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生豬產業是云南省農業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也是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的重點產業,開展地方豬品牌建設意義重大。分析了云南省生豬養殖企業和15家地方豬養殖企業產品品牌建設基本情況,針對云南省地方豬品牌建設中存在的有影響力區域公用品牌缺乏、品牌推廣
摘要:生豬產業是云南省農業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也是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的重點產業,開展地方豬品牌建設意義重大。分析了云南省生豬養殖企業和15家地方豬養殖企業產品品牌建設基本情況,針對云南省地方豬品牌建設中存在的有影響力區域公用品牌缺乏、品牌推廣針對性和系統性不強、產品品牌定位不夠清晰等問題,提出了品牌定位差異化、產品生產多元化、營銷手段花樣化、生產品種良種化、生產過程標準化的發展建議,以期為云南省地方豬產業發展和豬肉品牌升級打造提供參考。
關鍵詞:云南;地方生豬;養殖;供給;品牌
近年來,我國家畜養殖結構不斷優化,畜牧業規模經營、標準化發展穩步推進,涌現出一大批畜牧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產品品牌。中國畜牧品牌價值評估課題組2016年對全國17個畜牧區域公用品牌和13個企業產品品牌價值進行了評估,榮昌豬、萊蕪黑豬品牌價值分別達25.61億元、3.32億元,重慶市榮牧科技有限公司的榮牧品牌價值為224.19萬元[1]。云南省作為我國生豬主產省份之一,2020年生豬存欄3120.4萬頭、出欄3453.2萬頭,均居全國第4位,生豬產值達1273.25億元,占畜牧業總產值的55%[2]。
云南作為我國畜禽品種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現有生豬地方品種9個、培育品種(含配套系)4個。有效開發和利用這些品種和資源,積極推進具有“云系”特色的區域公共品牌和產品品牌建設,擴大畜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對促進云南生豬產業發展和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具有現實意義。目前國內對地方豬品牌已有很多研究[3-8],但關于云南省地方豬品牌建設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對策的文獻并不多。
2021年筆者通過搜集云南省生豬養殖企業品牌建設的數據,對15家地方豬養殖企業品牌建設現狀進行了調查,總結了云南省地方豬品牌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打造品牌對策。
1云南省生豬品牌建設現狀
1.1品牌建設歷程
2011年云南省農業農村廳、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組織了“云南六大名畜”評選活動,評選出了云南省“六大名豬”“六大名牛”“六大名羊”“六大名雞”。滇撒豬、大河烏豬、保山豬、滇南小耳豬、滇陸豬、撒壩豬獲評“六大名豬”。評選活動增強了云南省地方特色畜禽遺傳資源的影響力,進一步提高了特色畜禽品種的知名度,對開發地方特色畜禽品種市場產生了積極作用[9-10]。
“十二五”以來,云南省持續加大農業品牌的創建工作,先后印發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山地牧業跨越發展的意見》《云南省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深度開發優質資源,強化云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品牌認同,實現品種到品質、品質到品牌的提升。以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原產地保護產品為核心,挖掘特色資源和產品,推行標準化生產,加快推進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工作,培育一批區域公共品牌。以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莊等為主體,加大對商標注冊、質量認證、品牌宣傳、市場營銷、連鎖專賣等部門工作扶持力度,培育一批省內外知名的優勢企業和產品品牌。
截至2020年“云系”產品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明顯提升,擁有著名商標100多個,云南名牌農產品總數超過1000個,“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數量達2500個。為深入貫徹習近平同志考察云南時提出“立足多樣性資源這個獨特基礎,打好高原特色農業這張牌”的重要指示,2015年以來云南省將現代農業發展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聚焦茶葉、花卉、肉牛、中藥材等八大重點產業,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戰略目標[11]。
