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摘 要: 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力推進,農產品物流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肇慶市地處粵西,農產品資源豐富,但是當前地方農產品物流發展相對滯后,物流短板已經成為制約農產品流通的重要因素。文章在分析肇慶市現有農產品物流體系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創建農產品自有
摘 要: 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力推進,農產品物流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肇慶市地處粵西,農產品資源豐富,但是當前地方農產品物流發展相對滯后,物流短板已經成為制約農產品流通的重要因素。文章在分析肇慶市現有農產品物流體系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創建農產品自有品牌,完善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設備,培養現代農產品物流專業人員,制定農產品物流標準化體系等措施,為鄉村振興的順利實現創造有利條件。
關鍵詞: 鄉村振興;肇慶市;農產品物流;體系構建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2018-2022 年)》 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任務和目標,要求立足我國農業農村現實,開創農業農村發展新局面,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1]。鄉村振興,物流先行,鄉村振興更為農產品物流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物流在助力鄉村振興、提升農業農村農民發展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現代農產品物流服務水平,加快農產品流通,提高農產品物流質量,成為了當前的首要任務。農產品區別于其他類型的一般貨物,具有不耐儲存、易變質等特征,而且隨著季節的變化,農產品物流操作要求也會隨之變化。肇慶市地處粵西,農產品資源豐富,因此,為更好地促進肇慶市鄉村振興,就要加快完善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將其運營不足之處進行合理改善,逐步提升肇慶市農產品物流服務水平,為鄉村振興的順利實現創造基礎。
1 農產品物流概述
農產品物流是指為了滿足用戶需求,需要用最低的成本實現農產品從供應地到需求地的實體流動,是衡量區域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同時客觀準確地評價農產品發展水平有利于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動農業經濟快速發展[2]。農產品具有季節性、周期性、地域性等自然特征,這些特征決定了農產品物流體系明顯區別于工業品物流體系。農產品物流的運作水平將會直接影響到農產品在市場中流通的效率、鮮活性及質量,是農產品流通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為了實現農產品從供應地到需求地的實體流動,處理程序只占整個循環過程的十分之一,物流過程幾乎占據了十分之七的時間[3]。農產品物流需要把農產品從種植、收割、分揀、加工、包裝、運輸、儲存、銷售及末端配送等環節進行有效銜接,減少農產品在物流過程中的損耗,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擴大銷售范圍,提升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因此,農產品物流的發展關系著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農村經濟的發展以及鄉村振興整體目標的實現。另外,在線上購物和自媒體的影響下,更多的優質農產品進入大眾視野,農產品線上銷售額逐年遞增,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迅猛,例如新疆等偏遠地區的農產品也實現了對外銷售,銷售范圍正逐步擴大,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鄉村經濟發展[4]。但是,目前肇慶市農產品物流體系尚不能滿足日益增多的農產品需求,仍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2 肇慶市農產品物流發展現狀
2.1 農產品物流市場需求旺盛
近年來,肇慶市大力開展品牌農業、特色農業戰略,擁有“封開杏花雞”“新崗凍頂茶”“懷集菜心”等 44 個省級名牌產品、6 個省級“十大名牌”系列產品,開發出一批農業精深加工產品。2020 年肇慶市各縣區共有 9 個農產品出現在“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首批名單上。2020 年肇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布。
2.2 物流運輸能力相對穩定
