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
《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78年1月,隨著學校1996年的更名、專業及辦學方向的轉變,1997年,《河北地質學院學報》正式更名為《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榮獲1991年在河北省科委進行的科技期刊質量評比中,獲河北省1991年優秀科技期刊稱號;1992年
非官網,僅供參考《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78年1月,隨著學校1996年的更名、專業及辦學方向的轉變,1997年,《河北地質學院學報》正式更名為《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榮獲1991年在河北省科委進行的科技期刊質量評比中,獲河北省1991年優秀科技期刊稱號;1992年
非官網,僅供參考《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78年1月,隨著學校1996年的更名、專業及辦學方向的轉變,1997年,《河北地質學院學報》正式更名為《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榮獲1991年在河北省科委進行的科技期刊質量評比中,獲“河北省1991年優秀科技期刊”稱號;1992年由地礦部、科技司組織的全國地礦系統優秀期刊評比中榮獲三等獎;2006年被評為全國社科優秀學報。
《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系經濟科學、管理科學的綜合性學術刊物。本刊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其主要任務是反映經濟學科、管理學科等的教學科研成果,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鼓勵創新、開拓精神,從而促進教學科研不斷發展,更好地為提高民族素質,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主要刊登反映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的科研成果及論文。主要讀者對象:全國經濟、財政、金融和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干部、管理人員、專業科研人員以及大專院校師生。
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雜志欄目設置
經濟理論、區域經濟與城市經濟 、文史哲、法學前沿 、高等教育
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雜志2017目錄
工資差異對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效應研究陳治國[1];杜金華[2];李成友[3];李紅[1]
(7)從體制層面分析中德政府統計體制及啟示李艷超
(12)英國農村城鎮化的歷史經驗對河北欠發達地區的啟示黃守星[1];王茜[2]
(15)拉美國家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國企改革及借鑒陳雅娟;胡樹林
(19)國內旅游業“資源詛5T研究綜述張莞
(25)人口城鎮化、經濟城鎮化、空間城鎮化互動研究——基于面板VAR模型朱靜文;方大春
(32)絲綢之路經濟帶:打造甘肅“黃金段”的戰略分析李海龍
(38)基于演化博弈的中國與中亞國家能源合作分析——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視角劉麗慧;陳聞君
(43)中國新型城鎮化與生態環境的內在關系研究王會芝
(49)棊于Solow余值的安徽省環境規制與經濟發展分析許玲[1];張志強[2]
(54)中國銅礦資源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董延濤[1];段紹甫[2]
(59)生態-技術創新驅動區域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王哲;索貴彬
(62)降低費率背景下中國社會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研究仙蜜花
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雜志推薦閱讀
《石家莊學院學報》是由河北省教育廳主管、石家莊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刊物。本刊注重學術性、理論性、探索性。來稿應有新意,論點明確,論證嚴謹,數據可靠,詞語準確、規范,文句精練,標點正確!妒仪f學院學報》本刊前身系創刊于1988年的《太行學刊》(內部發行,季刊),1999年更名為《石家莊師范?茖W校學報》,國內外公開發行,2005年更名為《石家莊學院學報》(雙月刊)。榮獲河北省高校優秀學報一等獎、河北省期刊優秀封面獎、全國人文社科優秀欄目策劃學報。
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雜志社投稿要求
(一)《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教育期刊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qk/10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