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vfzrl"><nobr id="vfzrl"><progress id="vfzrl"></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em id="vfzrl"><form id="vfzrl"><nobr id="vfzrl"></nobr></form></em><address id="vfzrl"></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noframes id="vfzrl"><form id="vfzrl"><th id="vfzrl"></th></form><form id="vfzrl"><th id="vfzrl"><th id="vfzrl"></th></th></form>

    國內或國外 期刊或論文

    您當前的位置:發表學術論文網文史論文》 淺析藝術類學生個性特點和管理方式_《青年與社會》2013年第24期> 正文

    淺析藝術類學生個性特點和管理方式_《青年與社會》2013年第24期

    所屬分類:文史論文 閱讀次 時間:2014-02-16 16:32

    本文摘要:注:本篇文章摘自《青年與社會》2013年第24期,作者:戴瑤,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雜志信息:《青年與社會》由共青團云南省委主辦,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6-9682;國內統一刊號:CN53-1037/C;郵發代號:64-38,國內外公開發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備案、中國知

      注:本篇文章摘自《青年與社會》2013年第24期,作者:戴瑤,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雜志信息:《青年與社會》由共青團云南省委主辦,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6-9682;國內統一刊號:CN53-1037/C;郵發代號:64-38,國內外公開發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備案、中國知網、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維普資訊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摘要】藝術專業的特殊要求決定了對藝術類學生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在新的歷史時期,藝術類學生又呈現出新的特點。文章通過對這些特點及其成因的剖析,提出了新時期藝術類學生的教育管理對策,有利于進一步加強對藝術類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關鍵詞】藝術類大學生;個性;管理
      隨著社會的變革,市場經濟的沖擊,以及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影響和滲透,人與社會相處中許多不協調因素也由此產生。不少青少年人生觀念模糊,價值與審美取向出現偏差,思想素質下降,尤顯突出的是藝術類學生。這些使得對藝術類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難度系數加大。根據調查分析,藝術類學生的個性特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文化基礎薄弱
      根據調查顯示,高職院校大部分藝術類學生都是因為想要上大學才在高中改學藝術的。因為藝術類分數低,而他們在高中階段的文化成績不高,繼而選擇了學習藝術上大學的捷徑。因此,他們的文化基礎相對來講比較薄弱。這些都可能因為他們文化基礎薄弱或者重視專業學習,而輕視文化課程的學習所帶來的后果。這就勢必導致這些學生文化修養不夠,思辨性相對其他專業的學生較弱。
      二、自我意識突出,但集體主義觀念、紀律性不強
      大多數藝術專業的學生都喜歡強調個性,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散漫和較大的隨意性。他們一方面情感豐富,易受外界環境干擾和影響,判斷事情感性,很難做出理性的選擇;另一方面集體意識比較淡缺,缺乏大局意識、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自由懶散,對于紀律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存有無所謂心理,甚至表現出逆反心理。具體表現為:生活作風懶散,宿舍衛生較差;學習紀律松散,曠課遲到現象嚴重等等。
      三、思想活躍,但理想信念淡薄
      藝術類學生思維活躍,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自我表現意識強,喜歡標新立異。他們認為學藝術的人應該有強烈的個性,平時在學習生活中表現的特立獨行就是凸顯藝術專業學生的特點。有些同學誤認為學藝術的需要個性,于是在各種行為上顯現出與眾不同,以為這樣就是個性。殊不知藝術所需要的個性表現在創作想法和風格上,而不是一個學生所表現的與學校班級管理、文明禮儀、社會道德不相容的行為上。由于自由思想的影響,加上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一些藝術類大學生存在理想與信念的淡薄,他們熱衷于“自我設計”“自我選擇”“自我發展”,從而極易導致理想信念淡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偏離正常軌道。
      四、上述種種特點是由一定的社會背景及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ㄒ唬┩庠谠
      (1)道德的迷失。當今社會,雖然我們不斷宣揚社會主義道德和共產主義信念的主旋律,但實際生活中我們往往會看到一些負面的東西。社會道德的異變和喪失,給我們青年學生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使他們心靈蒙上了一些陰影。于是出現了一系列的誠信問題,例如考試作弊,應該來說這是道德問題,但是在現在的學生眼中,這儼然成為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對他們來說這已經沒有什么,有時不作弊反而成了異樣。
     。2)信仰的迷失。隨著市場經濟的來臨,人們的精神曾一度受到了極大的沖擊。作為校園中的人群,也無法擺脫社會和現實生活中的影響。學生之間確實存在信仰迷失的情形比較普遍,盡管我們講馬列主義、講廉政教育,但在學生眼里顯得空洞無趣。一些主題班會和團日活動也成為一種形式,活動結束了,什么預期效果也沒有。
     。ǘ﹥仍谠
      藝術類專業學生主要來源于中學階段或中等專業學校在藝術方面有一定特長的,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來源于參加高考無望而被迫加入藝術大軍的學生,由于藝術類高考錄取的文化成績相對較低,加之每年的擴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同一起點上的藝術類學生不僅在文化基礎相對其他專業的學生來說普遍較差,同時也造成很多藝術類學生“專業不專”、“特長不長”的客觀現實。特別是進入大學以后,沒有了升學的壓力,很多學生變得更加的松散,學習目標不明確,導致學風渙散,發展不平衡。
      五、針對以上特點和原因,提出了以下幾點有效的管理方式
      (一)加強輔導員班主任自身的學習,不斷提高個人魅力。管理者的素質也會影響管理的效果,所以輔導員班主任應該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學習并掌握《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在無形中影響和教育學生。
     。ǘ┘訌娙宋乃刭|教育,提高綜合素質。在督促學生平時上好文化課的同時,鼓勵他們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平臺接觸更多的文學、美學以及社會學等知識。平時鼓勵他們多聽講座,利用主題班會等多種形式學習更多的政治人文知識。不斷擴展他們的知識結構,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ㄈ﹫猿纸逃凸芾硐嘟Y合,加強情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既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完整的管理制度,統一學生的思想,規范學生的行為。對學生出現的問題要嚴抓嚴管,充分發揮制度對學生的約束、激勵作用。例如,一些獎助學貸的評定,一定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理;學生中的一些不良風氣,也要按照學生處罰條例進行遏制。通過規章制度,做到獎懲分明。同時還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加強引導和教育,從尊重、關心學生出發,多與學生溝通交流。經常走訪宿舍與學生聊天、談心,了解他們的精神狀況,及時發現問題并加以合理的疏導。總之,在班級管理中,要做到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相輔相成,注重管理制度科學化、規范化,教育方式情感化、藝術化。
      加強藝術類學生的教育管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不僅需要學校、社會家庭和學生的配合,更需要我們管理者的努力。只有將理論知識用于實踐,同時在實踐中學會摸索和總結,才會培養出更多德才兼備的藝術類人才。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wslw/853.html

    五级黄18以上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