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戰略相銜接是推動現代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貴州省地處我國西南,特色農產品種類豐富。貴州已經實現全面脫貧,加快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是貴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戰略相銜接是推動現代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貴州省地處我國西南,特色農產品種類豐富。貴州已經實現全面脫貧,加快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是貴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論文以貴州農村產業革命助推鄉村振興的意義作為切入點,闡述貴州農村產業革命助推鄉村振興的主要內容,最后提出以農村產業革命為引擎助推貴州鄉村振興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貴州;農村產業革命;鄉村振興;現代服務產業
1引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并且將貴州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全省人民的不懈奮斗下,2020年貴州實現全部脫貧摘帽,貴州進入新征程、新發展階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億萬農民的殷切期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已經被寫入黨章。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成為今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農村產業革命是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構建現代農村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貴州省農產品資源豐富、地域文化特色突出,因此,依托農村產業革命助力于鄉村振興發展成為貴州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
農村發展論文范例: 福建省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分類幫扶機制探索
2貴州農村產業革命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
農村產業革命是深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貴州省農村產業革命成為帶動群眾穩定脫貧、增收創收的重要舉措,是推動農村產業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手段;仡欃F州省農村產業革命的成效,在鄉村振興戰略下深入推動農村產業革命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一,貴州農村產業革命是實現貴州農村經濟動能轉換的重要舉措。貴州是一個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根據統計,90%的面積都是丘陵和山地;趥鹘y農業生產模式的制約,導致貴州省農村產業結構不合理,“小而全”成為貴州農村產業的主要特色,這樣一來必然會導致貴州省農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農業產業發展滯后成為制約農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絆腳石”。農村產業革命是順應“產業不興、攻堅難成”思想的具體體現,是滿足農村群眾需求的重要途徑。通過農村產業革命有效地破除制約農業經濟發展的因素,推動了農業經濟動能轉換。
例如,傳統農村經濟主要是采取粗放式的生產模式,而實施農村產業革命后,貴州省對照“八要素”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依托特色農業產業,大力發展經濟作物,在優勢區域布局優勢產業,貴州水果產業得到較快發展。截至2020年8月底,貴州園林水果面積達863萬畝,產量318萬噸,產值21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2.2%、25.5%和27.2%。第二,貴州農村產業革命是帶動現代農村服務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依托特色資源優勢積極帶動貴州現代農村服務產業發展。
一是通過農村產業革命倒逼農村產業不斷優化發展。貴州省依托具有民族特色的農業產業大力開展休閑旅游產業,帶動一大批就業崗位,為當地群眾提供增收致富的渠道。例如,貴州烏江源百里畫廊東風湖畔的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依托當地多姿多彩的苗族文化、雄奇險峻的六沖河峽谷風光以及毗鄰的貴黔(貴陽市至黔西市)高速公路等資源優勢,走出了一條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帶動苗族村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二是大力發展現代服務產業,帶動貴州省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農村產業革命實現了農產品的集約化、規;l展,提升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例如,通過農村產業革命,全省建立農業合作社近4萬個,建立79個電商示范縣,1萬個農村電商網點,有效帶動農業產品銷售渠道的多元化發展。第三,貴州農村產業革命是優化產業結構性改革、豐富農村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徑;卩l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水平成為新時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
貴州省在全面脫貧后,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成為今后的重要任務。農村產業革命的實施聚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產業興旺為主題,培育貴州地標產業為重點。因此,通過農村產業革命能夠圍繞市場需求不斷優化產業種植結構。例如,基于貴州省的特點,貴州省提出要大幅減少玉米等低效作物的種植面積,同時,大力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的農作物。例如,水果產業是貴州的主要特色產業,故而貴州省要結合不同區域特點,加快水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出要在2025年水果種植面積達到1000萬畝,產量650萬噸,產值400億元。
3貴州農村產業革命助推鄉村振興的主要內容
基于貴州農村產業革命的深入實施,依托農村產業革命助推鄉村振興是貴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結合貴州省鄉村振興的要求,貴州農村產業革命需要基于貴州省實際情況作出相應調整,以此做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戰略的銜接工作。
