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小型畜禽養殖場存在的主要問題_《農技服務》2013年第3期
所屬分類:農業論文 閱讀次 時間:2014-03-14 14:05 本文摘要:注:本文摘自《農技服務》2013年第3期,作者:夏愛民 【摘要】:對小型畜禽養殖場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小型畜禽養殖場;存在問題;對策 小型畜禽養殖場主要指年飼養禽類幾千只或畜類幾百頭(只)的養殖
注:本文摘自《農技服務》2013年第3期,作者:夏愛民
【摘要】:對小型畜禽養殖場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小型畜禽養殖場;存在問題;對策
小型畜禽養殖場主要指年飼養禽類幾千只或畜類幾百頭(只)的養殖場。這類養殖場在無為縣蜀山鎮的畜禽養殖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由于受資金、場地、人員素質等方面的限制,無論是設施設備、生產技術、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問題。此類養殖場與大型規模養殖場相比,抗風險能力很弱,防疫等各項工作一般不易落實到位,存在一定的隱患,因而造成了不同程度地損失,影響了養殖經濟效益。結合多年來在基層的工作經驗,筆者對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進行了總結。
1、存在的問題
1.2、基礎設施差,不符合動物防疫要求
有相當數量的養殖場是利用住房或因資金場地限制建起簡陋的飼養場地,飼養場的周圍是居民區,場地、圈舍、環境、消毒設施、飼料加工、糞污處理設施等還存在很多問題,不利于畜禽的生長和發育,圈舍的走向、地面、通風設施等設計不合理,凈道、污道沒有分設,多數養殖場未按規定在場區門口和每棟圈舍門口設消毒池,特別是糞污處理設施多數沒有完善,造成了一定的環境污染,生產區和生活區沒有分開,人畜混居等等。這些都不符合動物防疫條件,既不利于管理,也增加了患病風險。
1.1、業主和飼養管理人員素質不高
小型畜禽養殖場的從業人員主要是農民,他們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文化層次參差不齊:高巾、初中、小學畢業的。絕大多數沒有系統地學習科學養殖知識,僅僅是看一看養殖方面的專業書籍,聽幾次專家的專題講座,就從事畜禽養殖。還有一部分人當看到養殖效益好時,就盲目上馬,而自己一點也不懂養殖知識,在飼養過程中,全憑有經驗的養殖戶指點就從事飼養工作。
1.6、抗生素和違禁藥物問題
很大一部分養殖場濫用抗生素:①飼料中濫加,長期使用;②治療濫用,大劑量加倍使用;③防疫注射出現反應后,在搶救中大劑量使用抗生素藥物,這些抗生素藥物雖然對搶救有一定的療效,但同時也抑制了疫苗中有益活菌群,影響疫苗的效力。長期大劑量使用抗生素,致使抗生素藥物在畜禽體內長期大量殘留,不僅防疫時影響疫苗的效力,而且也嚴重影響著畜產品的質量。還有部分養殖戶為了提高自己的養殖效益,使畜禽產品賣個好價錢,將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國家法律拋在腦后,在飼養過程中使用國家法律明令禁止的藥品,嚴重危害消費者的身心健康。
1.5、疫苗的來源混亂
小型畜禽養殖場所用疫(菌)苗來源相當復雜,有從獸藥飼料門市部購買的,也有買小雞、小豬時從供種廠家帶來的。這樣的疫(菌)苗供應存在如下問題:其生產廠家是否是國家的定點生產企業,疫(菌)苗的運輸、保管過程是否按要求進行,冷鏈系統是否健全完善,疫(菌)苗是否安全有效,使用后免疫力是否增強等。
1.4、動物免疫程序較亂
小型畜禽養殖場的免疫程序大都是從獸藥經營戶那里聽來的,沒有統一、科學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較為混亂。以豬瘟免疫注射為例:種用豬一般采取每半年1次;仔豬、育肥豬的免疫程序:有的業主采取乳前免疫,有的采取30日齡左右首免、60日齡二免,既不是強化免疫,也不是延續性免疫,免疫后又沒有佩戴免疫標記;如果賣給散養農戶,很可能遇到農村春秋兩季集中強制免疫而冉次注射,在抗體滴度較高期間再次免疫注射,不但不能產生較高的免疫抗體,反而還會使體內的有效免疫抗體滴度降低,導致免疫失敗。
1.3、動物防疫存在的問題
絕大多數的養殖戶都認識到傳染病是畜禽養殖的大敵,不搞好防疫就會給自己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他們都十分重視動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在整個養殖過程中,他們都能積極主動地購買疫苗及消毒藥進行防疫和消毒,但大多數養殖戶也只聽有養殖經驗的養殖戶安排,人家怎么說,他就怎么做。,上述情況存在諸多問題:養殖戶對免疫接種十分重視,但對免疫監測不重視,認識不到位,對免疫后的畜禽基本不接收畜牧獸醫部門的免疫監測。其實免疫監測是檢驗免疫質量最直觀最有效的方法。只有監測合格后,免疫接種才能成功。常見到有的養殖戶疫苗沒少用,消毒經常搞,但動物疫病仍時有發生,原因就在于沒有進行免疫監測。
2、建議
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2.2、改進養殖場的布局和設施
按照動物防疫的要求,對飼養場進行科學合理布局,生活區、生產區嚴格分開,嚴禁閑雜人員,特別是養殖同行隨意進入生產區,進出口設消毒池,對進出的車輛及人員進行嚴格的消毒,以防止疫病傳人和傳出。特別是對清理出的畜禽糞便,利用該縣正在實施的民生工程沼氣項目,建立沼氣池,堆積糞便發酵,防止疫病擴散與傳播。
2.5、規范疫苗的使用
規范規模養殖場動物防疫用疫苗的使用,主要是加強管理和引導。
、儋徺I疫苗要從有疫苗經營許可證的門市部購買。②對國家規定的重大動物疫病,防疫所用疫苗必須注射到位,并建好免疫檔案,為了保證免疫效果,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好抗體監測工作。
