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現如今,全社會閱讀已經成為提高文明水平的重要力量。小學階段約定俗成的閱讀習性,在成年后會保持下去并持續一生。因此,真正的閱讀要從娃娃抓起,從親子閱讀開始。 在小學階段開展親子閱讀,是非常有必要的。孩子可以從和父母的閱讀交往中,逐漸形成自己的
現如今,全社會閱讀已經成為提高文明水平的重要力量。小學階段約定俗成的閱讀習性,在成年后會保持下去并持續一生。因此,真正的閱讀要從娃娃抓起,從親子閱讀開始。
在小學階段開展親子閱讀,是非常有必要的。孩子可以從和父母的閱讀交往中,逐漸形成自己的性格、理想和價值觀。而家長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學習到孩子的一些新興的觀點,了解孩子的閱讀興趣,密切親子關系。通過親子閱讀活動,家長和孩子能夠促進彼此的交流、學習、成長。
通過調查,我校大部分學生習慣在老師或父母的監督下才能開展課外閱讀,而與父母共讀的人數很少。對孩子的課外閱讀,家長傾向于物質方面的付出,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支持。許多家長愿與孩子共讀一本書但缺乏與孩子交流來促進孩子讀書內化的過程,絲毫未發揮家庭在閱讀中的指導作用。針對我校學生的閱讀現狀,我們提出了“親子閱讀模式”的可行策略:
一、線上線下相結合 培養孩子閱讀興趣
近年來,有聲閱讀成為國民閱讀新的增長點,特別是未成年人聽書率達26.2%,高于成年國民聽書率,增長顯著。所以,在平時的親子閱讀中,我們可以開啟“互聯網+閱讀”的新模式,使親子閱讀的場景變得越來越豐富。對于小學低年齡段的孩子來說,他們正處于思維活躍,富于想象的階段。他們對文字的認知能力不強,有聲讀物比起書籍來說,更有吸引力。將成語故事、唐詩宋詞等聲情并茂的講出來,孩子在聽故事的同時,會更加有畫面感,提高孩子的想象力。
同時孩子還能跟著讀,邊聽邊互動,更加容易消化。比如,很多家長喜歡陪同孩子聽“凱叔講故事”,家長們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了很多講故事的技巧,尤其每個故事結束后都會有一個互動的環節,例如凱叔會問:如果你是**,你會怎么做呢?這樣的互動不單單是只給孩子輸入了信息,同時也激發了孩子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進而輸出想法。很多家長可以學著凱叔的方法一點一點鍛煉如何做好親子閱讀,比如,家長講故事前,有一個情境預設,這樣孩子就會開始發揮想象力,猜測一下故事是如何發生的,如何結束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陪孩子聽有聲書,是一種新的閱讀方式,與枯燥的文字相比有聲書更加形象,通俗易懂。
二、親子共讀要有儀式感 增強閱讀效果
親子閱讀要有儀式感,這就像培養習慣一樣,到了時間,孩子自然就會要求與父母共讀。閱讀的儀式感就是要為孩子創建一個安靜、溫馨的閱讀環境,規定固定的閱讀時間,比如,親子閱讀,和孩子協商好每天或每周的固定的閱讀時間,在這個固定的時間段里,家長需暫時放下手中的工作、手機等,和孩子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如果孩子閱讀時,父母卻在看電視追劇、拿著手機刷朋友圈,這樣的家庭氛圍,是很難助力孩子愛上閱讀的。
三、親子閱讀要有互動,鼓勵孩子學會思考和表達
在親子閱讀中,有時父母可以當孩子的聽眾,甚至可以一邊聽、一邊好奇地發問。例如,孩子們讀到《紙上談兵》這個小故事時,父母可以借機提問:“你喜歡趙括這個人嗎?”“不喜歡!“為什么?”“因為到最后,他帶領的軍隊全軍覆沒了……”隨后,父母可以換一種問法——“你覺得趙括這個人有什么優點啊?”問題一出,孩子們的話匣子可以打開了:“我覺得他還是挺厲害的。”“怎么厲害了?”“他從小飽讀兵書,是一個認真學習的人,但就是缺乏戰場經驗……”“趙括他是一個忠君愛國的人,就是在戰場上不會靈活應變……”這樣的互動式提問,不但激發了孩子們讀書的興趣,還在潛移默化中讓他們去學會思考和表達, 一舉兩得。
四、 親子閱讀要有提煉和創新 形成閱讀成果
我們會看到很多讀書多的孩子都很會寫作,同時也會有一部分讀了很多書仍然不會寫作的孩子。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其主要原因就出在我們的親子閱讀中。因此,在親子閱讀中,如果我們能夠有所提煉,提煉書中的一些反復出現的好句、好詞、句式結構等等,讓孩子也模仿相同的結構說一說,畫一畫,或者寫一寫。這樣,孩子會不知不覺學會運用一些好句來描寫自己的心情、所處的環境等。除了提煉好句,我們還可以采用畫圖的方式,將自己所讀內容進行描摹。
在閱讀中,家長可以鼓勵孩子積極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思維,對故事中原有的情節進行改編(如:孩子閱讀故事內容后,讓孩子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續編故事;講短小的詩歌通過想象改編成具體的文章等)。這一方法要求父母小心呵護孩子的創造欲,不可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如遇上孩子改編不合情理時,要耐心地對其講清道理。這一方法可拓寬孩子思路,發展創造性思維,使孩子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激發繼續閱讀的興趣。
親子閱讀論文范例:淺談開展班級親子閱讀活動的策略
親子共讀不僅是分享快樂,同時也是互相成長。孩子不懂的地方家長們可以談談自己的理解,或和孩子一起查資料,家長和孩子都在閱讀中增長了知識,訓練了思維能力。如今,我們學校的親子共讀已經從被動讀書慢慢轉變為主動讀書,相信以后,家長們會不斷改進方式方法,進一步激發孩子讀書、思考的習慣,使孩子與書為友,與書為伴,在讀書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作者:王艷艷 楊敬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jylw/27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