第一,從自給自足向參與現代農業市場經濟轉變。貴州省脫貧攻堅戰役取得全面勝利,傳統自給自足的小農模式逐漸弱化,尤其是基于貴州省基礎道路設施的不斷完善,貴州農產品逐漸破除區域局限,借助網絡平臺走向世界。例如,貴州銅仁沿河縣是辣椒生產主要區域,傳統的辣椒生產模式主要是自給自足模式,導致農民收入不高。通過深化農村產業革命,依托農村合作社,聚焦辣椒集群產業特點,該縣積極調整產業結構,辣椒種植突破5.9萬畝,覆蓋22個鄉鎮和353個村,預計產量可達8萬噸,帶動4.2萬貧困群眾增收。另外,要加大力度開展科技助農服務活動,實施科學種田是提升農業產能的重要舉措,農村產業革命必須依托于科技創新,因此,貴州省要建立完善的農業科技服務體系,提升農民的科學水平,增強其運用科學技術開展現代種植的能力。
第二,從粗放量小向集約規模轉變。貴州省90%的面積屬于丘陵和山區,特殊的地形決定貴州省難以開展集約化種植模式,因此,為推進集約化生產模式發展,貴州農村產業革命必須從傳統的粗放量小向集約化規模轉變。貴州省要立足實際,積極推進土地流轉,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土地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長期以來,由于土地分散在農戶手中,導致土地的利用價值不高。例如,由于土地經濟效益不高導致諸多農戶選擇外出打工,使得土地處于荒廢狀態。通過土地流轉可以讓土地集中在合作社手中,這樣可以落實集約化生產模式。例如,貴州省黔南州按照生態產業化發展思路,通過林業流轉的方式,大力發展林業經濟,形成了以林雞、林蜂、林羊、林藥、林茶、林旅為主的產業接續發展格局,實現農民增收致富,助推鄉村產業振興。
第三,從村民“戶自為戰”向產業發展共同體轉變;诂F代農村經濟發展要求,貴州農村產業革命必須要改變“戶自為戰”的模式:
一是要完善農村合作社組織,積極開展“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增強農戶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形成共同致富共同體。例如貴州銅仁通過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依托引進龍頭企業例如溫氏集團、德康牧業、鐵騎力士等,壯大農業產業主體。截至目前,全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59元,增長10.7%,高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4個百分點,高于GDP增速2.7個百分點。
二是農村產業品牌建設日益完善,形成一批具有品牌影響力的農產品。例如,貴州辣椒形成了以“老干媽”為引領,“辣三娘”“玉夢”“山里人”“鄉下妹”“苗姑娘”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品牌格局。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公布2020年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名單,“貴州朝天椒產業集群”榜上有名,這是全國唯一一個入選的辣椒產業集群。
4以農村產業革命為引擎助推貴州鄉村振興的具體路徑
貴州農村產業革命取得巨大成效,例如,貴州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發展問題、大數據技術在農業產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特色產業發展體系已經形成。實踐證明,貴州省農村產業革命對推動鄉村振興具有巨大的作用,但是通過深入調查,貴州農村產業革命在助推鄉村振興中還面臨諸多困境,例如,貴州省農村經濟基礎薄弱,抵抗風險能力較差,農產品品牌效應有待提升,尤其是缺乏農產品品牌保護意識,導致農產品的市場附加值不高等問題。
生產方式決定生產力,生產力有助于促進生產方式變革。習近平同志提出農村產業革命是生產方式的重大變革,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貴州省雖然實現全面脫貧工作,但是由于貴州省經濟基礎薄弱,鄉村的持續健康發展仍面臨許多挑戰。因此,貴州省必須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深入開展農村產業革命,以此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落實。
4.1建立完善的農村產業革命政策體系,推動農村產業革命落地見效
農村產業革命的推進必須依賴于完善的政策制度,當前,貴州省處于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基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貴州省于2018年大力開展農村產業革命,全面推行“八要素”。可以說貴州省農村產業革命的開展對貴州全面脫貧具有巨大的作用。隨著脫貧攻堅成果鞏固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貴州省要持續開展農村產業革命,這就需要貴州省細化政策制度。
一是政府部門要出臺完善的農村產業革命政策。農村產業革命是項系統工程,需要多部門、多主體的參與,因此,政府部門必須及時針對農村產業革命的進程出臺針對性措施。例如,基于貴州省水果產業的發展,貴州省要及時出臺針對水果產業的扶持政策,明確水果產業發展的方向以及相關的扶持政策體系。需要注意的是,政府部門在出臺相關政策制度時必須細化扶持體系,將各項扶持政策落到實處。
二是出臺激勵措施,將鄉村振興放在全局謀劃,構建鄉村振興與生態振興、文化振興的激勵體系。激勵是推動農村產業革命的重要手段,在全面深化產業改革的背景下,貴州省要借助“一帶一路”倡議及時出臺人才激勵政策,以優厚的條件吸引人才,尤其是吸引農業復合型人才投入貴州農村產業革命中,以此推動農村經濟健康發展。
4.2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經濟,創新農產品銷售渠道
社會化大生產是以規模化生產為前提的,基于現代農村經濟發展要求,貴州省要依托電子商務模式拓展農產品銷售渠道。一是貴州省要依托電商平臺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經濟,助力農產品銷售;跀底纸洕陌l展,網絡銷售成為農村產業革命的重要內容。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貴州省諸多農產品銷售困難,嚴重影響農戶生產積極性。
為此,借助電商直播等渠道,可以擴大貴州特色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提高銷售額。例如,貴州銅仁在蘇州開設“梵凈山珍·健康養生”農特產品銷售窗口20余個,銷售額近2億元,并充分發揮電商優勢,大力推動“銅貨出山”,全市網商網店6114家,涉農銷售額近10億元。通過直播帶貨方式直接拉近了消費者與用戶的距離,減少了中間商環節,最大限度地保護了農戶的經濟利益。二是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基礎配套設施。電子商務經濟的發展離不來完善的基礎配套設施,要加快建設設施先進、高效適用的冷庫,滿足社會對冷庫設施的需求,進一步打造運輸和配送等冷鏈物流體系,提升農產品物流園的品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羅賢貴,王國勇,李圳雨.農村產業革命的政府邏輯與經驗反思——基于貴州實踐的理性分析[J].農村經濟,2020(11):30-36.
【2】劉有祥.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的貴州實踐[J].貴州民族研究,2020,41(3):106-112.
【3】吳忠權.高校“校農結合”的問題及路徑創新[J].科技和產業,2019,19(3):52-56.
【4】吳文定.以農村產業革命為引擎助推貴州鄉村振興[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0(20):15-17
作者:曹登科,王慧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nylw/28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