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社簡介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雙月刊)創刊于1985年,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山東省教育廳主管、山東理工大學主辦的綜合性社會科學學術雙月刊。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編輯部投稿 發表學術論文網 《
非官網,僅供參考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社簡介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雙月刊)創刊于1985年,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山東省教育廳主管、山東理工大學主辦的綜合性社會科學學術雙月刊。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編輯部投稿 發表學術論文網 《
非官網,僅供參考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社簡介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雙月刊)創刊于1985年,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山東省教育廳主管、山東理工大學主辦的綜合性社會科學學術雙月刊。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編輯部投稿發表學術論文網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辦刊宗旨為:高舉馬列主義旗幟,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按照胡錦濤總書記關于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部署,力求創新性、思想性和科學性相統一,堅持“雙百”方針,及時反映國內外社會科學的最新科研成果,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質文明服務。獲獎情況:第二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優秀獎(2002)、2001年獲得“國家出版標準執行優秀獎”、2002年獲得“全國優秀社會科學學報獎”、2003年獲得“全國優秀理工院校社科學報獎”。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欄目設置
編輯傳播研究、生態文化研究、語言與文學、藝術研究、政法研究、經濟與管理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Caj-cd規范獲獎期刊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2017目錄
信用政府理論與制度研究劉曉源
(29)信用政府理論與制度研究劉曉源
(38)網絡強國背景下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李萍
(43)公共道德的社會架構及其特質——以《現代視域下公共道德及其基礎的研究》為切入點張晚林
(48)階級斗爭與唯物史觀對社會主義新文明道路的理論構想趙文東
(54)論李小龍武道哲學及其影響力董取勝;黃亞飛
(58)農村體育人文環境優化研究胡鵬;宋杰
(63)中國法制史研究中幾個問題——以黃宗智兩部專著的觀點為例翁里;萬曉
(67)民事訴訟目的視閾下程序性制裁考察徐德臣;李建坤
(73)勞動權及其行政法保護理論探源陳俊潔;李功田
(77)人世竟誰雄:宋代詩歌中孫權形象探析崔霞
(82)影視“IP”視閾下的傳統文學經典改寫柏秀葉;祁云蛟
(87)明代山西藩府刻書述略韓敏[1];孫麗娜[2]
(92)葉圣陶語文教材編輯思想與實踐譚瓊華
(95)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動力機制研究馮婭妮;陳靖;宋偉
(100)基于知識共創的“市場調查與預測”教學模式改革周濤
(106)跨系統區域圖書館聯盟建設研究——以淄博市圖書館聯盟建設為例夏曉慧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推薦閱讀
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投稿要求
(1)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論文應觀點明確、新穎,資料翔實、可靠,論證嚴密、科學,文字規范、通暢,篇幅一般不超過8000字(特別優秀的論作可不受字數限制)。稿件請盡量打印并提供軟盤(版芯:(22*2)*44字,word格式)或發送電子郵件
(2)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來稿應包括題名、作者署名及通訊地址、作者簡介、摘要、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正文、注釋、參考文獻以及英文篇名、英文摘要和英文關鍵詞;鹳Y助產出的論文亦應對有關項目加以注明。
題名應簡明、具體、恰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字。
作者署名如為筆名,應注明真實姓名。題名下應標明作者通訊地址(含工作單位或住址、所在省市名稱及郵政編碼)。
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工作單位、職稱、學位及其學科類別。
摘要應能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信息,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字數一般不超過200字。
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專有名詞或詞組,一般應選3~8個。
基金項目產出的論文應標明基金項目全稱(含代號),置于文章首頁地腳。
注釋是對文章篇名、作者等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篇名、作者注置于當頁地腳;文內有關特定內容注可夾在文內(加圓括號),也可置于當頁地腳;注釋序號用帶圓括號的阿拉伯數字表示。
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在引文處按引用文獻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于方括號內;同一文獻在一文中被反復引用者用第一次出現的序號標示,屬著作者應在序號后加圓括號注明頁碼或章、節、篇名。文
參考文獻表的排列順序以正文出現的先后為準;表上以“[參考文獻]”(居中)作為標示;序號左頂格,用阿拉伯數字加括號標示,每一條目的最后均以實心點結束。參考文獻表置于文末,其格式為:
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至頁碼.
期刊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至頁碼.
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至頁碼.
報紙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外文文獻——用印刷體書寫或打印。英文書名、雜志名用斜體。所列項目及次序與中文文獻相同,但文獻類型可不標出。忌用中文敘述外文。
英文題名、英文作者署名及工作單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與中文一一對應,置于參考文獻之后。
歡迎作者引用本刊文獻。
三、本刊維護首發權,不受理一稿多投稿件。對稿件的審理實行同行專家匿名審理辦法。如稿件寄出3月內未接到采用通知者,作者可自行處理。因人力有限,來稿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
四、本刊對采用稿件有權作文字刪改,凡不愿改動者,請來稿時予以說明。稿件一經發表,均按規定支付稿酬,并贈送樣刊。
五、本刊已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及中國期刊網,相應稿酬已與印刷版稿費一并支付。如不愿進入以上電子出版物,請書面聲明,以便作出處理。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qk/11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