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國家近些年來非常注重振興鄉村,制定了多項措施致力于發展農村的經濟,帶動農村進行脫貧攻堅,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其中,電商平臺的迅速崛起為發展農村經濟帶來了強勁的動力,為農產品帶來了銷路,有助于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人們通過在家操作手
摘要:國家近些年來非常注重振興鄉村,制定了多項措施致力于發展農村的經濟,帶動農村進行脫貧攻堅,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其中,電商平臺的迅速崛起為發展農村經濟帶來了強勁的動力,為農產品帶來了銷路,有助于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人們通過在家操作手機就可以將農產品賣出去,并且能夠獲得不小的收益。但是在發展農村電商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導致了農村電商的發展相對比較緩慢。本文主要論述了農村電商扶貧的基礎與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商扶貧的困境,進而提出了一些發展農村電商的路徑。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村電商;扶貧;困境;路徑
十九大會議明確指出要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從2019年開始,脫貧攻堅戰已經進入決戰的關鍵期。2020年中央明確提出要將電子商務更大范圍地應用于農村,擴大電商的覆蓋面,加強物流網絡、村級電商站點的建設等相關措施。通過這一系列措施的落實,農村的經濟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回到了家鄉,加入到了建設家鄉的隊伍中,一部分企業家看到了農村電商的光明前景,也加入到農村建設中來,促進了農村人才的振興。農村電商的發展促進了農村與外界的交流,加速了文化和思想的融合,豐富了農村人的生活。
電商專業職稱論文:農村電商與快消品共同配送運作模式研究
1農村電商扶貧的基礎
1.1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智能手機的應用
隨著互聯網的覆蓋率越來越廣,貧困地區逐步普及,使用網絡的費用也有所降低,人們利用網絡的效率逐步提升。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手機擁有了十分強大的功能,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在康縣地區,互聯網技術和智能手機已經得到了普及,為農村電商的發展提供了基礎。隨著“互聯網+”的相關戰略目標的實施,互聯網和農業的發展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推動了二者的發展。中央的一號文件明確指出需要進一步加強“互聯網+農業”,擴大農業的物聯網應用,促進農產品大數據建設。這一戰略的實施也吸引了大批的企業家、大學生和農民工回家鄉創業,支持鄉村經濟的發展,為貧困地區實現電商扶貧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1.2人們消費觀念與方式的轉變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對于商品的要求也更加嚴格,在選擇農產品時,對產品能否體現地方特色、是否是原生態、是不是原產地等有了更高的要求。發展農村電商可以很好地滿足消費者的此類需求。
2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商扶貧的困境
2.1基礎設施薄弱
要實現電商扶貧,需要依靠互聯網,但是現在某些貧困的農村地區還存在著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網速較慢,不利于農村電商的發展。除此之外,某些貧困地區的交通設施薄弱,鄉村道路陳舊老化,沒有進行過維護與完善,路面的破損比較嚴重,使農產品的運輸受到了十分嚴重的影響。由于交通條件的影響,在村內沒有建立相應的電商服務站點,就需要村民去其他的電商服務點去發貨,這無疑增加了農產品的運輸成本與運輸時間,使農產品的利潤有所降低。而農產品大多具有時效性,時間每過一天,就會使農產品的質量有所下降,十分不利于電商的推廣。
2.2缺乏專業的人才
要通過發展電商進行農村扶貧,就需要熟悉和掌握農業、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的相關知識,但是在進行電商扶貧的過程中缺乏相關專業的、復合型人才,使電商扶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要想利用電商發展農村經濟,就必須根據當地農產品的特色打造品牌并進行包裝,這樣才能夠吸引消費者前來購買。要打造品牌,就必須從農產品的加工、管理與電商的財務、運營、維護、推廣等多個方面著手,但是在農村中這些方面的人才都是十分缺少的。此外,電商扶貧的對象能力不足。在很多的農村中,年輕的、有文化的勞動力大多選擇在外打拼,而留守故鄉的農民大多數受教育程度不高,要進行技術培訓有很大的難度,嚴重地影響了電商的推廣與使用。
2.3信息不對稱
所謂的信息不對稱指的是在市場經濟下,市場的買方和買賣不能夠獲知對方的具體信息,這種不對稱使擁有信息更多的那一方為了自身的利益搶先占領市場,而使不能及時獲取信息的那一方遭受到經濟損失。在農村電商的推廣過程中,這種不對稱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農產品產業鏈信息不對稱。產業鏈包括從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到最后的出售,這部分信息的不對稱使農戶無法了解和掌握市場的行情,導致沒有辦法科學有效地制定生產、銷售的相關策略,制定合理的價格。第二,銷售者和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隨著電商的發展,電商的銷售者魚龍混雜,有些人打著綠色健康、原生態、原產地等旗號在網上進行農產品的售賣,消費者買到的農產品與網上宣傳的差異很大,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消費體驗。
2.4農村電商缺乏相關的產業標準與品牌意識
在實施農村電商的鄉村,大多數還是以家庭為單位,對自家的農產品進行銷售,在生產的過程中沒有形成比較統一的農產品標準,難以形成規;a與銷售。在貧困地區,種植農產品都以家庭為單位,由于不同的種植方式,農產品的質量也各有不同,在生產、質檢、包裝以及運輸方面缺乏必要的技術措施,不能保證農產品的質量。
除此之外,為了響應國家電商扶貧的政策,某些地方盲目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沒有針對市場以及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規劃,忽視了農產品的品牌建設,不能突出地域特色,更好地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由于農產品市場缺乏必要的監管,很多質量差的農產品混跡其中,使農村電商的信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影響了電商銷售。除此之外,很多貧困地區在進行農產品的銷售時,沒有建立相應的品牌意識,不能準確地抓住本地農產品的主要特色,同質化嚴重,在農產品市場中缺乏競爭力。
