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本篇文章是由 《護理學報》 發表優秀醫學論文,(半月刊)創刊于1995年,由廣東省教育廳主管、南方醫科大學主辦,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一份護理學報。本刊辟有本刊專稿、專家論壇、論著、研究生園地、調查研究、國外護理研究、綜述、護理教育、專科護士園地、護理
本篇文章是由《護理學報》發表優秀醫學論文,(半月刊)創刊于1995年,由廣東省教育廳主管、南方醫科大學主辦,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一份護理學報。本刊辟有本刊專稿、專家論壇、論著、研究生園地、調查研究、國外護理研究、綜述、護理教育、專科護士園地、護理管理、循證護理、臨床護理、中醫護理、藥械護理、醫院感染控制、社區護理、心理衛生、健康教育、倫理與法、學術爭鳴、護理創新、基層來稿、經驗薈萃、讀者作者編者等欄目,并開辟以彩圖和文字說明為主的醫院介紹專欄,同時兼營廣告業務,歡迎來電來函聯系。
摘 要:目的:探討胎兒宮內窘迫的治療方法以及應用情況。方法:選取2007年1月2010年1月胎兒宮內窘迫的患者30例,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觀察各項指標。結果:通過護理,情況得到改善。結論:對于宮內窘迫處理的及時合理能夠迅速緩解窘迫胎兒的臨床癥狀,并改善各項血氣指標,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胎兒宮內窘迫;處理
胎兒宮內窘迫處理一直是產科領域很棘手的問題,因引起原因不同,胎兒預后也不同,根據胎兒宮內窘迫的病理生理特點,改善缺氧狀況,積極處理缺氧所致的并發癥,是胎兒宮內窘迫處理的原則。胎兒宮內窘迫均由缺氧引起,改善缺氧狀況是處理胎兒窘迫的首要任務。其次,胎兒窘迫時,均導致胎兒酸中毒,酸中毒時,胎兒呼吸運動加強,易吸入羊水、胎糞,使缺氧進一步惡化,若不改善缺氧狀況將發生胎死宮內。所以,治療胎兒宮內窘迫的關鍵是使用碳酸氫鈉糾正酸中毒。缺氧時,血管脆性和滲透性均增加,胎兒易致出血,而維生素C可減少血管脆性和滲透性,可預防胎兒及新生兒出血癥,且維生素C 有解毒功能,并參與體內糖代謝及氧化還原過程;糖為腦的重要營養物質,地塞米松有促進胎兒肺成熟、抗炎、抗毒素、抗休克、增加胎兒對缺氧的耐受性,且治療量的皮質類固醇對改善血液動力學和保護溶酶體的穩定性和完整性是十分有利的。
當臨產后發生胎兒宮內窘迫,多數為發病急、病情重、病程短、危害重,力爭快捷、有效的宮內復蘇,是提高新生兒存活率、減少并發癥及遠期后遺癥的重要手段。根據筆者在產房工作的經歷,談談產時胎兒宮內窘迫的處理。
處理方法:
⒈1采取左側臥位:臨產后應嚴密觀察產程,正確處理各產程時段出現的問題,一旦出現胎兒宮內窘迫者應首先采取左側臥位,這樣可消除巨大子宮對腹主動脈和髂動脈的壓迫,使子宮動脈灌注量得以改善,從而保證胎盤的血流量,如果是因臍帶受壓,變換體位(如偏向臍帶一方),能解除對臍帶的壓迫,使心率得以改善。
⒈2給氧:胎兒宮內窘迫時給氧以面罩為佳。100%氧氣,流量5~10L/min,可以提高胎兒的血氧含量,改善胎兒的血氧供應,小流量不能提高血壓分壓,效果不佳。第一產程時主張每30分鐘停吸5~10分鐘,因長時間連續給氧可致子宮血管痙攣,反使子宮胎盤灌注量減少,而影響氧的供應。而在第二產程可以持續吸氧,這是因為產婦在宮綰期間出現不自主的屏氣動作停止呼吸,自然形成間斷吸氧。
、3新“三聯”療法:采用10%葡萄糖40ml加維生素C 1克,鹽酸地塞米松10㎎,靜推,葡萄糖可以提高大腦對缺氧的耐受性,維生素C可以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減少胎兒顱內出血的發生;產前使用糖皮質激素地塞米松可加速胎兒的成熟通過這三種藥物的協同作用,可以改善胎兒窘迫的狀況。
