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雜志社簡介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月刊)創刊于1993年,是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主辦,是國內目前唯一的綜合性體育科技文獻匯編。旨在多層次、多角度介紹國內外有關體育管理、科學訓練、科學健身、體育教育以及體育產業等方面的新思路和
非官網,僅供參考體育科技文獻通報雜志社簡介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月刊)創刊于1993年,是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主辦,是國內目前唯一的綜合性體育科技文獻匯編。旨在多層次、多角度介紹國內外有關體育管理、科學訓練、科學健身、體育教育以及體育產業等方面的新思路和
非官網,僅供參考體育科技文獻通報雜志社簡介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月刊)創刊于1993年,是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主辦,是國內目前唯一的綜合性體育科技文獻匯編。旨在多層次、多角度介紹國內外有關體育管理、科學訓練、科學健身、體育教育以及體育產業等方面的新思路和新成果。
為了促進競技體育、社區健身、體育產業和體育教育各界人士之間的溝通,2006年《體育科技文獻通報》專門開辟了論文版,竭誠歡迎有關人士投稿。主要刊登內容:有關科學訓練、科學選材、科學健身、體育教育、體育法制建設、反興奮劑、體育產業研究、社區體育管理方面的研究論文及課題報告。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雜志欄目設置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雜志榮譽
萬方收錄(中)
上海圖書館館藏
國家圖書館館藏
知網收錄(中)
維普收錄(中)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雜志推薦閱讀
《遼寧體育科技》其宗旨:以科技為先導,宣傳我省體育科研成果、提供國內外最新體育科技信息。同時,也是廣大體育工作者廣泛進行體育交流的園地。它是體育系統各級領導、體育專業工作者、教練員、運動員、體育教師、科研人員及關心支持體育科技事業的各界人士的良師益友。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雜志最新目錄
鄂倫春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形成與演變 叢密林[1,2]
(5)企業參與我國體育公共服務建設的可行性與地位分析 彭躍清;李紅;陳利和
(7)促進高校足球文化傳播的理性思路 段紹斌[1];陳娟[2]
(8)遼寧高校體育場館資源的現狀調查與分析 劉大明;李春月;丁方凱
(10)高校體育課程與體育社團的融入發展 許蘭;劉蘇
(12)以十二運后為契機打造大連體育文化名城的相關研究 劉科;辛治國
(15)大連群眾體育社會化實現路徑研究 孫維國;辛治國
(18)體育科研中量表信效度檢驗的標準化程序解析 焉石;陳永欣;李尚濱;糾延紅;楊俊
(20)高校拓展訓練課高空項目的安全因素研究 張小青
(22)健身氣功五禽戲對90后大學生身體柔韌素質影響的研究 宋志勇;陶斌
(24)地方高等師范院校大學體育課程現狀研究——以吉林師范大學為例 宋文波
(26)論生命教育視野下大學體育的終極追求 馮慶梅
(28)體質健康信念對青少年體育鍛煉的影響 何青青;陳麗華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雜志社征稿要求
1、《體育科技文獻通報》主要刊登內容:
有關科學訓練、科學選材、科學健身、體育教育、體育法制建設、反興奮劑、體育產業研究、社區體育管理方面的研究論文及課題報告。
2、《體育科技文獻通報》來稿要求:
(1)文稿:請將電子文稿發至投稿郵箱。全文原則上不超過5000字。要求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數據真實。明確研究目的、對象、方法、結論。
(2)文題:力求簡明、準確地反映文章的主題。
(3)文稿包括以下內容:中、英文題目、署名及單位、郵編、中英文摘要、關鍵詞;前言、正文、參考文獻等內容(英文題目、摘要、關鍵詞中專用名詞錯誤作者自負)。格式順序:姓名(工作單位、地區、郵編)。
3、編輯部對所發稿擁有網絡版和光盤版版權;對文稿有適當修改的權力,改動較大時與作者商榷,如不同者請來稿時預先聲明。
4、因人力有限,來稿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作者投稿后三個月未收到錄用通知或改稿意見,作者可另投他刊。來稿者如有獲獎或參與國內外學術交流、報告會的,請作者說明并出示相應證明文件。
5、投稿者請寫清楚姓名、職務、職稱、工作單位、電話、通訊地址以及課題名稱、所屬項目名稱、立項與結題時間。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qk/8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