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從五個方面闡述了我對英語口語的新思維下教學的淺見。顯然,理論與實踐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實踐并修正我的觀點,慢慢充實我今后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教學的新思維,力求做一個三思而后行、行后有反思的開拓創新型老師。 摘要:《小學英語
從五個方面闡述了我對英語口語的新思維下教學的淺見。顯然,理論與實踐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會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實踐并修正我的觀點,慢慢充實我今后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教學的新思維,力求做一個三思而后行、行后有反思的開拓創新型老師。
《校園英語》(旬刊)是由河北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英語學習刊物。是針對初學者而完成的。一本好書不是看它有多難,而是看它是否具有實用價值。本刊可以為想學習英語的人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從實際的簡單交談開始,逐步使學習者走進英語世界。
摘要:《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試行)》規定: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發展需求,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學生有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他們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關鍵詞:英語口語 ;新思維 ;培養 ;興趣 ;能力
一、創設口語情境,使學生想說、會說、大聲說
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錄音、投影等能夠運用的各種教學媒體以及自己的各種表情等,創設生動、活潑、民主、平等的情境,讓學生在輕松的情境中激發說話的欲望,情不自禁地、積極地參與到口語訓練中。
在課堂上,我們要盡量運用實物進行教學,直觀形象的實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易于學生觀察。特別是低中年級,盡量用表演、游戲的方式提高表達能力。例如,三年級學生在學習水果時,我在一個大袋子中放入各種水果,然后讓學生來摸一摸、聞一聞。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往往會學得爭先恐后,興趣不減。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小表演,把學生帶入仿真的生活環境之中,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把課文里的英語真正地和生活結合起來,實現英語教學的新思維。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說英語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英語學習中,要使學生“樂于說”,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要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并使這個訓練行之有效,必須讓學生樂于接受。興趣,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金鑰匙,是技能訓練的突破口。英語口語交際訓練中激發興趣的方法是多樣的。如講故事,做游戲,還可結合電化手段的運用,開展看圖說話,給圖配音等活動。例如在學習PEP英語小學四年級第二單元A部分時,學生們四人一組到前臺進行角色扮演,提高了興趣,增加了課堂活力。有了興趣,就產生了強烈的“我要學”的愿望,學生就會真正進入學習角色,成為學習的主體。有了興趣,學生也會心情愉快,樂在其中。
三、發掘豐富多彩的口語教材,充實學生的口語資源
大家都知道“書是死的,人是活的。”因此,教師應該“變死為活”,根據教學需要適當把一些內容提前或推后。比如說,在學生剛接觸英語時,我們暫且不要急著讓學生去學會什么單詞、句子,可以把一些有趣的活動等提前。另外,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與本單元同類型的單詞,如動物類、水果類等等,或者可以把下一單元中的單詞提前教,也可以教授一些與課本中近音或形似的單詞,如教學“daughter 女兒”時我也引入了“doctor 醫生”這個單詞,告訴學生發音時口型標準的重要性。
小學英語口語教材應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與語感;要有利于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培養他們對異國文化的正確態度。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和做事情的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認識世界的能力,從而實現英語教學的新思維。
四、運用多樣的媒介載體,豐富英語口語練說環境
大家都覺得英語口語很難學,其最根本的原因莫過于我們目前缺少說英語的環境,如何讓孩子們樂于說的勢頭持續下去呢?我想作為老師就應該盡力彌補這些存在的不足,用各種可能的手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在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還可以盡量采用多種媒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利用錄音機、VCD機、廣播、電視、網絡等設備和技術,創設良好語言環境和充分的語言實踐機會。
另外,教師應該身體力行盡量用英語上課,為學生提供英語語境,讓他們盡可能多的接觸英語,感受英語。對于較難的部分老師在課堂上課時可放慢語速,或用身體語言讓學生明白意思,極難的部分可略作中文譯述。剛開始學生也許會不習慣,但是老師要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的各個環節,說慢一點,多點重復,讓學生反復感受,漸漸地學會熟悉老師的語言,就能融入到學習中去,這樣教師就可以帶動學生講英語,逐漸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創造一種輕松愉快,活潑的語言環境,提高口語水平,有利于加強學生的語感。
五、采用多樣化的練習,激發學生練說英語的興趣
我們要教學生說英語,更要讓學生說標準的英語,這樣適當的英語口語練習是不可避免,俗話說的好“熟能生巧”,但是,單一枯燥的練習很容易讓學生喪失學習英語的興趣,而難度不當的練習更是會打壓學生參與口語練說的積極性,因此,我們應該分類的設計練習方法。
1. 正確模仿不走樣
顧名思義,這個方法就是要讓學生模仿著說,一般這個方法適用于學習的初期。這里的“模仿”不單單只是讀音,也包括發音時的口形,當剛剛開始學習一個新單詞時,我會先讓學生聽錄音磁帶里的發音,然后親自示范一下發音時的臉部動作和口形,如果需要的話還會故意夸張一些發音口形的區別幫助學生區分,比如【e】的發音上要讓學生明確知道前者口形比較扁小,后者則口形很大。在句子的練讀過程中,要充分注意語調的重要性,正確使用升降調,達到準確表達說話者的意思的功能。
2. 分角色演讀
在小學階段英語學習中,大多的口語內容都是以問答形式出現的,特別是每個單元都有一個Let’s talk部分專門是設計來讓學生表演的,一般都會出現2-3個人物,有時甚至多到4個人物。因此,在學生個人練習外,應該鼓勵他們參與到對話的情境中來,扮演其中的角色,這也是情境教學法的運用之一。在演讀的訓練上,一開始注重的可能是配合的默契性,而最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不但要讀準讀順,更要讀出感情,演出故事來,因為分角色演讀的關鍵不但是要讓學生讀出角色的對白,更要投入到角色情感中去。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lw/8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