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要: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業產業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機會,尤其是在當前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背景下,農業經濟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而園藝產業又是我國農業經濟中最具開放性和競爭性的產業,其主要以蔬菜、水果、花卉等為經濟主體?萍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業產業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機會,尤其是在當前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背景下,農業經濟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而園藝產業又是我國農業經濟中最具開放性和競爭性的產業,其主要以蔬菜、水果、花卉等為經濟主體?萍紕撔鲁蔀樾聲r代科技發展的新方向,近年來,各地逐漸將科技創新發展融入園藝產業發展中,不僅促進了園藝產業的智能化發展,還促進了當地農業經濟的增長。本文將從河北地區園藝產業發展現狀、園藝產業科技創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園藝產業科技創新發展策略三個方面進行相關論述。
關鍵詞:園藝產業;科技創新;發展策略;河北地區
引言
園藝產業是農業產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產品有蔬菜、果樹、觀賞植物以及藥用植物等品類,園藝產業的發展不僅能夠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還能起到生態調節、環境保護的作用,符合我國現代化建設發展的原則與目標。我國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由于傳統農業發展技術較為落后,導致我國農民生活水平難以提高,農業產業難以實現規;l展。而科技創新技術在園藝產業中的應用則能夠有效提升區域農民的經濟收入,同時帶動區域農村經濟的發展。河北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農業地區,現代園藝產業的發展能夠促進當地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改善傳統農業發展形式,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的增長。
園藝論文范例: 果樹園藝技術與果樹營養診斷方法探討
1 河北地區園藝產業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農業發展政策的出臺,各地都開始推進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工作,河北地區更是增加了園藝產業的建設。經過幾年的建設,園藝產業的種植面積與人均占有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展示出了極大的經濟發展潛力,更是成為了河北地區農業結構中最活躍的主導型產業。河北地區原本就是農業大省, 憑借得天獨厚的土地資源與環境優勢,現在已成為園藝大省,其蔬菜、果樹等園藝產品的種植面積與產量都排在全國前列。尤其是在現代農業技術的支持下,河北地區的園藝產業更是實現了增收,其出口貿易的交易量也越來越多。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河北地區已經形成了獨特的園藝產業。
但是隨著我國農業科技的創新發展,很多園藝產業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很多種植戶對于現代農業科技的認識不足,當地政府對于園藝科研的支持不足,導致河北地區出現了園藝作物育種滯后的現象。河北地區各級政府以及農業管理部門應該改變自己對農業科技創新的看法,同時增加園藝產業科技創新的技術與資金支持,實現跨部門、跨學科的科技資源統籌管理,并利用現代化科技構建園藝產業創新體系,進一步提升相關部門人員的自主創新能力,這樣才能夠解決當前園藝產業發展中存在的資金不足、科研能力弱等問題,促進當地區域經濟的增長。
2 河北地區園藝產業科技創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科研能力較弱
隨著我國經濟體系的不斷發展與調整,我國農業已經進入現代化發展的階段,但是目前我國很多農業技術部門的科研能力還比較弱,難以適應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需求。首先,很多實際的農業問題并不能夠通過科技創新得到解決。其次,當前農業技術部門的科研項目中應用的大多還是常規性農業技術,對于高新技術以及實用技術的應用與研究較少,導致農業科研人員很難形成自主知識產權,也就難以促進農業的科技創新發展。當前河北地區的園藝產業還存在品種結構不合理的問題,由于創新科技的不足,導致其難以供給大量的優質、精品中高端園藝產品,這樣一來就相當于放棄了高端、個性化的消費市場,出現了消費市場供應的空缺。
最后,園藝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程度還不夠,園藝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創新其發展的模式,使其能夠適應新時代人們對于園藝產業的需求。但是當前河北地區很多園藝產業都還停留在鮮果采摘以及花卉觀賞的層面,沒有主動挖掘園藝產業價值的意識,更別提對其科技衍生產品的深度開發。
2.2 科研資金不足
盡管我國農業產業已經邁入了全新的發展時代,但是當地政府與農業發展部門認為科技創新與園藝產業之間的聯系不大,并不愿意設立專門的款項用于相關科技創新研究項目。當前很多科技部門已經立項,但是在后期研究以及成果推廣的過程中卻總是缺乏經費,導致科研創新成果得不到有效的推廣,難以在園藝產業中發揮價值。受到經費的限制,很多農業科技部門都只具備應用常規技術的能力,沒有資本引進先進的科技與設備,F代生物技術能夠定向地改變生物的形狀,能夠優化植物的品相,還能夠縮短生長周期,在短時間內提高農產品的品質,進而提升農業資源的利用率與轉化率。
科研技術人員要做的就是結合傳統農業生產方法與現代農業生產技術,根據園藝產業的不同發展情況使用不同的農業技術,最終實現園藝產品質量的提升,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河北地區在現代生物技術研究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由于技術研究起步較晚,與技術發達的省份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1]。
