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內容摘要:中華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和責任,向學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但可以更好地促進高中的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而且有利于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古典詩文的
內容摘要:中華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和責任,向學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但可以更好地促進高中的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而且有利于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古典詩文的教學以及古典名著的閱讀,選擇多種教學手段和方式,利用我國的傳統節日開展相關的課外活動來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進而擔負起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從而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關鍵詞:高中語文 古詩文教育 傳統文化 傳承方法
我們偉大的祖國擁有著燦爛深厚的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傳承不息的精神之火,是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力量源泉。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到處都能找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影子,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驕傲和自豪的,也是需要我們用心守護和傳承的。
語文教學論文范例: 高中語文小說教學存在的問題與策略研究
高中的語文教學內容非常豐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也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責任,而且,對于我們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這一時期是他們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學習語文不但可以增加他們的知識儲備,而且還可以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 此外,在新的發展時期,對我們語文教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學要跟上時代的要求,在全社會大力發展傳統文化的時候,我們教師更應該擔起這份責任。 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高中的語文教學向學生傳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關的知識,努力讓我們的學生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從而能夠讓我們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活動時候,更好地去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
在我們平時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我們的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時,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只是停留在簡單的了解和記憶上,學生實際上并沒有真正地領會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缺少文化傳承的意識,針對這種情況,我們的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努力思考如何才能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時,將傳統文化傳揚下去,這對于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一.高中語文教學傳承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一)促進高中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在當今這個注重經濟的年代,一些人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不夠,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它蘊含于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所以,我們在進行教學時,注重向我們的學生潛移默化地講解相關的知識內容,能夠讓我們的學生逐漸養成愛憎分明,充滿正義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能夠懂得孰對孰錯,讓我們的學生能夠明辨是非,黑白分明。 此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有利于加快傳統文化繼承的進程,也可以增強高中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①所以,我們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時候,要特別注重向我們的學生傳授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加強傳統文化的教學,這不但有益于促進我們的高中的語文教學的更好發展,也有利于我們的學生的未來人生的更好發展。
(二)有利于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
我們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時候,要注重融入一些關于傳統文化的知識內容,這是一個通過教學手段實現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和途徑,這樣做,可以讓我們的學生在充分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同時,進而在心中產生優越感和自豪感,能夠培養學生的文化傳承的意識,在學生的心中埋下一顆文化傳承的種子,進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會自覺地產生一種文化傳承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進而能夠更好地弘揚傳統文化。
二.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一)通過古典詩詞和文言文的教學以及古典名著的閱讀
在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有很多的教學內容都與傳統文化有關,“高中語文教材中包含的古詩文比較多,內容上包含了很多傳統文化知識,比如傳統民俗、道德修養、建筑、飲食習慣以及古代人的三觀。 ”②在這些古典詩文和文學名著中,包含著很多的傳統文化元素和精神品質。 例如,在詩歌《短歌行》中有詩人曹操對于有識之士的渴求和對于理想的不懈追求。 在詩歌《歸園田居》中蘊涵著詩人陶淵明淡泊名利的歸隱志向,這也體現了中國古代文人高潔的人生情懷和人生理想。 在詩歌《登岳陽樓》中展現了詩人杜甫的憂國憂民的品格,體現著古代知識分子普遍的愛國主義情懷。 在《蘇武傳》中,表達了作者班固對于蘇武身上所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贊美。
