="vfzrl"><th id="vfzrl"></th></form><form id="vfzrl"><th id="vfzrl"><th id="vfzrl"></th></th></form>

    國內或國外 期刊或論文

    您當前的位置:發表學術論文網教育論文》 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課程質量評價機制的建構> 正文

    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課程質量評價機制的建構

    所屬分類:教育論文 閱讀次 時間:2022-02-09 09:59

    本文摘要:早在2006年,國內的工程教育專家便著手工程教育培養體系與國際培養標準對接工作,通過十余年的努力,2016年6月我國正式加入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工程教育學位互認協議《華盛頓協議》.工程教育認證可以提高專業工程教育質量,提高中國工程教育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早在2006年,國內的工程教育專家便著手工程教育培養體系與國際培養標準對接工作,通過十余年的努力,2016年6月我國正式加入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工程教育學位互認協議《華盛頓協議》.工程教育認證可以提高專業工程教育質量,提高中國工程教育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為工程教育適應社會人才需求變化服務.中國工程技術面臨著新的挑戰,創新成為納米技術、產業生態、整體設計、基本資源生產力、綠色化學、可再生資源等方面的瓶頸.

    工程教育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保障和提高專業教育質量的方法,其實質是按照事先定好的質量標準對人才培養體系進行評定,保證培養出符合畢業標準的、與國際能夠接軌的合格畢業生,促進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和持續改進.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涵蓋了工程知識、設計開發、研究、問題分析、使用現代工具、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職業規范、工程與社會,個人與團隊、溝通及終身學習等12條標準,涵蓋了學生專業能力的綜合培養、學生的道德價值取向培養、學生畢業后的能力發展培養等三個方面.

      工程教育“以學生為中心、面向產出”的理念被眾多的工程教育者所接受,學校表現出強烈的熱情,都希望通過教育認證推動相應的教學改革.迄今為止,全國通過教育認證的專業有2470個左右.工程教育認證過程中最關鍵的核心問題是通過了認證,但課堂教學改變效果并不明顯,并未將“面向產出”有效地延申到課堂.

      [1-6]工程教育為了適應工程技術發展需求,應當在產教融合的定位、內容、方法、評價和教育質量提高上下功夫.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畢業要求必然要支撐培養目標,而要推動工程教育質量的提高、課程體系的改革和教學方法的改進,需要建立持續改進的、內部面向產出的質量評價機制,其中課程質量評價機制的運行直接決定著教學質量.筆者建構課程質量評價機制,建立與完善評價機制,以實現工程教育的能力培養.

      1課堂形成性評價體系的建構

      工程教育認證過程中,學校根據自身特點及社會需要建立培養目標,畢業要求在覆蓋12條標準的前提下支撐培養目標,考核及評價將證明其有效性.以畢業要求為準繩,建立面向產出的課程質量評價包括三方面的內容:課程體系合理性評價,目的是保證課程設計能夠有效支撐專業的畢業要求;教學大綱審核、評價和修訂機制評價,目的是保證課程目標合理對接畢業要求,課程教學支撐課程目標;課程目標達成情況評價,目的是保證課程質量的結果能夠客觀反映學生的學習結果.課堂形成性評價的總體目標是教師對準教學進行改進,學生對準畢業的能力要求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2]為保證學生達成目標,促進課程的持續改進,針對課程目標的評價分為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兩種.

      過程評價需要說明每一個環節到底有什么用,體現什么樣的評價,從哪些方面進行能力達成情況的描述.如課堂互動包括提問、自由討論和一些有質疑性問題的提出,目的是讓學生充分而自由的交換思想,鍛煉學生傾聽和表達的能力.綜述要點要求學生簡要綜述學過的知識要點,鍛煉學生總結能力,了解其知識掌握情況.課堂考勤是為了充分了解學生的出勤情況以及缺席的原因,掌握學生除學習以外的生活狀況.

      課堂上通過對學生的細致觀察,可以了解學生的精神狀態、學習的專注度、學習的積極性和互動性等.[7]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鼓勵師生互動,要求教師依據課程目標跟蹤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建立形成學生評價制度,并根據其評價結果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學校要引導和鼓勵教師采用多樣性方法檢測及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全方位、多角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專注度和參與度;鼓勵教師利用最終得到的評價結果開展教學改進,滿足學生多樣性學習需求.學校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形成性評價過程,提高教育者及學生的自查反思能力.[8]

      2課程目標達成評價體系的建構

      課程目標達成情況評價要在專業源頭上嚴格把控與管理,有具體明確的制度指導,目的是預審課程評價依據的合理性.內容包括考試試卷審核、評分標準合理性判斷、評價方法得當性判定等.課程負責人要對課程目標與畢業要求標準銜接情況進行自查,組織任課教師對考核結果進行自評自證,提交對應目標的評價結果.學院教學委員會要對結果進行審核,通過答辯、復核等形式,對教師自查的結果進行論證、審核,形成最終的課程質量評價報告.

      [1]采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法分析學生總體表現與期望值的吻合度,發現問題和短板,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進行持續改進.[1]筆者抽取有效評價樣本,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將其分為好、中、差等三個檔次,采用均分原則抽取具有統計意義的樣本作為評價的依據.首先,判斷評價依據的合理性.內容包括考核的方法是否合適,內容是否針對課程目標設計,評分的標準是否明確合理.評價的主要依據可以是測驗、考試的考核結果,實踐、實驗及學習活動中的表現,學生參與老師的項目、專題報告、撰寫的論文、平時作業的完成質量及效率、學生學習的感受及感想等.其次,設定學習效果期望值,對評價結果進行分析.根據具體課程目標、考核的難度和相對 應的評分標準,設定目標所應達到的學習效果達標期望值,將等級、分數、分類或具體的文字描述作為評價基礎和標準.

      3結束語

      工程教育認證的主線在于以產出為核心,以培養目標、畢業要求和課程教學為關鍵要素.這三者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聯:畢業要求支撐培養目標的達成,課程體系對畢業要求形成支撐,評價機制是認證工作的底線要求.抓住主線,守住底線,從而提高工程教育技術人才培養質量、使我國培養的工程類人才與世界對接,達成與國際等效的培養目標,將中國的工程教育培養目標真正與國際等效.改變教學質量的根本在于課堂上的實質性變化,需要工程教育工作者繼續努力,真正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質量的工程人才.

      參考文獻:

      [1]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工程教育認證工作指南[S].北京: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秘書處編印,2018:18-35.

      [2]林健.卓越工程師培養質量保障—基于工程教育認證的視角[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132-160.

      [3]孫強,羅美淑,王立梅,等.計算機專業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建構[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2):74-77.

      [4]湯波,宋鳳敏.工程教育認證視角下環境工程畢業設計教學改革探索[J].安徽化工,2021,47(6):170-172.

      [5]劉長玲,宋巖,佀慶波.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高分子專業核心課程群的建設[J].廣東化工,2021,48(22):288+290.

      [6]方宏偉.基于ANP的工程教育認證“土力學”課程達成度計算[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21,42(12):28-35.

      [7]姜曉偉,劉峰.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信號與系統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1(21):64-66.

      [8]劉秀平,韓麗麗,胡新煜,徐健,張立昌.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自動化專業復雜工程問題實踐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1(21):67-69.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lw/29517.html

    五级黄18以上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