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推動綠色發展成為云南農業發展的主旋律、品牌塑造成為云南農業提質增效的主抓手、新型主體成為云南農業開拓市場的主力軍。2021年云南省公布了“綠色食品牌”品牌目錄入選名單,有543個品牌入選(含區域公用品牌26個、企業和產品品牌517個)。生豬品牌13個,包括區域公用品牌1個、企業和產品品牌12個[12]。
1.2生豬養殖企業品牌建設現狀
1.2.1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查詢系統顯示,2014—2018年云南省7家企(事)業單位共登記地理標志產品8項,包括祿勸撒壩豬、保山豬、富源大河烏豬、滇陸豬、迪慶藏豬、諾鄧黑豬、楚雄撒壩豬和楚雄滇撒豬。
1.2.2有機產品根據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統計,截至2020年6月30日云南省共有13家生豬養殖企業獲得有機產品證書,14個認證產品年產量1422.95t[13]。
1.2.3綠色食品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系統顯示,截止到2021年10月,云南省僅有1家企業通過綠色食品認證。認證肉品包括五花肉、精瘦肉、龍骨、肥肉、金土豬肉(白條)、肘子、扇骨等,年批準產量240t。
1.2.4無公害農產品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21年10月云南省擁有生豬無公害農產品生產企業111家、豬肉無公害農產品加工企業22家,生豬批準年產量15.66萬t、豬肉批準年產量4.61萬t。在分布區域上,曲靖市最多(27家)、其次為大理州(19家)、昆明市(14家),德宏州僅有1家,怒江州和普洱市尚無養殖企業的產品通過無公害產品認證。
2地方豬養殖企業品牌建設現狀
2.1基本情況
2021年10月,筆者對云南省15家地方豬養殖企業(含合作社1家)進行了調查,統計結果為飼養地方品種和培育品種包括迪慶藏豬、保山豬、撒壩豬、滇南小耳豬、高黎貢山豬、麗江豬、大河豬、大河烏豬、宣和豬、滇陸豬和滇撒配套系,以及正在開展新品種培育的諾鄧黑豬,以上品種占云南地方豬遺傳資源的84.61%。
15家企業有龍頭企業1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7家、省級地方豬保種場2家;15家企業2020年共存欄地方豬45352頭,出欄86978頭;在崗銷售人員31人。
2.2產品品牌建設情況調查的15家企業共注冊產品商標17個,2家具有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2家產品通過有機產品認證,7家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2.3品牌建設的作用調查發現,開展品牌建設不僅有利于地方豬養殖企業形象塑造、提升企業知名度,而且可以拓寬企業市場渠道、增加收益,提高產品的延伸價值和附加值,對徹底扭轉地方豬銷售過程中的“優質低價”現象發揮重要作用,使得普通消費者購買到品牌眾多的豬肉及其產品,解除對畜產品質量的擔憂。品牌建設使政府管理部門不但可以讓大眾充分了解地方豬的優良特性,還可以提高公眾對地方畜禽品種的保護意識。
3存在的問題
3.1缺乏有影響力的區域公用品牌云南省雖然登記了8項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有1個被納入“綠色食品牌”品牌目錄的區域公用品牌,但是調查結果顯示,雖然有2項產品取得了農產品地理標志,且在省內外均有銷售,但是通過有機產品認證的2家企業2020年出欄地方豬僅1.04萬頭,與農業農村部發布的“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19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中的榮昌豬、互助八眉豬相比,在養殖規模、養殖技術及品牌影響力等方面都不能相提并論。
3.2產品品牌定位不夠清晰目前國內幾個知名生豬產品均有明確的品牌定位。湘村黑豬品牌宣傳主題為“湘村的豬,兒時的味!湘村黑豬,清水一煮就很香”;云南神農產品策略是“從土地到餐桌”的綠色豬肉產業鏈,打造現代化、規;、生物安全化生豬產業鏈,為消費者提供安全、營養、美味的肉食品;昆明德和罐頭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提出:百年的匠心堅持,“德和”締造了云南美食傳奇。