2020 年,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肇慶市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 68.62 億元,比上年增長 2.3%。公路和水路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量 8 096 萬噸,下降 6.9%,完成貨物運輸周轉量 67.78 億噸公里,下降 5.6%。整體物流運輸能力相對穩定。
3 肇慶市農產品物流體系構建中存在的問題
3.1 農產品質量水平不穩定
缺少自有農產品品牌農產品消費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家庭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消費群體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等級及其生態環境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農產品本身的特殊性以及肇慶市現有的冷鏈物流水平導致農產品損耗較高、質量水平不穩定,消費者購買的同一批次或不同批次的農產品均出現過質量差異較大的情況。
加之農產品質量信息與消費者認知出現的不對等問題,難以形成良好的農產品市場秩序,不利于地方農產品形象,農產品整體品質有待提高。隨著新零售模式的不斷變革以及農產品品牌化的推進,“自有品牌”將會成為農產品質量、高性價比、保障農民增收的代名詞。肇慶市比較著名的農產品大多屬于地理標志性農產品,即區域公用品牌,意味著自有品牌的實現還需經過授權、標準化等一系列程序。但是,當程序復雜、牽涉的主體較多時,品牌化的實現會更加困難,無論大品牌還是小品牌,都面臨著一定的“產地困境”。
3.2 基礎設施建設不健全不均衡
相對于一般貨物而言,農產品對于物流條件要求更高,需要與之配套的冷藏倉庫及冷藏車輛,才能夠保障農產品的質量水平,減少物流過程中的損耗,因此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和設備前期投入成本較大。經過調查得知,雖然肇慶市近年來設置了大量的農產品設施項目,但是并未從全局上改善農產品物流水平。
肇慶市各區域物流發展不均衡,物流企業在布局上重市區、重縣區、輕鄉鎮農村,農產品物流運作中必須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設備主要設置在市縣兩級,鄉鎮、農村的物流基礎設施設備相對落后且數量較少,缺乏農產品“上行一公里”的基本保障,因此農產品源頭質量可控性較低。農產品物流設施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需要進行定期的維護及保養,當前的一部分冷鏈設施設備經過長時間的使用,有些已無法發揮出正常的使用效能。
一些對溫度要求比較嚴格的農產品,依然存在某些地區某些企業露天裝卸、存儲,塑料棉被苫蓋等傳統方法進行保溫,無法達到產品儲運的基本溫度環境要求。這就導致多數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依然走常溫物流通道,此外,因為供應地鄉村物流通道建設水平較低、路況差等不利因素降低了各類農產品外運的時效,增加了農產品在物流環節的貨損率。以果蔬為例,其物流過程中的貨損率約為 25%,遠高于發達國家 5%的控標水平[5]。因此,加強農產品物流設施設備建設,才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農產品出不去、損耗高等問題,真正實現鄉村振興。
3.3 專業人員缺乏物流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農產品物流的運營與發展更是離不開專業化的人員。當前,肇慶市物流人員需求缺口較大,特別是高素質高技能的物流專業人員相對缺乏。當前農產品物流行業進入門檻低,從業人員中,大多數是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就直接上崗的,缺少專業知識及從業經驗,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對于現代先進的物流設施和設備的操作管理難以勝任,導致農產品物流效率低下。由于肇慶市地處廣東省西部,物流發展相對滯后,缺少大中型物流企業支撐,本地高校培養的物流專業人員大多流向廣州、深圳、佛山、東莞等物流較發達地區,其他地區物流專業人員更加難以引進,導致肇慶市專業物流人員不足,質量不高。
3.4 缺少專項農產品物流企業經過調查發現,肇慶市缺少專項農產品物流企業,現有物流公司在操作過程中存在著規范性差、專業化程度弱、標準化水平較低等問題,導致農產品在物流過程中出現被污染的概率較高,造成農產品損耗,甚至引發食品安全問題。目前,市場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雖然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但是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大部分企業依然在依托自身實力,發展自營物流,這種模式的物流速度慢、成本高,無形中加劇了農產品物流效率低、消耗高的問題。
4 肇慶市農產品物流體系構建措施
4.1 提升農產品質量推進品牌化發展
針對肇慶市農產品市場的問題,需要從根本上提高農產品的質量,推進農產品的品牌化進程。
一是加強地理標志性農產品的營銷及科研隊伍的建設,充分利用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浪潮,優化農產品物流相關人員結構,結合自媒體營銷渠道,打開本地農產品知名度。同時注重產學研有機結合,在原有農產品生產技術的基礎上,強調技術創新、制定農產品質量標準,依靠農科院、農業產品研發中心等單位,改進地方特色農產品種植、管理方法。加強對農產品生產科技知識產權的保護,高標準、高要求,嚴把農產品質量關。
