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提高綠殼蛋雞產蛋率的幾個關鍵技術_《農村百事通》2013年第6期
所屬分類:農業論文 閱讀次 時間:2014-02-20 14:55 本文摘要:注:本文摘自《農村百事通》2013年第6期,作者:藍招衍;闕定錕;福建省永定縣招寶生態農莊。 【雜志信息】 :《農村百事通》由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主辦,國內統一刊號:36-1070/S,國際標準刊號:1006-9119,國家期刊獎;國家期刊提名獎;1999年首屆江西省優
注:本文摘自《農村百事通》2013年第6期,作者:藍招衍;闕定錕;福建省永定縣招寶生態農莊。
【雜志信息】:《農村百事通》由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主辦,國內統一刊號:36-1070/S,國際標準刊號:1006-9119,國家期刊獎;國家期刊提名獎;1999年首屆江西省優秀期刊。
【關鍵詞】:綠殼蛋雞、產蛋率、技術、綜合經濟效益、品種質量、性能指標、生長速度、養殖時間
1.選擇高產型種雞。綠殼蛋雞的產蛋量與蛋雞的品種質量關系甚為密切。劣等的綠殼蛋雞一年產蛋僅幾十個,優質的一年產蛋可達150~200個,而且在種蛋的合格率、受精率、孵化率、育雛成活率、成雞生長速度等生產性能指標上差異很大,綜合經濟效益相差幾倍。因此,養殖戶應將選擇優良種雞作為首要任務,必須到養殖時間長、技術實力強、具有育種能力的大型養殖場引進優良品種。
2.注意供水充足。雞的飲水時間大都在光照時間內,每天都要出現3次飲水高峰:一次是在上午7點左右,雞開始接受光照(日光或燈光)時;一次是在12點左右,是雞產蛋的高峰時間,母雞產完蛋后,體內消耗較多的水分,需要及時補充;一次是在23點光照時間即將結束時,雞要喝足水以備晚上使用。如果產蛋雞在這3個時間段內喝不上水或喝水不足,會影響其產蛋量和健康。
3.注意欄舍的通風、保溫、光照、干燥。
通風:人在雞舍內能正常呼吸,無臭氣感覺。
保溫:綠殼蛋雞產蛋期的最佳溫度為18~26℃。母雞產蛋規律一般從2點開始,10點左右是高峰時期,直到16點均為產蛋時期,在這段時間要避免溫度大幅度的波動。如冬春季節最好采用室內飼養,并采取各種有效手段來保持雞舍穩定的溫度,做好保溫工作。夏季氣溫太高,要做好降溫工作。
光照:綠殼蛋雞對光照極為敏感,加強光照是提高產蛋率的重要措施,因此務必注意以下幾點:
、俟庹找〞r,切不可隨意提前或推后,雞舍內使用控光儀就有切實的光照保障。
、诠庹諘r間保證由產蛋初期的每天14小時逐步增加到產蛋高峰期的每天16小時(7點~23點)。
、酃庹盏膹姸龋话阗Y料都認為每平方米2瓦,但經招寶生態農莊反復對比試驗證明,光照在每平方米3瓦最為有效,不但可提高15%的產蛋率,而且可縮短蛋雞進入產蛋高峰期的時間。
④光照在雞舍要均勻分布,光源距地面1.8~2米,燈泡要干凈無塵灰粘連并加裝燈罩返光。
干燥:保持雞舍干燥衛生,控制濕度在55%~60%。要綠殼蛋雞多產蛋,必須搞好雞舍的清潔衛生。保證雞舍干爽、不潮濕,無臭味、空氣新鮮,這是最大程度地減少或消除各種病源微生物對產蛋期綠殼蛋雞的侵害,保證其健康、強壯多產蛋的極有效方法。