除此之外,我國的古典名著也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里,蘊含著豐富的倫理學、戰爭學、文學等多方面的優秀傳統文化,在古典文學名著《西游記》中,體現了許多傳統文化,特別是宗教文化,在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中,小說在反映北宋末年政治黑暗,統治腐敗的同時,也歌頌了兄弟情義和可歌可泣的探求精神。 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是一部很優秀的文學著作,在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中表現了事物的美好,也表現了事物的消亡。 總而言之,我們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時候,要注重通過古典詩詞和文言文的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古典名著的閱讀,讓我們的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還能夠掌握相關的知識。
(二)進行古典名著的深入挖掘
眾所周知,語文學科是一個具有人文性的學科,“所謂人文性,就是語文學科除了要對學生的成長進行人性化的關照,還要兼具文化傳承、文明熏染的功能。 ”③因此,我們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要以我們在語文課上所遇到的詩詞、文章、課文等為原點,進行發散和拓展,用心去指導我們的學生去閱讀一些古典文學名著,為了引導我們的學生養成閱讀文學著作的良好習慣,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我們可以在課文講解的基礎上,從我們的教學實際和教學需要出發,因地制宜,進行一些拓展探究活動。 例如,我們在學習詩歌《短歌行》的時候,在講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通過詩歌《短歌行》的作者曹操,給學生拓展一些有關古典名著《三國演義》的內容,讓學生能夠對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所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感興趣,通過閱讀古典名著《三國演義》,從而能夠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選擇多種教學手段和方式進行教學
我們在進行高中的語文教學時,為了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得到更好地傳承,我們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不能太過單一,除此之外,“在高中語文教材中,雖然古詩詞、文言文的選材已經對學生的接受能力做了綜合考量,但仍免不了有些較為晦澀難懂的內容,特別是在現代文明的影響下,學生對于古詩詞的語言及其措辭往往會感覺枯燥無趣。 ”④這些都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和領會教學內容,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我們在學習課文《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的時候,可以把相關的影視片段通過多媒體播放給學生看,讓我們的學生更為容易地分析出來《水滸傳》中林沖的人物性格特征,進而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領略到我們傳統文化的魅力。
我們知道,讀與寫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我們的學生也可以通過讀與寫的結合來學習我們的傳統文化,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時候,我們應該將讀與寫進行結合,引導學生進行文章、書籍的閱讀,通過閱讀,能夠為我們學生的寫作做好準備,與此同時,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開展閱讀活動。 讀與寫二者相互促進,幫助我們的學生更從容地學習語文學科。
(四)利用我國的傳統節日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我們知道,我國的傳統節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傳統節日都有其獨特的歷史淵源和厚重的內涵,讓傳統節日進入語文課堂,是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的一個重要途徑。 ”⑤我們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時,要向學生傳授我們這些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內容,開展相應的主題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節日知識的興趣,促使學生能夠親身參與到各個傳統節日中去,感受到傳統節日的永恒魅力,這不但能夠讓我們的學生產生文化自豪感,而且能夠使得我們的傳統文化能夠得到更好地的傳承。
(五)通過課外活動讓學生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眾所周知,“在當前的教育過程中,高中語文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而主要途徑就是通過將課堂教學和課后活動進行結合。 ”⑥尤其是在新時期課改的大背景下,我們的教學已經不能僅僅局限于我們的課堂教學,我們還應該設置一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推動我們的教學發展。 在教學的時候,我們可以舉辦一些相關的課外活動,這樣能夠更好地弘揚傳統文化,例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博物館,也可以舉辦詩歌大賽、漢字大賽、國畫、毛筆字比賽等活動,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讓我們的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內容,進而使得我們的傳統文化更好地傳承。
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我們需要重新重視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建立起來我們的文化自信,有了文化自信,我們才有更強勁的發展動力。 所以,我們尤其要注重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的時候,我們要按部就班地把全新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學中去,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幫助學生養成優秀的品格,讓學生在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也能擔負起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讓我們的傳統文化能夠發揚光大,繼續熠熠生輝。
注 釋
、贄钍罉s.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華夏教師,2019(21):39.
、谌螄i.高中語文教學中怎樣滲透中國傳統文化[J].中國民族博覽,2017(12):90.
、垡髠鲗.高中語文教學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實施策略[J].品味經典,2020(04):151.
、芡醪屎.淺談優秀傳統文化與高中語文教學的關系[J].知識經濟,2018(10):142.
⑤吳秀藝.中國傳統節日教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探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1(01):65.
、揸慃惾A.高中語文傳統文化經典作品的教學策略[J].文化產業,2021(02):112.
(作者:徐鐵松;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大學文學與歷史文化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wslw/28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