二是結合肇慶市地方農產品特色,樹立品牌化、市場化的理念,政府作為引導,充分依靠肇慶地方特色優勢,創造出具有一定市場影響力的農產品自有品牌。整合政府、媒體、市場等多方力量,加強對農產品品牌的宣傳,提升社會影響力。
4.2 完善農產品物流基礎冷鏈物流
作為物流產業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影響農產品物流能否順利展開的重要因素。為提高肇慶市農產品物流運作水平,物流企業需大力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加大冷藏冷凍設施設備的投資力度,確保一些對物流運作有保鮮保質要求的果蔬類、肉蛋禽類等商品能夠長時間的儲存及運輸,進而擴大肇慶市農產品向外部市場銷售的范圍,降低農產品對物流時間的敏感度。
完善的農產品物流基礎是推動農產品順利流通的基本保障,也是鄉村振興基礎建設的必要投入,只有不斷完善農產品物流配套設施設備,才能加快實現農產品的銷售升級。同時,肇慶市政府也要充分認識到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設備的重要性,加大資金、政策方面的傾斜和投入,做好農產品物流基礎保障工作,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到地方物流基礎建設中,依托鄉村振興發展戰略,走出生態化農產品物流建設之路。再者,本地物流企業可加強行業內聯盟,建立農產品物流系統平臺,以共同投資共同管理共同使用的方式克服農產品物流投資高的問題,以業務協同的方式調配行業內部的物流客戶資源,增加物流聯盟的整體盈利空間。
4.3 培養現代農產品物流專業人員
人才作為助推經濟發展和培養社會活力的主力軍,是我國鄉村振興戰略下農產品物流創新發展重點培養的對象。肇慶市政府可以加大對農產品物流的支持力度,有機整合本地資源優勢和政府力量,開啟綠色通道,為肇慶市農產品物流人才引進創造條件。物流企業應當完善管理機制、激勵機制、薪資機制,打造良好的用人環境,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聘請或邀請農產品物流專業人員對上崗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包括理論知識和實操技能等。例如新購置的冷鏈專用設備,可以邀請廠方人員進行相關操作培訓,保證員工能夠正確使用發揮設備的功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并完善相關售后服務。與地方高校進行合作,例如肇慶學院、廣東理工學院等均開設有物流管理專業,有多名物流管理專業相關教師,企業可邀請教師對員工進行專業化的培訓。還可以考慮與地方高校展開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同時也便于發現人才,做好人才儲備。
4.4 加快專業化物流體系建設,創建農產品物流標準化體系
[2]建立健全政府與社會資本的合作機制,收集、處理、發布農產品物流相關政策、制度、標準。充分利用大數據時代帶來的信息傳播優勢,積極推動農產品物流體系和全程質量監管體系的構建,實現農產品從種植、采摘、生產加工,再到銷售全過程的追溯與監控,提高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的透明度[6]。為加快專業化農產品物流體系在肇慶市的建設,還需要以政府為主導,創建農產品物流服務規范標準、信息管理標準、信息技術標準、運作流程標準等,對肇慶市物流行業資源進行統一規劃、合理配置、集中管理,減少物流企業投入并提高對現有資源利用率,實現農產品物流體系的專業化建設,走專業化道路實現農產品物流的高效運作。
5 結 論
鄉村振興的實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此基礎上構建和發展農產品物流體系,就要因地制宜,以地方發展現狀為依據,總結出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改善措施。只有發展好農產品物流才能夠保障農產品的高效流通,助力鄉村振興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關穎. 鄉村振興戰略下現代農產品物流發展路徑研究[J]. 農業經濟,2019(10):124-125.
[2] 王秀梅,齊力. 廣東省農產品物流發展水平綜合評價與政策促進研究[J].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7,38(6):230-236.
[3] 朱佳翔,廖翠菊. 鄉村振興中農產品綠色物流體系重構研究[J]. 物流科技,2021,44(7):18-20.
[4] 沈信希,陳偉,姚艷珊.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產品物流體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鄉村科技,2020(18):54-55.
[5] 郭志清. 對接鄉村振興戰略的農產品物流運行模式研析[J]. 農業經濟,2018(11):143-144.
[6] 謝素艷.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大連市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對策研究[J]. 農業經濟,2019(11):128-130.
作者:韓盼盼 (廣東理工學院,廣東 肇慶 526000)
轉載請注明來自發表學術論文網:http://www.cnzjbx.cn/nylw/29946.html