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水利
內蒙古水利雜志簡介 《內蒙古水利》(雙月刊)創刊于1981年,由內蒙古自治區水利科學研究院、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學會主辦。主要欄目有:農牧區水利、防凌、水資源及管理、水價改革、工程及工程管理、水電站、水保與生態、引進技術等。 內蒙古水利雜志欄目設置 農
非官網,僅供參考內蒙古水利雜志簡介 《內蒙古水利》(雙月刊)創刊于1981年,由內蒙古自治區水利科學研究院、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學會主辦。主要欄目有:農牧區水利、防凌、水資源及管理、水價改革、工程及工程管理、水電站、水保與生態、引進技術等。 內蒙古水利雜志欄目設置 農
非官網,僅供參考內蒙古水利雜志簡介
《內蒙古水利》(雙月刊)創刊于1981年,由內蒙古自治區水利科學研究院、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學會主辦。主要欄目有:農牧區水利、防凌、水資源及管理、水價改革、工程及工程管理、水電站、水保與生態、引進技術等。
內蒙古水利雜志欄目設置
農牧區水利、防凌、水資源及管理、水價改革、工程及工程管理、水電站、水保與生態、引進技術
內蒙古水利雜志榮譽
上海圖書館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內蒙古水利雜志投稿要求
(一) 《內蒙古水利》基本要求 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 《內蒙古水利》文題 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 《內蒙古水利》作者與單位 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 摘要和關鍵詞 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 標題層次 一級標題用“一、二、……” 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 計量單位、數字、符號 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 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 (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 序號.作者.文題 網址 (至子-- 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內蒙古水利雜志2017目錄
基于遙感反演技術的毛烏素沙地近15年ET時空變化分析蘇佩鳳[1,2];鄔佳賓[1,2];郭克貞[1,2];包玉海[3];苗恒錄[1,2];任杰[1,2]
(5)鄂爾多斯市烏審旗水資源優化配置研究鹿海員[1,2];蘇佩鳳[1,2];郭克貞[1,2];苗恒錄[1,2]
(8)烏審旗布寨淖爾苦咸水開發利用措施研究王榮蓮
(10)內蒙古自治區河流河長與流域面積相關關系分析翟俊峰[1];李群[2];王麗[3]
(12)對陰山北麓地區灌草需水量的研究柴志福;陳雅楠;武海霞
(14)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可變模糊集的水質評價方法李文生[1];劉大慶[2]
設計與施工
(16)某溢洪道邊坡穩定分析于海立[1];崔永波[1];周海峰[2]
(17)水庫大壩滲流安全穩定分析邱永章
(19)白河水庫工程中壩基滲漏類型及處理技術劉芳芳;程曉輝
(20)某水庫壩肩滲漏評價寇水晶[1];陳曉鵬[1];吳昊璋[2]
(23)水閘除險加固工程設計探析張秀奇
(25)膠凝砂礫石壩層間結合處理方式研究羅淵琴
(27)科左后旗吉爾嘎朗鎮鎮區飲水安全工程設計陳小三[1];李鶴[2];劉新潮[2];張卓[2]
(29)千里溝上游清淤疏浚治理工程施工組織設計陳根[1];余三敏[1];蔣建波[2]
(31)養畜牧鐵路特大橋河段沖淤分析與沖刷計算靳志偉
(33)某水庫大壩底孔旁通充水閥更換措施馮向楠
(35)淺析砂性地質條件下構筑物深基坑開挖與支護施工技術李濤
水文水資源
(37)淺談內蒙古自治區2016年汛期水情及水文應對策略李昊然
(38)通遼市平原區常用頻率洪水地區綜合公式的編制劉艷紅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zqk/13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