4.放輕音樂。在綠殼蛋雞產蛋期間,有規律地播放輕音樂,如《梁!贰ⅰ陡呱搅魉返,每天上、下午各播放2小時,可減少綠殼蛋雞的野性,使其安靜,降低發生應激程度,可使蛋雞產蛋率上升5%~10%。
5.減少應激。綠殼蛋雞在進入產蛋期之后,對外界的聲音較為敏感,人員走動和其他異常聲音以及色彩等都會推遲或減少產蛋,因此一定要保持養殖場的安靜。飼養員的著裝要固定,所有的疫苗必須在開產前一個月注射完畢,絕對禁止搬動、驚群。
6.使用中藥。針對綠殼蛋雞的生理和春秋季節溫差大的特點,運用中醫理論知識,使用中藥添加劑喂雞效果好。中藥添加劑由黃芪、當歸、白術、防風、茯苓、藿香、黃芩、細辛、厚樸、桂枝、花椒等20多種中藥組成,研成細末按1%的量加入飼料拌勻喂服,不但可提高蛋雞產蛋率、種蛋受精率和孵化率、蛋的品質,而且對強壯綠殼蛋雞體質、增強免疫力和抗各種應激能力(如轉群、天氣突變、運輸等),提高生長速度和成活率,保持肉的野味,降低飼養成本都極為有效。
7.注意飼料營養。研究表明,雞蛋的蛋黃和蛋清在白天形成,蛋殼是在下午或夜間形成。蛋雞應日喂2次:早餐7點,每公斤飼料中含粗蛋白質19%~19.5%、鈣5.5%~6%,不僅能調節產蛋周期,提高產蛋量,還能節省飼料;晚餐16點半,要增加鈣的含量。養殖過程中應注意補充磷鈣鋅錳,每噸飼料中添加4~10公斤磷酸氫鈣,可降低綠殼蛋雞疲勞癥死亡率。在熱應激的條件下,磷對維持蛋雞較高的成活率、生長率和產蛋率是必需的。產蛋雞產蛋高峰期,日糧中有效磷的含量為0.45%~0.5%(總磷0.65%~0.75%),老雞日糧中有效磷逐漸降到0.4%(總磷0.75%),中雞在整個生長期日糧中有效磷的含量維持在0.5%。在蛋雞干飼料中補充適量的鋅,可增加雞肝臟內的多種酶,提高產蛋率;若在飼料中補充適量的錳(按說明書使用),則可顯著減少蛋雞產軟殼蛋的數量。
8.適時給雛雞剪冠及切除雞翅膀第三關節。小雞出殼后24小時內尚未開食時剪去雞冠及切除雞翅膀第三關節,不僅能節省飼料,還能避免成雞的各種冠傷和過度的飛翔,母雞開產后產蛋率也能提高。
9.淘汰低產雞。淘汰低產雞有利于改善雞群的生產環境。當雞在34~38周齡、50周齡和65周齡時,淘汰低產雞。低產雞的特征是:雞冠干燥和肉髯粗糙、皺縮、蒼白;頭、喙、頸部呈明顯黃色;體型弱小,頭更小,體重較輕;腹部缺乏彈性,泄殖腔僅能容下1~1.5指,且緊而干燥。配種季節,可在地面泥濘未干時,觀察母雞背部是否有公雞交配時踩踏遺留下的泥跡,那些沒有泥跡、羽毛光亮、外貌肥壯的母雞,多數是患有某種慢性病應淘汰的雞。產蛋旺季,每天早晨到雞舍檢查糞便。正常產蛋雞的糞便多而松軟、濕潤;不產蛋應淘汰的雞,因為吃食少,消化慢,糞便多呈干硬細條狀。對會“母雞啼鳴”的雞應及時淘汰。開產遲、過早抱窩的母雞也要及時淘汰。
10.適時斷喙。為減少雞打斗和防止撒失飼料,要適時進行斷喙。雞斷喙的時間有3個較佳時期:6~9周齡、10~14周齡、18~20周齡,結合轉群、上籠進行斷喙,或對以前斷喙的雞群進行修喙,即可以將漏切、喙長、喙尖或喙變形者進行補切或修整。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nylw/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