2.6、接受畜牧獸醫部門的管理
主動接受當地畜牧獸醫部門的管理,購進或出售畜禽時主動報檢,對在養殖過程中出現不明原因死亡的畜禽,應在縣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監督下進行焚燒、深埋等無害化處理,嚴禁亂扔和出售,防止病源擴散和傳播。
2.3、建立健全動物防疫制度
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動物防疫制度是提高小規模養殖場經濟效益的關鍵措施之一。這些制度包括按動物防疫法規建立健全的引種申報防疫監督制度、定期清洗消毒制度、按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制訂的免疫接種制度、外來人員消毒制度、管理人員進出場消毒制度等;這些制度不僅要上墻,還要熟記于心,落實到行動上去。
2.4、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
科學合理的免疫是防治動物疫病的重要措施,但是免疫不可能解決所有動物疫病問題,不合理的免疫還會造成不良影響。免疫可能發生應激,引起體溫升高,精神沉郁,食欲減少;疫苗之間的相互干擾;過多的免疫還會增加免疫成本。因此,應加強動物疫病監測工作,根據監測結果,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
2.1、提高從業人員的養殖水平和法律意識
目前,提高小型畜禽養殖場從業人員的養殖水平很有必要。①當今市場消費需要安全的畜產品;②畜牧業現代化需要從業人員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從事畜禽養殖的專業戶必須參加相應的養殖培訓班,通過學習和培訓,從理論和實踐上掌握科學養殖技術,只有掌握了系統理論知識的人才能切實做好畜禽養殖工作,生產出合格的畜產品。在掌握科學養殖技術的同時,從業人員也要了解《動物防疫法》及配套的法律法規,這樣在飼養生產中做到知法、守法、合法經營,不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藥品,才能生產出合格的產品。
【雜志信息】:《農技服務》是由貴州省農業廳主管、貴州省農業科學院主辦的面向全國發行的農業期刊,面向全國,面向“三農”,在業內享有較高的聲譽,是廣大農技人員、農業院校師生和農業管理者職稱論文發表、獲取先進適用農業技術知識、了解農業政策和市場信息的優秀載體。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網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全文收錄。
【投稿須知】:
1.文章要有創新性、論點明確、文字精煉、數據可靠。如果是基金項目文章請在來稿中注明,來稿可用紙質稿郵寄并附帶電子稿件盤,或直接通過郵箱發送。
2.來稿請按本刊格式要求撰寫。即排列順序為:題目(一般不超過20字);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單位、地址、郵政編碼;摘要(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關鍵詞;中圖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并在首頁左下角標出作者簡介(即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職稱、現從事的工作或研究方向)。
3.文中圖表應力求精簡,表格請用三線表。圖表中術語、符號、單位等應與正文一致。
4.計量單位請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表示。
5.縮略語首次出現時應給出中文全稱,括號內給出英文全稱和縮略語。
6.參考文獻只擇主要作者列入(一般列出前3位,后面的用“,等”代替),未
公開發表的資料請勿引用。常見參考文獻書寫格式:①期刊:作者.論文名[J].期刊名,年,卷(期):起頁-止頁.②圖書:作者.書名[M].版次(第一版不標注).出版地:出版社,年.起頁-止頁.③論文集:作者.論文名[A].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社(單位),年.起頁-止頁.④學位論文:作者.論文名[D].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⑤報告:作者.論文名[R].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⑥專利: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⑦標準:[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⑧報紙文章:[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7.來稿文責自負,請勿一稿多投。在3個月內未收到本刊刊用通知,則可自行處理。編輯對來稿可作文字和技術上的修改和刪節。對已刊用和未刊用的稿件概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
8.本刊已被許多數據庫收錄,作者著作權使用費和刊物稿酬一次性給付。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章收錄入數據庫,請在來稿時聲明。
9.來稿請附作者電話號碼、電子郵箱,以便聯系。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nylw/1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