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vfzrl"><nobr id="vfzrl"><progress id="vfzrl"></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em id="vfzrl"><form id="vfzrl"><nobr id="vfzrl"></nobr></form></em><address id="vfzrl"></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noframes id="vfzrl"><form id="vfzrl"><th id="vfzrl"></th></form><form id="vfzrl"><th id="vfzrl"><th id="vfzrl"></th></th></form>

    國內或國外 期刊或論文

    您當前的位置:發表學術論文網教育論文》 基于翻轉課堂的高校教學改革研究以林業經濟學為例> 正文

    基于翻轉課堂的高校教學改革研究以林業經濟學為例

    所屬分類:教育論文 閱讀次 時間:2022-03-29 11:02

    本文摘要:摘要:該文基于林業經濟學課程的特點對翻轉課堂的內涵進行闡述,針對翻轉課堂在高校林業經濟學課堂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學生學習仍停留在理論層面、課前學習過程難追蹤、小組作業搭便車、班級人數受限四個問題,提出相應的優化措施,以期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優化教師授課模

      摘要:該文基于林業經濟學課程的特點對翻轉課堂的內涵進行闡述,針對翻轉課堂在高校林業經濟學課堂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學生學習仍停留在理論層面、課前學習過程難追蹤、小組作業“搭便車”、班級人數受限四個問題,提出相應的優化措施,以期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優化教師授課模式,全面推進后續高校教學改革發展的步伐。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校教學改革;林業經濟學

    翻轉課堂

      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不再適應當下高速變化的教學需求,為了在現有教學資源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教學能力與學生的個人學習水平,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運而生。翻轉課堂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1],憑借教學質量高、課程形式新穎、學生喜愛度高等優點,受到越來越多學校的青睞。

      在后疫情時代,翻轉課堂有其獨特優勢。[2]但由于翻轉課堂出現時間晚、發展過程短,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诖,本文以林業經濟學課程為例,從該課程的特點出發,闡明翻轉課堂在林業經濟學教學改革應用中遇到的諸多具體問題,并給出相應的優化措施,以對后續課堂教育工作的改進與發展提供參考,促進高校教育改革的進一步完善。

      1 翻轉課堂的內涵翻轉課堂

      譯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又叫顛倒課堂,最早是由薩爾曼·可汗在其《用視頻重現創造教育》的研究報告中提出的,他認為翻轉課堂的本質是對教師傳授知識和學生接受知識的“翻轉”。伯格曼和薩姆斯指出:“基本上,翻轉課堂的概念是這樣的:那些一直以來在課堂上所做的事情,現在被放在家里做了,而那些一直以來在家里作為作業來做的事情,現在要被放到課堂上來完成。”[3]

      翻轉課堂教學法要求教師運用教學手段,通過調整教學方式與教學時間安排,將學生在課堂上與課堂下的學習內容對調,使學生達到更高的學習效率,進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相比傳統課堂,翻轉課堂更加強調學生在課堂外的自主性學習,學生通過學習教師提前錄制好的視頻課程,在進入課堂之前就熟悉與掌握了將要學習的知識點,這意味著教師將學習的大部分決定權轉交給了學生,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進度與個人規劃,合理調配原本應該在課堂上學習的內容。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不需要利用課堂時間向學生講解教材中的基本知識點,在課堂上有了更多與學生交流的時間,為學生答疑解惑,檢查學生對課程的掌握情況,能夠有效提升授課效率、加強師生溝通,是一種全新的課堂樣態。

      2 林業經濟學的課程特點

      “林業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經濟學科,是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基礎課程,主要向學生介紹各種林業經濟模型、林業生產部門的結構、林業規劃和計劃以及林業中的勞動力、土地資源和其他森林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相關知識。林業經濟學的理論知識具有很強的靈活性,現實中的種種經濟問題并不完全與課本的案例描述相符合,學生必須學會適時變通,不要照搬照抄課本,在遇到實際的林業經濟問題時,做到理論結合實際,合理運用學習過的經濟理論與模型。

      作為未來的林業經濟學人才,學生不僅要牢固掌握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點,建立一個系統規范的林業經濟學知識架構,更要具備應對各種林業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林業經濟學還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只有經歷了眾多現實林業問題的處理過程,才能完全掌握教材中提及的經濟模型的運用與經濟問題的處理方法。了解林業經濟學的學科特點,有助于充分發揮翻轉課堂在高校教學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3“林業經濟學”翻轉課堂模式運行面臨的問題

      3.1 學生的學習停留在理論層面學習林業經濟學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在未來面對實際的林業經濟學問題時,能夠給出合理的解決手段,為制定林業方針、林業長遠規劃和解決林業發展過程中的經濟問題提供科學的建議。但受傳統教育模式的長期影響,學生在翻轉課堂這一新興教學模式下,仍然將學習的重點放在理論知識上,忽視了對知識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如果考試也沿用傳統模式,學生的實操能力和靈活變通能力將很難得到有效培養。

      3.2 學習過程與學習效率較難追蹤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通過自行觀看教師提前錄制好的視頻課程或在其他平臺觀看名校名師的慕課進行學習,其中主要包括觀看視頻、客觀測驗、同伴互評作業、論壇討論四類活動。[4]在這種自主性較強的學習方式下,教師無法有效掌控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的學習效果受個人自制力的影響較大,無法確保所有學生的學習效果都在一個固定的效率區間[5],出現了他人代看視頻、掛機刷進度等教師無法監測的違規行為。同時,教師也無法檢測學生的課后知識鞏固效果,無法精準掌握學生真實的理論知識學習情況。

