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vfzrl"><nobr id="vfzrl"><progress id="vfzrl"></progress></nobr></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em id="vfzrl"><form id="vfzrl"><nobr id="vfzrl"></nobr></form></em><address id="vfzrl"></address>
    <address id="vfzrl"></address>

    <noframes id="vfzrl"><form id="vfzrl"><th id="vfzrl"></th></form><form id="vfzrl"><th id="vfzrl"><th id="vfzrl"></th></th></form>

    國內或國外 期刊或論文

    您當前的位置:發表學術論文網醫學論文》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臟康復護理的效果觀察> 正文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臟康復護理的效果觀察

    所屬分類:醫學論文 閱讀次 時間:2020-11-03 10:17

    本文摘要:【摘要】目的 研討心臟康復護理應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選擇7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均來源于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0月期間收入,按護理措施不同分成兩組,康復組和常規組,組內分別有35例。康復組給予心臟康復護理+常規護理,常規組實施常規護

      【摘要】目的 研討心臟康復護理應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選擇7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均來源于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0月期間收入,按護理措施不同分成兩組,康復組和常規組,組內分別有35例?祻徒M給予心臟康復護理+常規護理,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對比兩組生活質量。結果 護理前兩組飲食、精神、睡眠評分相比較無差異(P>0.05),護理后康復組飲食、精神、睡眠評分均高于常規組(P<0.05)。 結論 心臟康復護理應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能顯著提高其生活質量。

      【關鍵詞】慢性心衰;老年;心臟康復護理;生活質量

    護理與康復

      慢性心衰是常見的心臟病,心衰患者心肌收縮能力會下降,容易出現呼吸困難、疲乏、體液潴留等癥狀,預后不佳且病死率較高[1]。心臟康復護理主要是以運動為核心,患者通過運動來改善心肌缺血缺氧,使運動耐量增加。有研究表明,心臟康復護理應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能顯著提高其生活質量,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2]。基于此,本研究選擇我院35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給予心臟康復護理,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

      選擇7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均來源于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0月期間收入,分成康復組和常規組,組內均有35例?祻徒M中,女19例,男16例,年齡65-90歲,均數為(77.51±4.26)歲。常規組中,女18例,男17例,年齡65-90歲,均數為(77.64±4.25)歲。兩組年齡、性別等資料基本保持相似(P>0.05)。

      1.2 方法

      常規組:病情觀察、用藥指導、健康宣教等常規護理。康復組:(1)分級運動訓練:Ⅱ級患者:在病房內步行500-1000米,一天兩次,做上樓梯訓練,一天兩次,隨著病情的康復,逐漸可以進行穿衣服、吃飯、洗漱、上廁所等活動。Ⅲ級患者:護理人員協助患者下床活動,能在輪椅上坐直,開始速度要慢,每半小時進行一次,一天鍛煉兩次,等訓練兩天后沒有不適再幫助患者在床邊站立,在室內慢慢的步行,每次步行100米,一天兩次。

     、艏壔颊撸好刻煸u估患者的心功能,等病情穩定后對患者做被動運動,幫助患者活動肘部、肩部、膝部等關節,一次活動5-10分鐘,一天活動兩次。還可以協助患者慢慢的從床上坐起,一次10-30分鐘,一天兩次。對于洗漱、翻身、進食等日;顒佑杉覍倩蜃o理人員幫助完成。

      (2)在分級訓練中要注意個體化的不同,有效評估患者病情,在運動訓練中要注意循序漸進,在做康復訓練的運動時醫護人員要準備好必需的急救藥品,防止發生意外。若患者在運動時出現胸悶、心悸、頭暈等不良反應,要立即停止運動。(3)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心衰的相關知識,發放健康知識手冊。評估患者心理情緒,針對性的給予心理疏導,向其分享治愈成功的病例,增加患者治療的信心。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生活質量,應用生活質量評分表進行評估[3],包括飲食、精神、睡眠三個方面,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全文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計算分析,其中均數±標準差(5f9fcd4d20338_html_56049bc20de46d26.gif ±s)用于表達計量資料,χ2用于檢驗計數資料,其中P<0.05表示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前康復組飲食評分為(3.58±1.05)分,常規組為(3.51±1.02)分,相比較無差異(t=0.262,P=0.794),P>0.05;康復組精神評分為(3.46±0.84)分,常規組為(3.49±0.94)分,相比較無差異(t=0.130,P=0.897),P>0.05;康復組睡眠評分為(3.28±0.71)分,常規組為(3.25±0.69)分,相比較無差異(t=0.166,P=0.869),P>0.05。

      護理后康復組飲食評分為(6.99±0.81)分,常規組為(4.58±0.75)分,相比較差異顯著(t=11.958,P=0.001),P<0.05;康復組精神評分為(6.14±0.69)分,常規組為(4.32±0.51)分,相比較差異顯著(t=11.618,P=0.001),P<0.05;康復組睡眠評分為(6.27±0.49)分,常規組為(4.29±0.38)分,相比較差異顯著(t=17.490,P=0.001),P<0.05。

      護理論文投稿刊物:《護理與康復》(月刊)創刊于2002年,是浙江省衛生廳主管、浙江省護理學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護理技術類期刊,以“傳遞護理學信息,提高理論與技術水平,促進護理學科發展”為宗旨。在廣大作者的呵護,讀者的支持下,堅持質量第一,面向臨床護士,不斷創新,持續穩步發展。

      3 討論

      慢性心衰的主要發病人群是老年人,大多數心血管疾病的最終轉歸是心衰,會使患者體力活動受限、生活質量降低,還會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和社會功能[4]。

      本研究得出護理前兩組飲食、精神、睡眠評分相比較無差異(P>0.05),護理后康復組飲食、精神、睡眠評分均高于常規組(P<0.05)。臨床對于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療通常是采取用藥、臥床休息,臥床休息限制患者身體活動,不利于疾病的康復。給予心臟康復護理會提高患者的運動耐力,由于運動使體內的3-磷酸肌醇激酶/蛋白激酶分子信號途徑被活化,促進蛋白的合成,對肌肉萎縮產生抑制作用[5]。在指導患者康復運動訓練時護理人員向患者和家屬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讓患者了解到康復運動的重要性,提高其訓練依從性。適當的給予心理疏導,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增加康復的信心?祻徒M通過有效的康復護理提高患者運動能力,利于疾病恢復,提高生活質量。

      依上所述,心臟康復護理應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能有效提高其生活質量,值得臨床進一步借鑒和推廣。

      參考文獻

      [1]蔣洪.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臟康復護理的效果觀察[J].醫藥前沿,2019,9(35):144-145.

      [2]王小蕓.運動康復護理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響評價[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29):113,115.

      [3]李鳳云,邢秋燕,王蔚浩等.早期心臟康復護理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與護理滿意度的影響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21):132-134.

      [4]孫禎紅.心臟康復方案護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質量和心儲備功能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10):131,133.

      [5]曹敏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運動康復護理研究進展[J].護理與康復,2018,17(6):43-45.

      作者:鐘欣怡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yxlw/24698.html

    五级黄18以上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