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簡介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月刊)創刊于1956年,是由同濟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大16開本。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主要刊登建筑、結構、橋梁、巖土、海洋、環境、生命科學、鐵路、道路、機械、電子
非官網,僅供參考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簡介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月刊)創刊于1956年,是由同濟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大16開本。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主要刊登建筑、結構、橋梁、巖土、海洋、環境、生命科學、鐵路、道路、機械、電子
非官網,僅供參考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簡介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月刊)創刊于1956年,是由同濟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期刊,大16開本。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主要刊登建筑、結構、橋梁、巖土、海洋、環境、生命科學、鐵路、道路、機械、電子、計算機、材料、測量等工程以及數學、物理、化學、管理等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刊為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用刊之一,并被EI等多個國際著名檢索系統收錄。獲獎情況:國家雙百期刊;第二屆國家期刊獎重點科技期刊獎;1999年全國優秀高校自然科學學報一等獎;第一、第二、第三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欄目設置
土木工程與建筑學、交通運輸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車輛與能源工程、電子、計算機、控制與系統、測繪科學與技術、海洋與地球科學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榮譽
CA 化學文摘(美)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EI 工程索引(美)Pж(AJ) 文摘雜志(俄)SA 科學文摘(英)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劍橋科學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數學文摘文摘與引文數據庫文摘雜志物理學、電技術、計算機及控制信息數據庫知網收錄(中)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維普收錄(中)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科雙百期刊百種重點期刊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投稿要求
1.《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校內作者投稿首先在本系統中注冊,然后再登陸系統,上傳稿件與作者信息。待通過編輯部初審并收到編輯部回復后到編輯部交納稿件審理費(也可郵寄,郵寄后請登陸系統將匯單號輸入)。第一作者為碩士生的稿件不受理,英文稿件不受理,E-mail投稿不受理,非學術論文不受理,綜述性論文只接收具有正高職稱作者的投稿。
2.《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校外作者投稿首先在本系統中注冊,然后再登陸系統,上傳稿件與作者信息。待通過編輯部初審并收到編輯部回復后郵寄(也可到編輯部繳納)稿件審理費,郵寄后請登陸系統將匯單號輸入,以便盡快送審。英文稿件不受理,E-mail投稿不受理,非學術論文不受理,綜述性論文不受理,不符合以下作者條件的稿件不受理:第一作者須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不包括博士生),且其單位是教育部直屬大學或211高校、中科院各科研院所以及各國家級科學研究院所、海外著名院校或科研機構。國家級科研基金資助項目的科研論文優先受理。
3.《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稿件送審與查詢稿件采用雙向匿名送審,先由兩名同行專家審稿,都通過后返還作者修改,修改稿、修改說明連同專家審稿意見送交相應學科編委復審,通過后送交主編終審。終審通過的稿件由編輯部發送電子版錄用通知到作者的投稿信箱,并排隊等待發表。從投稿到紙板發表的時間需要1~1.5年。在此期間,如稿件已通過兩位專家審稿,編輯部會與作者聯系,進行稿件修改。稿件狀態可登錄投稿系統查詢。如有疑問,可在本編輯部網站首頁點擊“稿件查詢”,尋找相應學科的責任編輯發送E-mail或電話詢問。
4.投稿論文要求包含中英文的文章名、全部作者名、單位名、城市名及郵政編碼、摘要、關鍵詞;中文正文字數一般在1萬字以內,包括國內外最新相關研究簡介、論述分析主體、公式圖表、結果和結論等內容;參考文獻應是近5年國內外正式公開發表的且已在文中標出引用之處的專著、期刊、會議論文集、學位論文、科研報告、國家/國際標準、專利、電子文獻(網絡數據庫、光盤)等,按文中引用順序編排,所有中文參考文獻條目需有英文翻譯對照。論文具體格式可在本編輯部網站查詢。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2017目錄
基于多元胞模型的橋梁車流合成及荷載模擬阮欣[1];金澤人[1];周軍勇[1];涂輝招[2]
(948)橋臺混凝土擋塊對連續梁橋地震響應的影響王翼[1,2];莫金生[1];李建中[1]
(954)基于Matlab-OpenSEES混合編程的子結構試驗系統陳再現[1];孔文江[1];王煥定[2];王琨[3]
(962)高強混凝土新舊結合面抗剪性能試驗趙勇;鄒仁博
(970)大斷面深埋高水壓盾構隧道實測內力反算與分析周順華[1];劉暢[1,2];李雪[1,3];金浩[1]
(978)上覆粗砂層河床群樁基礎沖刷特性試驗梁發云[1,2];彭君[1,2];王琛[1,2]
(985)局部加卸載下顆粒體系接觸力殘留與應力殘留的關系付龍龍;周順華;宮全美;王長丹
交通運輸工程
(994)強噪聲環境下高速列車內語言清晰度評價與分析鞠龍華;葛劍敏
(1000)e型扣件彈條斷裂原因頻譜分析肖宏[1,2];馬春生[1];郭驍[1];王嘉斌[1]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qk/14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