3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電商扶貧的路徑
3.1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在農村地區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主要是農村互聯網設施的建設與農村道路的建設。要建設農村的基礎設施少不了政府的政策與資金的扶持,為愿意在貧困地區建設互聯網基站的相關企業提供優惠政策,在政府與企業的共同努力下為農村建立先進的5G網絡,實現農村網絡的全覆蓋,提高網絡的運行速度,保證網絡的穩定性。地方政府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根據農村的實際情況,建立道路建設的專項基金,建設通暢的道路。由地方政府牽線,將有實力、可靠的物流公司遷移到鄉村或者城郊地區方便農產品的運輸,減少農產品的運輸成本。加大電商服務網點的建設,建立物流、快遞網點,對于距離較近的消費者,農戶可以開展送貨上門的服務,進一步提高服務的質量,這樣也能夠很好地保證農產品的新鮮度,拓展“家門口”的客戶。
3.2振興鄉村人才要發展農村經濟,人才是關鍵因素。
第一,建立電商課堂。定期組織相關的電商培訓,發展本地的電商人才,提高當地農戶的電商技能。請專業的電商運營人員講解電商運營過程中比較常見的問題,并結合當地農戶在電商運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法。加大教育的力度,普及電商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讓村民了解到電商給農村經濟帶來的好處,激發村民學習電商的內在動力。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一定要充分發揮好自己的領導作用,制定科學的培訓體系,使電商培訓更加規范化,培訓中要加入實踐環節,能夠保證所培訓的電商知識能夠被理解和有效利用。
第二,鼓勵年輕人以及專業的電商人才回鄉創業。地方政府加大對這部分人的補貼,并在住房、子女教育以及醫療等方面給予更多的福利,使其能夠在家鄉穩定發展,為農村的電商發展提供專業方面的人才,促進鄉村經濟的發展。
3.3協調各方渠道打造信息共享的電商平臺
在農村建立電商平臺面臨著信息不對稱的發展困境,需要政府、電商平臺、銷售方以及消費者的通力協作才能創建一個能夠和諧發展的農村電商平臺。從政府方面來說,首先,要充分利用好宏觀調控的手段,為農村電商平臺的發展創建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做好市場的監督與管理工作。其次,要加大扶持農村電商的力度,給年輕人、專業人才回鄉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最后,給予農戶必要的電商培訓等。在趙壩村建立電商平臺以來,扶貧團隊配合村委干部,對外出務工的人員和學生進行了摸底登記,積極動員其回鄉創業,并多次邀請縣里的科技人員組織相關的技術培訓,并且利用手機和互聯網發布致富信息以及相關的政策,積極為農村發展電商服務。
從電商平臺方面來說,要加強平臺建設,倡導誠信經營。相應的電商平臺要建立便于農戶進行操作的系統,使農戶能夠輕松掌握操作的技巧。平臺作為買賣雙方進行溝通的橋梁,要完善信息溝通的渠道,針對消費者的實際需要推送相關的農產品,通過平臺使雙方進行有效的信息交流,提供對等信息,使市場信息更加透明化,保證買賣雙方的利益。除此之外,電商平臺也要加強對交易環境的管理,制定科學有效的措施,防止違規、違法事件的發生,凈化電商平臺的環境。
從銷售者方面來說,農戶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要將誠信經營記在心中,堅決杜絕虛假營銷、過度營銷,促進農產品的可持續發展。農戶要不斷學習先進的電商知識,運用好網絡與手機,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要充分挖掘自己產品的特色,對產品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利用好抖音、火山等自媒體,為自己的農產品生長過程制作短視頻,進行產品宣傳推廣。
從消費者方面來說,消費者要了解電商平臺的相關規則和交易的流程,并且要對商品的信息進行仔細的甄別,從而找到符合自己心理預期的商品。而且,消費者在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建立維權的意識,通過合理有效的途徑解決經濟糾紛,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4促進農村電商產品的品牌化和標準化建設
要想促進農村電商產品的品牌化和標準化建設,就需要政府和農戶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對當地的農產品進行充分的調研,制定適合當地發展的品牌定位,突出地域特色,并且制定相應的產品標準,大力發展支柱產業?悼h隸屬于甘肅省的隴南市,具有“隴上江南”的美稱,其產的黑木耳、食用菌以及龍神茶品質優良,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在生產的過程中,政府要聯合相關的產業部門制定完善的生產標準,使產品能夠實現標準化的、規;纳a,進一步提高產品的質量。另外,還可以依托當地的旅游業,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擴大產品的品牌效應。
4結語
綜上所述,雖然在發展農村電商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困難,只要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不斷通過各種措施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鄉村人才,協調各方渠道打造信息共享的電商平臺,不斷促進農村電商產品的品牌化和標準化建設,就能夠使農村人民脫離貧困,促進鄉村的振興。
參考文獻
[1]廖盧琴,鐘婉茹.探索鄉村振興背景下高校學生助力農村電商發展的創新路徑——基于校企合作協同“互聯網+精準扶貧”背景的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1(2):24-25+36.
[2]尹波,徐少波.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電商助力精準扶貧應用路徑研究——以安丘市輝渠鎮為例[J].大眾投資指南,2020(1):200,202.
[3]鄭宏煜,秦雪,龐曉丹,等.農村電商直播可持續發展對扶貧助農的思考[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21(5):131-132.
[4]李連夢.政府主導的農村電商扶貧發展策略研究[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1(2):1-5.
[5]衡思昱,徐元善.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電商扶貧問題研究[J].電子商務,2020(2):7-8.
作者:甘肅省康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漆文明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nylw/27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