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這篇財務管理論文投稿發表了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和以及相關措施,當前財務管理工作中面臨著財務人員的轉型,應該跳出傳統核算思維,分析和決策經營活動,發現其中的問題,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論文對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全方位參與企業的經營管控等方面提出了轉型
這篇財務管理論文投稿發表了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和以及相關措施,當前財務管理工作中面臨著財務人員的轉型,應該跳出傳統核算思維,分析和決策經營活動,發現其中的問題,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論文對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全方位參與企業的經營管控等方面提出了轉型舉措。
【關鍵詞】財務管理論文投稿,財務人員,財務管理
一、引言
當今時代,科學技術發展日行千里,工業4.0、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技術創新猝不及防的撲面而來,傳統的會計核算、事后監督控制等財務管理方式除了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以外,更多的是很有可能會在這場浪潮中被撲滅。前段時間,BBC發布了一份調研報告,對未來365項具體職業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前景,進行了展望。在所統計的三百多個職業里:從事傳統會計核算的財務人員被取代的幾率在90%以上。因此,作為新時代的財務人員,必須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轉型就會被淘汰。
二、目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在核算型財務管理模式中,財務職能一般局限于會計核算和事后的監督控制。財務人員整日忙于記賬、收集、審核報銷資料完成會計核算與監督,這種事后控制的結果往往不為其他部門所理解,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往往矛盾較深;同時,財務人員因為沒有事前參與業務行為的規劃、未跟蹤業務活動發生的過程,也不能通過財務審核和核算來實現事前規劃和事中控制。
(二)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財務賬面上的信息已無法全方位反映企業經營發展的實際情況。而財務人員由于長期以來與數字、報表和憑證打交道,思維方式受到局限,無法結合企業實際發展情況更新會計信息,從而導致會計信息質量不高。
(三)財務人員學習能力不強,不會緊跟時代的發展要求提升自己。隨著各種財經法規的頻繁更新,過去的核算方式、核算思想已不再適應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不能繼續為股東、企業高管傳達有用的財務信息,財務人員自身的能力水平無疑成為企業經營發展的一大頑疾。
三、目前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由于財務部門的工作一般為事后監督控制,對其他部門提出的要求一般在業務發生后,而其他部門對財務人員的定位大多為“帳房先生”,對財務部門提出的“報銷資料的規范性”理解為“挑岔子”。建筑企業一般都會對各施工項目下達現場管理費指標,財務人員自然要圍繞這個指標進行費用管控,能節約的盡量節約甚至可能會過度節約,履約過程中對可能超支的費用進行預警,這些在其他部門看來是很難接受的。同時,企業對財務部門的定位也僅僅局限于會計核算,沒有營造一個讓財務人員參與事前規劃、事中控制的良好環境。
(二)財務一般是根據其他部門提供的資料入賬,屬于“被動式管理”,而有些信息是需要財務人員深入到企業的各個生產經營環節管控才能獲取的。實行完工百分比法的建筑企業,其毛利率根據合同預計總成本和預計總收入確定,工程項目履約過程中,由于工程實際進展、采購招標和進度情況發生變化,財務人員如果沒有及時捕捉到這些變化并且實時更新成本,就會導致施工項目毛利率失實。
(三)財務工作非常繁雜瑣碎,這尤其體現在層級較多、實施精細化管理的企業中。除了日常的月度報表、季度報表、年度報表外,總賬、成本、資金、稅務、報銷等其他各種報表層出不窮,很多報表其實就是一些簡單的復制粘貼、加加減減,但是報表設計卻是異常復雜,財務人員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在各種勾稽關系的比對上,再加上財經制度對財務資料的規范性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財務人員已無法抽出更多的精力去關注最新財經時訊。
四、實現財務轉型的措施
