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漢學
《國際漢學》(季刊)創刊于2014年,由北京外國語大學主辦。這是國內目前唯一一份致力于海外漢學(中國學)研究的正式專業期刊。 《國際漢學》堅持純學術、高質量的辦刊路線,在國際范圍內展開中國文化的研究,追蹤中國文化外傳的歷史、人物與文獻,研究世界各國
非官網,僅供參考《國際漢學》(季刊)創刊于2014年,由北京外國語大學主辦。這是國內目前唯一一份致力于海外漢學(中國學)研究的正式專業期刊。 《國際漢學》堅持純學術、高質量的辦刊路線,在國際范圍內展開中國文化的研究,追蹤中國文化外傳的歷史、人物與文獻,研究世界各國
非官網,僅供參考《國際漢學》(季刊)創刊于2014年,由北京外國語大學主辦。這是國內目前唯一一份致力于海外漢學(中國學)研究的正式專業期刊。
《國際漢學》堅持純學術、高質量的辦刊路線,在國際范圍內展開中國文化的研究,追蹤中國文化外傳的歷史、人物與文獻,研究世界各國漢學發展的歷史與沿革,考察域外漢學(中國學)與中國近代學術的互動,在與世界漢學界對話中探尋中國文化的世界性價值,是這一研究領域的重要學術陣地。
《國際漢學》的“前身”是由我國已故著名學者、原國家圖書館館長任繼愈先生創辦的《國際漢學》 輯刊。宗旨在于向國內學術界介紹世界各地漢學研究的歷史、成果和最新進展,以拓寬中國文化研究的視閾。
《國際漢學》的主要欄目有:漢學一家言、漢學家訪談錄、漢學對話、(國別)漢學史研究、中國文化經典在海外、中國典籍外譯研究、中國文史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世界的中國形象、域外漢語研究、世界漢語教育史、文獻與書目、書評與書介、機構與動態等。
國際漢學雜志欄目設置
漢學一家言、漢學家訪談錄、漢學對話、(國別)漢學史研究、中國文化經典在海外、中國典籍外譯研究、中國文史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世界的中國形象、域外漢語研究、世界漢語教育史、文獻與書目、書評與書介、機構與動態等。
國際漢學雜志榮譽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含擴展版)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傳教士筆下的中國內務行政——《中國通典》選譯格魯賢;張放(譯);張丹彤(譯) (23)
旅行中的傳教士:卜彌格與東亞的宗教柯蘭霓;王銀泉(譯);楊麗雯(譯) (33)
從《詩經》三譯本看理雅各宗教觀的轉變張萍;王宏 (52)
漢學家專頁
葛蘭言與法國《詩經》學史盧夢雅 (58)
印度學者師覺月的漢學研究尹錫南 (66)
中國經典在海外
《西游記》在泰國的傳播、再現與衍生謝玉冰 (74)
《道德經》泰譯本對道家核心概念“道”的譯介陳利 (83)
雷慕沙、鮑狄埃和儒蓮《道德經》法語譯本及其譯文特色比較姚達兌;陳曉君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qk/17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