      3.3 容易出現“搭便車”現象翻轉課堂開展的小組合作活動較多,而小組合作長期存在小組成員認知不一致、成員關系難以協調、合作動力欠缺等問題。[6]在林業經濟學教學實踐中,個別小組成員偷懶、消極參與團隊任務的現象層出不窮,雖然不能因為這些問題就輕易拋棄小組學習這一模式,因為小組學習對課前疑難問題的解決至關重要[7],但這也導致本應是合作分工完成的小組任務常常只由比較積極的幾名小組成員完成,甚至只有組長完成。此外,小組任務評價通常采用成果共享式,部分小組成員即使不付出努力,只要其他組員認真完成任務,也一樣能拿到一個較好的成績。

      3.4 翻轉課堂下單個班級的人數受限翻轉課堂強調教師與每個學生的交流,而過多的班級人數會使教師無暇顧及每一位學生,導致部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較低。林業經濟學課程實踐性較強,分組討論與案例分析等小組學習形式在課堂上運用較多,如果班級人數較多,必然存在部分小組成員渾水摸魚、企圖蒙混過關的現象,教師也無法及時發現。因此,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單個班級的學生人數只能維持在一個較少的范圍。

      4 林業經濟學翻轉課堂模式運行的優化策略研究

      4.1 建立健全多元評價機制為了避免學生將專業學習的重點僅放在理論層面,應建立一個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全面考核學生的課程掌握度。其中影響學生最終課程得分的主要評價項目包括視頻課程學習進度、課堂表現、小組任務、課外實踐、期末考核 5 項,教師賦予這 5個項目不同的權重,各項成績乘以權重后相加得出的綜合成績,即為學生最終的課程成績。通過建立全方位、互動式的考核機制,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提高學生對實際操作能力的重視程度,更好地培養學生處理各種實際林業經濟問題的能力。

      4.2 完善平臺考核體系,定期組織學生反饋教師安排學生在指定平臺完成規定的課前學習,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必須監督學生學習的過程。除了檢查學生的課程學習進度外,還可以通過在視頻觀看過程中隨機投放試題、在每個章節的視頻結束后進行簡單的章節測試等手段,檢查學生是否認真觀看視頻,從而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針對他人代看視頻、掛機刷進度等違規行為,可以聯合平臺方,推出課堂前、課堂中、課堂后的人臉識別系統,或是采用一旦用戶退出網課頁面即自動停止播放等設置,以規范學生的學習過程,保證學生按質按量完成課程自主學習。教師還可以設置課后討論環節,組織學生討論近期發生的林業經濟熱點問題,同時解答學生疑問;建立學生反饋機制,學生可以向教師反饋視頻課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之處,教師根據學生反饋對視頻內容進行調整。

      4.3 控制小組人數,增設組內互評與打分通常情況下,小組人數以4~6人為宜,這樣既可以保證每位組員都有事可做,又不會使個人的任務量過于繁重,基本可以保證小組順利完成教師布置的各類任務。分組應在學生自由組合的基礎上,教師綜合考慮各小組成員的性格、能力、知識結構,對學生自行組建的各小組進行局部調整,保證各小組成員各司其職、優勢互補。

      在考核與評價機制上,為了解決以往小組作業成果共享帶來的難以評判學生個人貢獻度的問題,可以通過在小組共同作業上標識各個組員完成的部分這一做法,對學生的能力與貢獻進行精準打分。采用這一方式后,學生的成績差異將更為明顯,從而能夠達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同時,設立小組成員互評機制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部分學生;祽械牟涣硷L氣,實現組內成員的相互監督和相互學習。

      4.4 學校要督促教師不斷更新教學方式,培養更多的新型教師為了滿足教學需要,學校必須培養更多能夠有效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師,保證教與學的供需平衡。學?梢酝ㄟ^組織教師定期接受教育培訓、開展教師授課技巧討論會等,助力教師教學方式的改進與更新。還可以招聘具備豐富翻轉課堂教學經驗的教師,通過吸收更多的校外優秀人才來創建一支龐大且專業的教師隊伍,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培養本校相關專業的優秀畢業生留校任教。

      參考文獻

      [1] 黃翔.翻轉課堂學習評價標準研究[J].科教導刊,2020(9):47-48

      .[2] 李敏輝,李瓊 .場域視角下“融合交互”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J].現代教育技術,2021,31(9):120-126.

      [3] 毛齊明,王莉娟,代薇.高校翻轉課堂的實踐反思與超越路徑[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12):75-80.

      [4] 馮菲,于青青.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9(6):44-51.

      [5] 陳長勝,劉梅,沈書生,等.慕課學習完成者的學習效率及其群體差異性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21(10):39-47,59.

      [6] 殷運峰,方蕾蕾 .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誤區及應對策略[J].當代教育科學,2019(4):29-32.

      [7] 張寒,趙青,等.分組模式對混合式學習效果的影響研究:基于《林業經濟學》課程的PSM分析[J].林業經濟,2019,41(7):110-115.

      作者: 張曉煊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lw/29885.html

    五级黄18以上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