(一)財務管理由事后監督控制轉變為事前規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新時代的財務管理是在有效控制企業經營風險的同時,不斷在經營活動中創造出新的價值,成為企業價值管理者。企業要想在低增長、高風險的市場環境中取勝,就必須要將財務價值管理理念傳遞到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努力營造有利于財務轉型的良好環境,實現財務工作從會計核算型向價值創造型的轉變。企業應讓財務經理或者財務主管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在“三重一大”問題上應有財務人員參與,從投標規劃、戰略布置到重大節點把控、重大事項處理、重要項目安排、大額資金的使用等等,財務人員都應該從其自身視角,提出合理化建議,努力實現從財務核算型到價值創造型的轉變。
加強與其他部門的溝通。通用公司總裁杰克.韋爾奇曾說過:“管理就是溝通、溝通、再溝通”。財務部門平時既要耐心地向其他部門講解會計制度又要通過多種方式、多個場合向其他部門介紹自己所做的工作,用實例說明財務部門所創造的價值。同時對其他部門提出的一些建議,也應該虛心聽取,并樂于接受其他部門從業務視角提出的可行性解決方案。雙方存在分歧的,在工作例會或者工作群上提出,有關各方進行磋商,共同研討,最后達成一致意見,形成會議紀要。
(二)在“人工智能機器人”時代,簡單機械性財務核算工作將會被機器人代替,財務人員一定要轉變思維方式,深入到企業價值鏈的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管控。以建筑企業為例,財務人員平時不能只做單純的賬務處理,而是應積極到施工現場了解施工進度和外協單位實際完成的工作量情況,這樣既能夠及時發現分包隊伍在報量時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控制,避免潛在的經營風險;又能較準確地掌握分包隊伍的實際成本,為財務控制和決策工作收集數據,積累經驗,進而對經營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富有建設性的建議。
(三)企業跨越式發展需要大量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的人才,對財務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財務人員應提高其自身的素質、提升管理意識、理財意識,增強參與預測與決策的能力,實現財務部門對業務的全過程控制,并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時能站在企業發展的高度去思考。參與投標時,應了解公司該類業務在行業中的地位,壟斷者、領頭羊還是跟隨者,不同的行業地位在市場上的話語權是不一樣的。了解行業發展趨勢,下游建筑市場需求如何,是趨于發展趨勢,還是在紛紛轉型,上游勞務成本、材料成本波動情況如何,接下來會怎樣影響企業成本。參與招標時,除了應了解勞務分包單位或者企業供應商最近幾年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外,更要結合報表數據和其工程實際情況推斷其履約實力。
(四)隨著與財務有關的各類法規政策的更新,財務界不斷涌現新理論、新業務、新規則和新方法。財務人員應與時俱進,積極關注財經信息尤其是財經制度的變化,隨時更新知識儲備,制定應對措施,確保企業效益不會因為國家政策變動受損。2016年國家針對建筑行業實施“營改增”以后,財務人員就應該制定相應方案,并不斷進行方案優化,短時間內做好實現“營改增”的平穩過渡與無縫銜接,提前籌劃,有效規避稅負上升、利潤下降、上下游業務受影響的局面。
(五)目前,我國所有企業基本實現了財務核算的信息化管理,對于基層的財務核算,總部都能一目了然,對于能夠從賬簿上取數的,沒有必要設計表格,從基層財務開始,一級一級往上報,無端增加了財務人員的工作量。同時,企業應簡化財務信息的傳遞層級,層級太多,除了增加管理成本外,信息在傳遞過程中也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扭曲,不能完整地達到信息傳遞的目的。另外,報表體系的設計應該講究人性化,能精簡的盡量精簡。財務人員從“表哥”“表妹”中解脫出來后,才會有暇去參與經營活動分析、參與價值鏈的管理、了解最新財經制度的變動并應用于實踐。
另外,企業應該建立公平合理的考評制度。將財務部門參與公司戰略規劃的情況、在企業業績指標中發揮的作用、在公司“三重一大”方面所提出的建議等納入考評體系,同時,將其他部門遵守財經制度、向財務部門提出改進建議的情況納入對其他部門的考評指標。
四、結論
當今時代,要么變,要么被改變,面對這一日千里的科技,唯有“追隨歷史運行的方向”,努力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成為跨領域、跨專業、能站在企業戰略高度思考問題的復合型管理人才,才不會被迫出局。
主要參考文獻:
[1]張益瓊.用管理會計之手在大數據時代推動企業財務轉型[J].財務與會計.2016(13).
[2]李長艷.基于業財融合的管理會計體系應用及方法研究[J].國際商務財會.2017(11).
[3]潘林.大變革時代下的業財融合[J].國際商務財會.2017.(12).
[4]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A].
推薦閱讀:《首席財務官》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具有創造性、科學性、實用性。應立論新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責自負(嚴禁抄襲),文字要精煉。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jlw/16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