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湖沼通報
海洋湖沼通報雜志社簡介 《海洋湖沼通報》(季刊)創刊于1979年,由山東海洋湖沼學會主辦。接受國內外的有關海洋、湖沼科學領域的首發論文及述評。尤基重視在生產實踐和科研第一線,青年作者的成果。本刊試備打破傳統的權威束縛,不囿于某種學術觀點,凡有一得
非官網,僅供參考海洋湖沼通報雜志社簡介 《海洋湖沼通報》(季刊)創刊于1979年,由山東海洋湖沼學會主辦。接受國內外的有關海洋、湖沼科學領域的首發論文及述評。尤基重視在生產實踐和科研第一線,青年作者的成果。本刊試備打破傳統的權威束縛,不囿于某種學術觀點,凡有一得
非官網,僅供參考海洋湖沼通報雜志社簡介
《海洋湖沼通報》(季刊)創刊于1979年,由山東海洋湖沼學會主辦。接受國內外的有關海洋、湖沼科學領域的首發論文及述評。尤基重視在生產實踐和科研第一線,青年作者的成果。本刊試備打破傳統的權威束縛,不囿于某種學術觀點,凡有一得之見的成果,甚至還會到起到的文章,特別重視、審稿嚴而且又不為成風所感,要由不同觀點的審者參預審稿。
《海洋湖沼通報》接受國內外的有關海洋、湖沼科學領域的首發論文及述評。尤基重視在生產實踐和科研第一線,青年作者的成果。
海洋湖沼通報雜志欄目設置
海洋物理、水文氣象、化學地質、生物水產、湖海河流、論文及研究報告
海洋湖沼通報雜志榮譽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
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
萬方收錄(中)
上海圖書館館藏
劍橋科學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國家圖書館館藏
知網收錄(中)
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
維普收錄(中)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
海洋湖沼通報雜志推薦閱讀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刊登海洋科學、水產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海洋藥物、海洋生物與生態、海洋化學、海洋地質、海洋物理、海洋工程、海洋信息與技術和海洋管理及相關領域的學術與科技論文。開設研究論文、研究報告和技術報告等欄目,并在國內、外特約綜述和特約評介等欄目的權威性論文。 《學報》堅持“雙百”方針,遵守《著作權法》和行業有關法規,質量和知名度逐步提高,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認可。獲獎情況: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全國高校學報三等獎;山東省科委科技期刊一等獎。
海洋湖沼通報雜志最新目錄
導航衛星反射信號的海冰特征模擬與分析 王煒[1];高強[2];吳彬貴[1]
(8)西北非上升流鋒時空變化特征研究 劉建斌;張永剛
(17)北歐海海平面異常及海水密度的時空特征 呂蒙
(27)三角帆蚌內臟團植核育珠技術的初步研究 謝紹河[1,2];林偉財[2];梁飛龍[1];鄧岳文[1];王欽貴[2]
(33)不同群體江鱈耳石形態的差異性分析 方華華[1];宋林[2];高天翔[3]
(40)光裸星蟲體腔液細胞的顯微和超微結構 郝瑞娟;王慶恒;焦鈺;杜曉東
(49)幾種紅邊位置算法在潮灘區域的適用性研究——以長江口南匯潮灘為例 張啟明[1];韓震[1,2]
(56)大竹蟶室內人工育苗技術研究 宋賢亭[1];于瑞海[1];馬培振[1];張明琦[2];王巖[2]
(61)珍珠龍膽石斑魚肌肉營養成分分析與品質評價 王際英[1];張德瑞[2];馬晶晶[1];李寶山[1];張利民[1]
(70)天津大神堂特別保護區海域水質質量評價 王婷;王群山;張博倫;王碩;侯純強;宋文平
(77)贛江水利樞紐開發對峽江段四大家魚保護區的影響與對策 李東明[1];胡茂林[2];苗春[2];吳志勇[2];傅意祥[2];嚴星[2];尹宏[2];鄧帥楠[2];黃海莉[2]
(83)烏翅真鯊弗氏檸檬酸桿菌的分離與鑒定 盧君輝;孫佳佳;董世龍;任碩
(89)叉長頻數數據誤差對東海中部鮐魚資源評估結果的影響 周叢羽;王迎賓;鄭基
(96)熱帶太平洋中上層魚類群落結構研究 肖悅悅[1];朱江峰[1,2];戴小杰[1,2]
海洋湖沼通報雜志社征稿要求
1、《海洋湖沼通報》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海洋湖沼通報》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海洋湖沼通報》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nyqk/8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