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我市養老機構康復服務現狀和需求情況。方法:以電腦數字隨機法隨機抽取我市20所養老機構,調查這些養老機構的康復服務現狀,如康復設施、工作人員等,以及對人才的需求和康復服務情況。結果:20所養老機構中,其中有9所養老機構的康復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我市養老機構康復服務現狀和需求情況。方法:以電腦數字隨機法隨機抽取我市20所養老機構,調查這些養老機構的康復服務現狀,如康復設施、工作人員等,以及對人才的需求和康復服務情況。結果:20所養老機構中,其中有9所養老機構的康復設施基本滿足康復需求,占比45%;其余養老機構康復設施不能滿足基本康復需求,占比55%;共有43名康復師持有資格證,且其中31名康復師在3年內未接受培訓;20所養老機構中有15所養老機構在康復師人才方面有所缺乏,占比75%;經過調查,20所養老機構中,康復護理不全面的養老機構有13家,占比65%,20所養老機構均有不同程度的對人才的需求情況,占比100%。結論:就目前我市的養老機構發展狀況而言,急需康復方面的人才加入,因此,要對現有的康復人員加強培訓力度,同時各醫學院校也要注重這方面的人才培養。
關鍵詞:養老機構;康復服務;現狀;需求
根據2016年的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以及達到了2.3億人,占我國總人口的16.7%,且仍以每年800萬人口的數量急劇上升。此外,隨著我國家庭結構發生變化,傳統的養老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而養老機構集中管理,不僅降低了老年人健康維護的成本,也緩解了年輕人的家庭壓力,這種模式將會成為我國未來主要的養老模式。本次研究隨機抽取了我市20所養老機構,調查了養老機構康復服務現狀和需求情況,研究如下。
養老保障評職知識:哪個部門組織養老產業相關課題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電腦數字隨機法隨機抽取我市20所養老機構,調查這些養老機構的康復服務現狀,如康復設施、工作人員等,以及對人才的需求和康復服務的訴求情況。20所養老機構中包括公辦9所,民辦11所;負責人共有27人,包括男性10名,女性17名,負責人平均年齡為(41.47±7.38)歲,負責人平均工作時長為(6.51±3.67)年;共有康復師78名,包括男性47名,女性31名,康復師平均年齡為(26.71±4.22)歲,康復師平均工作時長為(5.26±4.58)年。
1.2方法
成立課題組,成員經過反復討論并修改后擬定養老機構康復需求及康復服務現狀問卷調查表。以電腦數字隨機法隨機抽取我市20所養老機構,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這些養老機構的康復設施、康復師、和服務現狀以及需求等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所使用的軟件為SPSS26.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表示為(%)。
2結果
2.1分析養老機構康復設施與康復人員情況
20所養老機構中,其中有9所養老機構的康復設施基本滿足康復需求,占比45%;其余養老機構康復設施不能滿足基本康復需求,占比55%;共有43名康復師持有資格證,且其中31名康復師在3年內未接受培訓;20所養老機構中有15所養老機構在康復師人才方面有所缺乏,占比75%;經過調查,20所養老機構中,康復護理不全面的養老機構有13家,占比65%。
20所養老機構中,民辦養老機構由于大多為新建,且資金投入力度大,因此其康復設施優于公辦養老機構。而公辦養老機構的康復設施大多陳舊,且設備較少。據統計,在大(200張床以上)、中(100-200張床)、小(100張床以下)型養老機構中,中小型養老機構對于康復師的缺乏較為嚴重,這也是導致康護護理不全面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大多數康復師并不持有專業資格證,且以護士、保健類資格證居多,不少康復人員近3年內也并未接受專業培訓。
2.2分析養老機構康復人才需求情況
經過調查,20所養老機構均有不同程度的對人才的需求情況,占比100%,這里的康復人才以學歷在大專及以上為判斷標準。目前,養老機構在康復服務上主要集中在生活能力、運動、語言、心理康復治療及健康教育等方面[1]。且一些養老機構僅以中專及以上學歷作為康復師的要求。實際上,康復師不僅要具備智力及視聽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的康復訓練能力,同時對于心腦血管等疾病的康復知識也要求熟練掌握。
3討論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我市不少養老機構不僅缺乏康復設施,在康復師人才方面也極度缺乏,其中以公辦養老機構較為突出,分析其原因,可能與公辦養老機構成立較早,且收費較低等原因有關。此外,即便可以提供康復服務的養老機構,也存在服務項目單一,無法提供專業的康復服務等問題。我市養老機構康復服務上升空間大,只有增加康復設施,加強人才培養,才能實現康復醫療為特點的,專業化的、綜合性的多功能養老服務[2]。
養老機構康復服務無法滿足需求的主要原因就是人才的缺乏。本次調查結果顯示,20所養老機構中,其中有9所養老機構的康復設施基本滿足康復需求,占比45%;其余養老機構康復設施不能滿足基本康復需求,占比55%;共有43名康復師持有資格證,且其中31名康復師在3年內未接受培訓;20所養老機構中有15所養老機構在康復師人才方面有所缺乏,占比75%;經過調查,20所養老機構中,康復護理不全面的養老機構有13家,占比65%,20所養老機構均有不同程度的對人才的需求情況,占比100%。
分析我市養老機構人才缺乏的原因,主要與工資待遇差、缺少編制及工作環境差等因素有關。人才的缺乏不僅不能滿足老年人對康復護理的需求,也無法提供全面的、專業的康復護理服務,因此,養老機構要加強對現有康復人員的培訓工作,定期開展培訓,提升其專業技能,同時鼓勵相關專業學生畢業后選擇該行業,實現有計劃的引進康復師等專業人才[3]。
綜上所述,就目前我市的養老機構發展狀況而言,急需康復方面的人才加入,因此,要對現有的康復人員加強培訓力度,同時各醫學院校也要注重這方面的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張雯,張慶偉.養老機構康復服務現狀及需求調查研究[J].科技風,2020(27):160-161.
[2]羅治安,羅清平,雷志華,等.養老機構老年人康復服務現狀及對康復人才需求的調查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8,33(09):1081-1086.
[3]陸小香.南京市城區養老機構康復服務現狀及老年康復人才需求調研與分析[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6,31(09):1011-1013.
作者:石海杉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yxlw/26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