2.3 成果轉化率低
農業創新技術在園藝產業中應用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技術成果轉化率低,這也是河北地區園藝產業科技創新發展的主要問題。相關農業創新科技成果是一種潛在的生產力,只有將其應用于園藝產業實際種植與生長中并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實現了園藝產品的增產,提高了當地農戶的經濟收入,才能體現出科技的轉化成果。但目前很多創新農業科技的成果轉化率比較低,首先,大多數創新農業科技具有不確定性,需要經歷多年的研究與試驗,研究一項新技術平均需要花費4-5年;其次,當農業創新技術研究成功之后,農業部門的技術推廣工作并沒有實現多部門的聯動,難以提升技術推廣的效果,也就難以提高成果轉化率。
再次,當前政府部門對于園藝產業科技創新研究項目的投資不足,再加上人們的農業發展理念較為落后,并未形成完整的科技創新體系,缺乏創新科技研究與實踐的平臺;最后,創新科技的成果轉化直接使用的主體是農民,而農民往往受教育程度較低,難以形成科技創新發展意識,難以接受新事物,面對全新的技術容易產生排斥的心理,嚴重阻礙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的應用[2]。
3 河北地區園藝產業科技創新發展策略
3.1 完善園藝科技創新體系根據河北地區的自然資源優勢以及園藝產業特征進行園藝科技創新體系的構建,當地政府應該設立蔬菜、花卉等不同的科技創新體系,并為每個產業配置首席專家與崗位專家,促進科技創新發展。首席專家主要進行農業技術體系集成創新方案的構思,對相應的政策進行研究,發揮自己的專業作用,為政府決策提供信息咨詢服務。此外,首席專家還應該依靠自身的力量組建創新團隊,并指導團隊的工作。而崗位專家則需要進行園藝產業動態的調查,收集相應的市場信息,進行產業共性技術研究,指導科技創新平臺的具體工作,同時負責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推廣[3]。
3.2 整合園藝科技創新資源首先,園藝產業科技創新并不僅僅是園藝產業的任務,相關農業部門工作人員應該在科技創新研究的時候整合農業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當地龍頭園藝企業的資源與力量,構建園藝科技創新聯盟,形成相互促進、共同創新的新形式。其次,工作人員還應該完善信息共建共享機制,這樣就能夠為科研人員提供更多的園藝資源,進而提高科研成果以及種植資源的利用率。最后,工作人員還應該選擇適應性強、抗性較好的園藝品種進行種植,并在種植管理過程中增加綠色生產技術、智能化生產技術等的應用。
3.3 創建園藝科技創新平臺
只有具備自主創新的能力,才能夠真正實現科技創新,因此,應該創建園藝科技創新平臺,促進農業技術的發展以及農業經濟的發展。面對不斷變化的經濟形勢,河北地區在開展農業科研項目研究的時候應該盡量符合市場發展的規律與需求,選育優質高抗的園藝品種。消費者作為園藝市場中的重要主體,最重視的就是產品的質量問題,而園藝種植管理人員作為生產者,最擔憂的就是園藝產品病蟲害的問題。
工作人員在進行選育的時候應該盡量挑選具有復合抗性的品種,在保護地上進行種植,才能取得較好的生長效果。要想從根本上提升園藝產品的質量,工作人員應該使用現代生物技術開展育種工作。在技術應用的基礎上,主動創建園藝科技創新平臺,技術人員可以通過該平臺與其他技術人員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實現信息的傳遞與共享,不同科研機構可以集中力量攻克技術難關,在促進園藝產業發展的同時促進農業院校的發展[4]。
3.4 加強園藝科技人員培訓
針對很多園藝科技人員科研能力不足、知識更新較慢的問題,農業科研部門首先應該加強科技人員的技術培訓,選派部分科技人員到農業院校進行學習與進修,不斷提升科技人員的專業水平。其次,應該鼓勵農業系統已經退休的具有豐富園藝產業科技試驗經驗的科研人員與青年園藝科技工作者結對,共同討論行業的技術難點,促進青年科研人員能力的提升。最后,應該鼓勵園藝科技人員深入農村一線,了解農戶的實際培育情況,點對點進行科研成果的轉化,同時還可以創新農業生產服務的方式,采取技術入股、合作開發等多種方式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5]。
3.5 構建園藝科技服務體系
農業科研部門還應該構建園藝科技服務體系,拉近科研與園藝產業之間的關系,同時不斷挖掘農業技術部門的服務潛力,增強公益性服務的能力,進一步提升技術服務的效果。尤其是農業科研院所以及農業院校,更應該主動承擔社會化的服務職能,不斷豐富農業技術服務的手段和措施,使其能夠發揮技術引導的價值,成為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的中堅力量。
其次,實現資源的整合,專業服務組織應該發揮自己的統籌作用,在促進農業技術創新發展的同時整合技術、市場以及信息等資源,進而優化種苗繁育以及生產管理等服務,將之前的服務轉化為有效的綜合服務。最后,農業科研部門應該鼓勵當地的涉農學會、農技協等社會公益組織以及龍頭企業主動承擔社會性服務責任,不斷完善園藝科技服務體系,促進園藝產業科技創新發展[6]。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園藝產業作為我國農業產業的重要內容,各地政府應該提高科技創新意識,增加對科技創新發展的資金支持,構建園藝科技創新平臺與服務體系,實現園藝科技創新產業的整合,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解,湯雯,劉良峰,等.江寧區園藝產業科技創新的思考[J].基層農技推廣,2020,8(9):68-70.
[2]劉清霞.對延慶區園藝產業發展的幾點思考[J].林業科技情報,2020,52(1):105-106+109.
[3]袁波,高凱,王善虎,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聚力江蘇農業科技創新的思考[J].江蘇科技信息,2019,36(23):1-4.
[4]孫金旭,王翠翠,王悅,等.提升河北省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的探討[J].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7,31(3):45-48.
[5]王志勇,鄭寶葉.從科技創新看河南園藝產業的發展[J].中國園藝文摘,2012,28(6):49-50.
[6]曹慶杰.設施園藝產業發展現狀及其對策分析[J].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學報,2011,5(4):59-61.
作者:毛建誼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nylw/28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