、4防止及緩解過強的宮綰:過強的子宮收縮使子宮內壓力升高,可使胎盤血液循環暫時停止或嚴重受阻,致使產婦與胎兒間的氣體交換受到嚴重影響。每次宮綰都有發生低氧血癥而威脅胎兒生命的可能。所以應正確掌握催產素的適應癥,控制好用藥劑量、濃度、滴速,并有專人看守,嚴密監護宮綰與胎心,一旦發生宮綰過頻,過強或不協調或胎心異常,立即停止使用。在胎兒未娩出以前,禁用催產素肌注、穴位注射或滴鼻。
⒈5及早糾正酸中毒:產婦臨產后,產程進展不順利,致使精神緊張,休息和睡眠均受到影響,食欲差、甚至滴水不進,加之體力的消耗,出現惡心、嘔吐、腸脹氣、排尿困難、脫水、電解質紊亂等癥狀,應積極鼓勵產婦多進易消化食物,飲用含堿性飲料,這樣既易于產婦接受,增加體內能量,又補充了電解質,同時要幫助產婦解除恐懼心理,充分利用宮綰間歇時間休息。如果上述方法不助效,則應用藥物來糾酸,用5%碳酸氫鈉250ml靜滴。
、6加強產程的監測及處理:
指征:
⑴胎心率持續≥160bpm,尤其≥180bpm或≤120bpm,伴有羊水糞染。
、蒲蛩侔棰蠖燃S染。
、翘バ谋O護出現頻發晚減、重度減速,可變減速伴晚減混合圖形,延長減速,以上減速伴基線變異或消失,在減速期變異度差、或減速基線不能恢復到100 bpm以上。
、忍侯^皮血氣分析ph≤7.15。
方式:
如果宮口開全或近全,先露已達+3,無頭盆不稱者,可行陰道助產,產鉗助產比胎頭吸引器對缺氧胎兒損傷小,但產鉗位置必須放置正確;如果宮口開全,先露高浮,陰道助產無把握者,迅速行剖宮產。如宮口開得不大,短期內不能迅速分娩者也應剖宮產。
此法適用于產程中羊水過少,羊水Ⅱ~Ⅲ胎糞污染者,確認胎兒無致命性畸形、無宮腔內感染及產婦無全身感染者。
方法:常規消毒外陰,用10%碘化鉀注入陰道10ml,再用3%過氧化氫10ml注入陰道,用紗布堵住陰道口,待15分鐘取出。行人工破膜,用宮腔內監護壓力導管連接,將加溫至37℃生理鹽水的輸液器(導管內先充液體),沿著胎兒肢體側緩慢插入羊膜腔內,不要碰及胎兒及臍帶,遇阻力不可硬插,不宜太深,防止損傷宮壁。應避開胎盤。
備生理鹽水500~1000ml,用15~20ml/分的速度緩慢注入,30分鐘內注入500ml,注入時將產婦的臂部抬高,以免液體流出,以后隔1~2小時補充250ml,如果羊水污染可反復注入及放出,置換胎糞污染之羊水,減少胎糞吸入綜合癥的發生。
在臨床上通過上述的處理,對胎兒宮內窘迫出生后的新生兒也進行必要的預防性治療; 因為各種原因所致的胎兒宮內窘迫,均可導致胎兒有不同程度吸入羊水和胎糞,肺部有潛在感染因素,血管脆性和滲透性不同程度增加,新生兒出血癥,顱內壓增加,故出生后,常規給新生兒用抗生素防止吸入性肺炎,維生素C防止顱內出血。胎兒在宮內存在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出生后,使用碳酸氫鈉和葡萄糖酸鈣進一步糾正酸中毒,常規給臍靜脈注射地塞米松進一步促進新生兒肺成熟,增加肺部低抗力,防止新生兒肺炎。經過一系列的科學實踐見證,實為有效易行的處理方法,均取得滿意效果。
參考文獻
[1]郭新瑛,范麗紅,錢吉琴,等 急性胎兒宮內窘迫綜合征61例臨床體會[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6,14(9):730
[2]俞森洋.對急性宮內窘迫綜合征診斷標準的探討[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05,4(5):334-335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yxlw/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