反觀調查的15家云南省地方豬養殖企業,雖然注冊了17個產品商標,但對品牌形象沒有開展核心要素分析,未能清晰地描繪品牌希望塑造的理想形象;在品牌內涵分析中沒有把品種優良、抗逆性強、生態(綠色)養殖、營養豐富、“有嚼頭”口感好等核心要素進行清晰描繪,品牌形象缺乏新穎性和獨特性;在產品銷售和展示過程中只對公司情況、養殖環境、加工環境進行介紹,內容流于表面化和簡單化,無法對消費行為產生深刻的引導性影響。
3.3品牌推廣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云南省豬肉消費市場以熱鮮肉為主,農貿市場和超市是銷售的主要場所,口碑傳播是消費者購買品牌豬肉的主要信息來源和影響因素。地方豬養殖企業應該認識到隨著傳統媒體的影響力逐漸下降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新媒體對品牌宣傳和推廣、營銷的作用越來越顯著。調查的15家地方豬養殖企業雖然有部分企業在當地農貿市場設立了專賣店或門店,但未在社交媒體、移動門戶網站上開展銷售平臺和渠道的建設,沒有將品牌推廣作為一項長期性、持續性、全局性和系統性的工作來抓,與省內的“神農”“德和”“高上高”等生豬銷售和豬肉加工企業相比,在品牌打造、品牌推廣、門店數量、網絡銷售平臺建設、銷售人員數量等方面差距明顯。
4發展建議
4.1品牌定位差異化
云南省生豬地方品種豐富,但品牌核心要素都是品種優良、抗逆性強、生態(綠色)養殖、營養豐富、口感好等共性特色,如何科學界定和區分地方生豬品種的優勢,是生豬品牌建設工作必須考慮的。以迪慶藏豬為例,在品牌打造過程中可以結合滇西北的民族風味和地域特點,利用“香格里拉”“梅里雪山”“迪慶藏豬”等公用品牌,深度挖掘產品特點,提煉和凝聚產品品牌價值,力爭培育出在云南省乃至全國都有影響力的地方豬品牌[14]。
4.2產品生產多元化調查結果顯示云南地方豬養殖企業產品以熱鮮肉類和仔豬等初級產品為主,生產效益較低。因此,建議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如果地方豬養殖企業具備屠宰加工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產品的開發力度;如果不具備生產加工能力,可以考慮與“德和”“高上高”“雨潤”等知名品牌加工企業合作,利用其銷售渠道,開發和推廣冷鮮肉、黑豬香腸、黑豬罐頭、火腿等產品。
4.3營銷手段多樣化調查的云南地方豬養殖企業中專職產品銷售人員僅31人,產品營銷過程中未形成完善的機制,銷售平臺和營銷網絡建設尚在起步,難以適應當前大流通、大市場的需要。所以云南的地方豬養殖企業在營銷手段上必須不斷創新,不但要利用好超市、零售店、專賣店等傳統銷售渠道,而且應利用抖音、快手、美團、京東等APP嘗試互聯網線上銷售模式。同時針對云南省作為國內旅游勝地,開發伴手禮和“旅游農莊(都市農莊)+養殖基地+加工企業”的產業發展模式,為云南地方豬養殖闖出一條融合發展的路子。
4.4生產品種良種化地方豬養殖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必須按照《全國生豬遺傳改良計劃(2021—2035年)》《畜禽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三年行動方案》的要求,在重視優良品種的保護工作,積極申報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及備份場、保護區的同時,大力開展以地方豬遺傳資源為素材的特色品種培育和開發,充分滿足多元化市場消費需求,為云南省地方豬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4.5生產過程標準化調查的15家云南省地方豬養殖企業中有5家的飼養方式為半放牧半舍飼模式,落后的養殖方式加大了動物疫病暴發和流行風險,使得畜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因此,地方豬養殖企業應按照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的要求,通過開展地方豬標準化養殖技術集成及模式創新研究,將生產方式向綠色有機高質量發展轉變,提高產品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水平,助力地方豬品牌打造。
5小結
云南省地方畜禽資源豐富,共有13個地方豬品種資源,在國家提出“打好種業翻身仗”的背景下,云南省開展地方豬區域公共品牌和產品品牌建設,不但能滿足市場對高端豬肉產品的需求,保障優質動物蛋白的有效供給,而且能加快地方畜禽新品種(系)培育,實現云南地方豬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2]中國畜牧品牌價值評估課題組,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研究中心.2016中國畜牧品牌價值評估報告[J].農產品市場周刊,2017(3):24-27.
作者:楊馨1,夏飛龍2,賈雁嶺2,王娟3,楊繁4,信愛國3,孫強3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nylw/29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